关键词:跨境电商;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目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市场潜力巨大,增速远高于传统对外贸易,已成为外贸稳增长促转型的新引擎和新蓝海。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人才缺口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综合理论知识培养与实践操作培训高度结合的专业,因此跨境电子商务产业所需要的人才应包括大量本科层次的人才。但目前国内没有跨境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只能依靠对外经贸、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外语、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人才替代,预计全国范围内跨境电商的人才缺口将越来越大。
基于此,部分高校开始探索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尤其是本科层次的探索。跨境电商“微专业”将是一次重要的尝试,本文将从跨境电商“微专业”的概念与特点出发,分析跨境电商“微专业”的建设背景,并以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为例,探索跨境电商“微专业”的主要举措,希望为其他高校实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1、跨境电商“微专业”概述
1.1 跨境电商“微专业”概念
跨境电商“微专业”是指,在跨境电商专业群(包含国际经贸、电子商务、外语、计算机、国际商务、市场营销等)内部,提炼跨境电商岗位的核心技能,以快速、集中培养的方式,通过5-7门左右的核心课程学习,快速达到跨境电商企业的工作能力要求,使学生快速就业,弥补大学专业设置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匹配问题。
1.2 跨境电商“微专业”的特点
(1)“微专业”构成:“微专业”不是一个完整的专业,因此不会涵盖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这样完整的课程体系,但虽“微”不“简”,其指向、内容与目的非常明确;“微专业”也不只是一个专业模块课,因为专业模块课往往是某个专业内部设置的方向模块,而跨境电商涉及到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与外语等多个专业的综合知识与技能,因此,需要依靠多个专业联合培养,仅仅依靠一个专业很难支持。跨境电商“微专业”一般而言由5-7门课程组成,约15-20个学分。
(2)“微专业”指向:跨境电商涉及多个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其人才表现出较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跨境电商“微专业”主要指向跨境电商核心能力培养,包括跨境平台的运营能力、外语交流能力、美工相关技能、国际物流、选品等能力。
(3)培养方式:跨境电商“微专业”一般安排在第六至第八学期,在1-2个学期内集中培养,理论授课与实战训练相结合。
(4)培养对象:跨境电商“微专业”学生主要源于跨境电商专业群。因此学生获得“微专业”学分后,可以替代原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相应学分。学生学成后既获得原专业毕业证书,也获得“微专业”证书。
(5)“微专业”目的:培养学生跨境核心技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使学习者快速进入跨境电商企业就业,缩短学生的岗位适应期,打通高校与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跨境电商“微专业”本质上是围绕跨境电商岗位核心技能而设置的快速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
2、跨境电商“微专业”的建设背景
2.1 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缺口大
李克强总理指出,跨境电商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2015年,国务院同意杭州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16年,国务院决定新增设立宁波、天津、上海、重庆、广州、成都、大连、青岛、深圳等12个城市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展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国内各级政府的共识。
近年来,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增速已远超全球贸易速度,同时,占进出口的比例也持续攀升,占比从2010年的6.4%上涨至2016年20.3%,预计2020年,交易额将达到12万亿,占贸易额的35%左右。
随着中国跨境电商的迅猛增长,跨境电商人才需求也必将大幅提高。在2017年“潮起钱塘”第二届全球跨境电商峰会上,广东亚太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陈海权表示,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缺口达450万,2017年以39%的速度增加。近两年关于跨境电商人才匮乏的新闻已经层出不穷。
2.2相近专业的人才培养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
目前国内没有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近年来一些高校开始在国际经贸、电子商务、外语、国际商务等专业开设跨境电商专业方向,但由于尚未打通专业隔阂,加之高校跨境电商师资奇缺,因此上述专业方向的转型尚难言成功。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调查,目前企业只能招聘相近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企业选择用于替代跨境电商专业最多的是国际贸易专业,其次是电子商务、外语、国际商务等等。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外语等专业每年输送了大量的毕业生,但根据统计显示,17.6%的跨境电商企业根本招不到合适的人才,82.4%的企业虽然招到了人,但是这些“人才”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86%的企业认为目前跨境电商人才存在缺口。这形成了一个十分矛盾的局面:一方面,大学每年都在源源不断地向市场输送“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这就证明国内跨境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跨境电商作为一个新兴业态,发展速度之快使得符合行业要求的相关人才变得极为稀缺。由于跨境电商面对世界各地顾客,涉及多个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这种复合型人才培养必须打破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外语等专业隔阂。
基于此,很多高校开始探索并实践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例如,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在2015年成立了杭州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基地,打破专业与院系隔阂,探索多层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基地成立以来,面向校内学生开设跨境电商英才班,在相关专业嵌入跨境电商实训课程,目前进一步探索实施跨境电商“微专业”的建设,努力使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工作得以快速落地并取得实效。
3、钱江学院建设跨境电商“微专业”的主要举措
3.1 跨境电商“微专业”的队伍建设
(1)跨院系跨专业成立跨境电商教研室
由于跨境电商涉及到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外语等多个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因此,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必须打破原有院系与专业的壁垒,实现跨院系跨专业的联合培养。为了实现分院、专业之间优势互补,师资共享,钱江学院成立跨境电商教研室,进一步整合经管分院、外语分院、理工分院等专业的师资力量,开展跨专业联合培养。
(2)多种途径培养跨境师资队伍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学院将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思路,以校内培养为主、引进为辅,校内师资为主、兼职师资为辅,建设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教科研能强、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的“双师型”跨境电商专业教学团队。
一方面,选派青年教师到中国(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办、跨境电商企业挂职交流,参加高校教师训练营项目,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跨境电商领域的创新创业,增强实践技能。
另一方面,开展政、校、企教师资源共享,聘请兄弟院校优秀师资授课、指导学生;聘请跨境电商企业负责人,政府部门如海关、检验检疫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指导学生创业就业工作。
3.2跨境电商“微专业”的课程建设
(1)确立“微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跨境电商“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院跨境电商教研室组织教师赴中国(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办,杭州下城、下沙、萧山、桐庐等跨境园区,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高等院校,杭州子不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同富云商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走访交流,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专家论证,确定了跨境电商“微专业”的课程总菜单,包括跨境电商基础、跨境电商运营、跨境电商物流、跨境电商美工、跨境电商市场调研与分析、跨境电商营销、跨境电商英语、跨境电商数据化管理等。专业群内不同专业学生可根据专业特性与课程基础,构建个性化的跨境电商“微专业”菜单,但不能少于5门课程,15个学分。经过几年的建设,将形成一批优质、高效、数字化的跨境电商核心课程。
(2)构建实训实习体系
培养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必须建立与之对应的实训体系,提供实训环境。一方面,学院构建了基本技能训练项目、综合技能训练项目、创新创业能力训练项目、企业顶岗实践为一体的实训实习体系。同时,学院通过新建或改造跨境电商实训室、物流实训室,搭建模拟平台,帮助学生熟悉平台规则和支付流程,培养选品、物流规划、产品发布与优化、促销推广、商务沟通等运营能力。
3.3教材建设
教材是跨境电商“微专业”实施课堂教学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微专业”建设的基础。目前,关于跨境电商的教材或重理论轻实操,或局限于单个平台,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这是本科院校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一大痛点。
在教材编写工作中,钱江学院进行了积极尝试,为浙江国贸云商企业服务有限公司编写了《畅销天下跨境电商教程》。今后,学院将按照“坚持突出重点、坚持特色鲜明、坚持产教融合、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组织教材建设的工作。一方面与在杭高校合作,共同参与编写跨境电商系列教材;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开发实训教材,强化实践教学。
3.4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建设
(1)设立众创空间
跨境电商众创空间依托学院的优质资源,整合政府、高效、社会和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实现多方协作,近年来累计孵化创业团队30余家。
跨境电商“微专业”实施过程中,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团队)可申请入驻跨境电商“众创空间”,以自主创业代替综合实训和毕业实习等实践类教学环节,学分互认,避免创业和学业两者无法兼顾的困境。
学院为入驻的学生(团队)聘请创业导师,在货源、供应链、国际营销、物流、融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孵化,培养创业型人才。
(2)建设校外基地
近年来,学院已经建设了包括萧山跨境电商产业园、杭州子不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国贸云商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杭州同富云商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仓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高质量的跨境电商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在跨境电商课程开发、跨境课题研究、企业员工培训、师资互兼互聘、学生实习实训、毕业生预就业等方面开展合作。
今后,学院将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体制和机制,形成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双赢局面。
4、结束语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跨境电商已经逐渐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网上丝绸之路,然而跨境电商人才缺乏已经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跨境电商“微专业”将是高校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一个重要尝试,紧紧围绕跨境电商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及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任务,有序推进,相信高校一定能输送合格的跨境电商人才,助推跨境电商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洁,温怀德. 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建议[J]. 电子商务,2016,(03).
[2] 陈长英. 浙江省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路径研究[J]. 中国商贸,2015,(02).
作者简介:
金贵朝,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跨境电子商务、计算机教育;
温怀德,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创新创业教育;
黄玉峰,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实验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