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电子商务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应用型本科专业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文/王志和 朱强 贺桂和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商业模式的更新,地方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已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提出了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综合改革的基本思路,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设置专业方向模块和三大平台建设等构建了“1133”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综合改革;人才培养体系

我国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技术创新呈现新格局,商业模式显现新态势,教育发展实施新战略,电子商务专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其电子商务专业综合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将以湖南人文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探索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的综合改革实践。

1、专业综合改革的基本思路

电子商务专业根据《教育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个发展、四个对接”的思路,全面推进专业综合改革。

“一个中心”,就是紧扣人才培养中心任务,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和人才市场要求,全面转变人才培养观念,着力加强学生成才需求保障,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能力。

“两个重点”,就是要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心工作,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和课程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是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学识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基础是完善一个能快速适应市场需要、能有效保障学生成才需求的课程体系。

“三个发展”,就是要坚持转型发展,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聚合校企办学资源,创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内涵发展,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和评价体系,建立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突出特色发展,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建立以专业实践、学科专业竞赛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大人才培养特色培育,激发人才培养活力。

“四个对接”,就是建立和完善“专业改造对接产业调整升级、学科建设对接产业链群发展、课程体系对接职业资格认证、教学组织对接职业技能培训”的人才培养机制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建构“1133”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为依托,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中心,重点建设“1133”人才培养体系,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个实验区——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支卓越的教师队伍;3个专业方向——“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技术”、“商务运营管理”;3大平台——教学资源平台、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政产学研”四维科研平台。

图1 电子商务专业综合改革建设框架电子商务专业“1133”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2.1 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为适应“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要求,电子商务专业与百度营销大学、阿里巴巴等企业全面合作,共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办“百度网络营销班”、“阿里巴巴跨境电商班”等方式,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逐步建立和完善“校企共商、校企共建、校企共管”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

⑴ 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双方根据社会需求与职业标准要求,以及电子商务学科前沿及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的需要,从“知识、能力、素质”来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三个层次,建立适应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电子商务技术、跨境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群和特色人才培养核心课程群,采用大类打通、兼顾特色的方式组建符合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反映电子商务特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层次将划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方向模块、专业素质拓展等五大课程模块,各类课程模块融会贯通、紧密联系、宏观调控和微观整合,既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又强调分方向办学、突出专门性特点,让学生在比较宽厚基础的平台上,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或特长,有选择地学习和发展;实践教学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安排课程实验课、课程综合实训、校企合作教育实践周、专业综合实习等环节;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课程设置和培养规格,开设系列讲座、典型企业考察、科研创新训练、社会实践、在线创业实践等。

⑵ 创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按“四年不断线、两个相结合”的原则,并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由“创意、创新、创业”组成协调递进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5%左右;增加创业教育与实践等教学环节(如增加网上创业与创业实践等课程和学科竞赛获奖学分等),将学生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能力、社会适应力、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和训练,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实践教学各环节,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图 2 “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框架⑶ 校企共建综合教育体系

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构建以理论教育、技能教育、岗位教育为一体的人才培养途径,企业管理人士带项目案例进课堂促进理论知识内化、进实验室指导课程实训,学生到企业进行岗位专业技能培训。

⑷ 建设双师型教学科研队伍

按照学历与专业实践经历并重、培养与引进并举、专职与兼职并存、教学与科研并立的原则,建设一支由专任教师、外聘教师、企业管理专家组成的师资队伍,并在此基础上组建电子商务经济管理类、电子商务(含跨境电商)运作类、电子商务技术类、电子商务物流类课程教学团队。

教学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①引进或培养高学历中青年教师,选派优秀教师国内外访问进修学习;②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每年均定期选派2-3名教师到企业行业挂职锻炼,培养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③聘请电子商务相关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网络营销精英担任兼职教师;④聘请兄弟院校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师担任兼职教师。

⑸ 校企共建“三导”工作机制

“三导”,即导向、导学、导创。“导向”就是要完善专业导向,即以入学教育、专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就业创业教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专业特性和要求,牢固树立专业思想,确立个人学习目标和方向;“导学”就是要加强学习引导,即以“四年一贯”学业导师制为平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辅导学生课外学习,引导学生职业定位、疏导学生思想心理;“导创”就是支持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即以组织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组织参赛活动、组织课题开发为抓手,指导学生课题创作和项目研发,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⑹ 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由“学校监控、师生监控、企业监控”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同时由企业参与制定和执行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与监控,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改革和推行教学评价制度,逐步建立“考核内容综合化、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过程全程化”的多元型课程考核新模式,并通过建设课程试题库和无纸化考试系统,让学生平时可随机进行测验,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实施过程中,重点建设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从而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2设置专业方向模块,促进专业特色发展

电子商务是经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交叉与融合,是网络经济与知识性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智慧城市建设等相关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综合改革创新,必将瞄准湖南省及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复合性、创新型”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实现专业精准定位,科技融合发展,培养具有经济管理基本素养、信息化技能和较强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级电子商务应用型本科人才,重点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技术”“商务运营管理”三个专业方向,以形成具有鲜明特点与特色的专业学科体系,为对接地方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智力、科技与人才保障。

2.3校企共建教学资源平台

教学、实验与实践等基础设施投资,教学资源平台构建是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保证专业综合改革顺利开展的关键。专业综合改革过程中重点建设:

① 电子商务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平台(模拟)实验室、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验室、ERP实验室、百度互联网营销实验室、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含供应链管理)实验室、跨境电子商务实验室、国际贸易实验室等。

② 电子商务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已建设10个校企合作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以满足课程实训与专业实习、创业就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需要;同时,实践了与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和资源优势。

③ 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依据行业企业相关职业岗位标准要求,优化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以校企共建共享的原则,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方式,充分发挥企业、其他相关专业的优势,依托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等资金流类课程教学资源,依托信息技术类专业建设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Web程序设计等信息流类课程教学资源,依托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物流类课程教学资源,依托市场营销类专业实现市场营销、营销策划等商流类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依托企业资源建立专业案例教学资源库和生产性实训项目资源库等。

2.4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平台

本专业将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以“大学生网络创业孵化基地”,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平台,系统设计各类创新创业实验项目,激励全体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活动,以推动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网络创新与网上创业能力的大幅提升。

2.5建设四维一体科研平台

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关系已开始由产学合作逐步迈向多重合作结构,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深化与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地方迫切需要区域内的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成为主要的知识资产,能够在区域内发挥强大的技术创新辐射作用。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将充分依托湘中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管理研究所与区域经济研究所,重点把握湘中区域及全省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科研与人才需求,将与企业行业共建学科专业平台、技术研发中心、并成立“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中心”,联接政府、企业与高校,构建“政、产、学、研”四维一体科研平台、转化平台与创业平台,以平台为依托带动学生技术与营销管理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3、结束语

“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电子商务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与之对应的是急需大量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如何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完善地方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例,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下,提出了校企“共商、共建、共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设置专业方向模块,完善教学资源、创新创业与科研平台建设等专业综合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 王志和.地方本科院校经管专业“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06):114-117.

[2] 黄丽娟,邹春芳,朱慧.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 改革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01): 108-112.

[3] 刘琴.产学研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电子商务,2017(10):65-66.

作者简介

王志和,硕士,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信息化应用,电子商务等。

朱强,博士,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贺桂和,硕士,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沈阳市智慧城市建设风险防控研究

我国跨境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共享经济下信用租机发展模式探究

移动无线网络中的深度学习研究综述

“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商平台移动化的研究

共享经济与诚信的关系及相关问题的对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