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电子商务

产业互联网视角下钢铁企业电子商务模式研究

作者:文/王莘 浦东平 樊重俊 唐生 张勇军
摘要:随着企业虚拟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和个人网络消费需求的充分渗透,产业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钢铁业作为传统产业的代表,其在产能结构转型、信息技术兴起、企业战略需求的三重推动力下,借助产业互联网实现电子商务模式优化势在必行。因此本文分别从企业内部、企业外部以及全局视角系统阐述了电子商务模式在钢铁企业实现产业互联的技术及应用,旨在实现生产创新的有机结合,成本周期的有效降低以及客户需求的充分满足。

关键词:产业互联网;钢铁企业;电子商务

引言

互联网功能主体从提供资讯为主的门户网站发端,通过在线购物、虚拟社交、数字货币等多方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满足着人们的消费需求。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以及网民增速的放缓,互联网的影响力已经从消费领域逐渐渗透到整个产业链条,由此预示着产业互联网时代已正式开启。产业互联网是指企业内部以及整个产业链(研发、生产、销售、物流等各个环节)的互联网化,从而达到提升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通过打通上下游流程,使管理者能够站在产业的角度重新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将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应用电子商务技术加速企业虚拟化进程,通过管理和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创造出更高价值的产业形态。其中钢铁业作为传统产业的代表,首当其冲应该基于产业互联网进行电商模式的转型。首先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的全面调研,对业务现状和生产水平进行科学评估,识别关键技术的支撑点。其次调研和分析钢铁产线体系现状,设计适应电子商务需求的智能运作模式。最后提出企业战略规划和智能制造项目所涉及的范围,提出策略并实施计划。

1、钢铁企业基于产业互联网转型的意义

1.1 产业架构转型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下游需求放缓以及新环保法执行的国际背景下,钢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已逐渐浮出水面。虽然供给侧改革的重点落实扩大了大宗商品及工业材料的需求,但是化解产能过剩是一项长期任务,在短期内市场仍将供大于求。传统的钢铁产能结构已经无法适应经济的发展,企业急需优化产业架构,全方位降低成本。

同时,钢铁业作为我国智能制造工程的重点关注对象,其应通过产业互联网来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电子商务技术在产业结构中的重要影响,从而强化了钢铁业的主导作用,激发了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1.2 高新技术推动

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下,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已日趋成熟,将电子商务模式与产业互联网技术结合能够大力推动运营架构的升级换代和提升生产研发的整体效率。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钢铁企业生产设备间的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将整个流程中的信息最大程度的数据化,然后利用大数据技术将数据化的信息连入互联网,形成一个物物相连的巨大的分布式网络,最后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对全产业链的智能控制和管理。

1.3 企业战略需求

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战略目标的优化调整,钢铁业创新焦点应由流水线模式的持续技术改进转变为智能生产模式的突破性创新。这是由于现有研发节点职能化和层次化的转变使得其与生产等后续活动严重脱节。产业互联网将创新与生产融合的模式能帮助钢铁企业取得更多技术研发上的重大突破,使产品和工艺过程方面保证持续创新。在尽量避免生产方式和设备调整的情况下能灵活满足多元化产品的需求,从而为企业带来显著和持久的竞争优势。

同时,由于生产过程各阶段之间缺乏交流,因此次优化、重复设计、延迟、冗员这些问题都逐渐渗透在钢铁企业传统生产线的各节点中,从而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延长了开发周期。在这种情况下,会因不能有效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导致客户大量流失。而智能产线能够帮助企业精细化管理机构,协调员工和组织劳动成果,促进了各部门的协同合作,从而减少相应地管理成本和生产周期。

2、产业互联网视角下钢铁企业电子商务模式

产业互联网主要从工业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和服务互联网切入,其中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实现智能生产和协同研发,企业互联网强调组织、流程、业务的虚拟化转型,服务互联网聚焦于从客户管理和物流配送等方面提升服务质量。因此在研究产业互联网视角下钢铁企业的运营管理时,也应分为三个模块。即首先从企业内部分析产品研发和生产制造的电子商务模式,其次从企业外部分析客户管理和物流配送的电子商务模式,最后站在全局角度,应用电子商务技术实现企业内外的融会贯通,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2.1 企业对内——协同研发,智能生产

钢铁企业的产品研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新产品战略、跨部门流程、供应商策略等诸多环节,以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协同研发解决方案。而实现该方案的核心是借助电子商务技术推动系统的实施和管理的变革,从而充分发挥产品协同管理系统(CPC)的支撑作用,方便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专业的应用实施和客户化定制。

智能生产模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决策层智能生产规划主要是指对整个产业链条有长远影响的决策,比如钢铁企业能力布局、生产体系设计、电子商务信息管理水平等。经营层主要由生产计划和生产价值链组成。生产计划是指与客户协同后确定的长期和中短期需求计划。生产价值链指从物料采购到产品定型的整个环节。而管理层对运营层进行战略引导,实现物料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效集成。

2.2企业对外——客户管理、物流配送

钢铁业的客户管理应通过新兴技术手段实现及时响应客户需求的目标。产业互联网模式的客户服务打破了传统被动的接受方式,与客户进行双向互动。因此要求企业在完全满足客户呼入需求的基础上,采用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整合应用,主动进行客户关怀、回访调研等服务活动。

物流配送主要实现物料产品的物流跟踪和业务协同,以产业链信息贯通的方式全面监测钢铁企业的生产、配送、库存等各环节的物流状况。由线下配送、委托提货、防伪验证、退货处理等组成的物流配送电商平台能够全方位实现产业链各节点的实时监控和质量保证。

2.3内外融合——产业生态链

通过电子商务技术将钢铁企业涉及的相关产业链连通,形成了集交易支付、供应商交互、仓储物流、财务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如图1所示。针对各子系统平台的信息交互采用了工业以太网技术以及信息物理系统(CPS)方法实现综合服务中间层、业务流程服务层、服务构建层的实时沟通和无缝衔接,使得工厂/过程控制系统与企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制造执行系统进行深入融合。

在企业内部,员工可以不受时空限制监控设备的实时数据,评估流程操作和优化后续研发方案。在企业外部,客户能够追踪产品物流情况,提出定制化需求并实时跟进研发与生产情况。实现企业内外的高效沟通和安全交易离不开分布式信息资源中心的支持,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将各节点的数据中心看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分布式云数据存储实现跨部门和节点的统一资源调度。

产业生态链的设计是一个综合的管理体系,应以包含技术开发战略和企业竞争战略的综合战略为核心,根据钢铁企业对安全、成本、质量、交期、效率等方面的生产需求,在以业务优化为主的架构驱动和以核心竞争力为主的效益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将BOM管理和工艺流程作为主线。使BOM管理不仅是识别产品结构的系统,而且能够成为维系员工和项目之间的纽带。同时,在电子商务模式下,把工艺流程进行配置化、电子化管理。当产品生产指令下达后,各节点能够合作编制工艺方案,从而提高了整体产业生态链的协同效率。

3、结语

本文从企业内部、企业外部以及全局角度系统阐述了钢铁业基于产业互联网转型的必要性。总体而言,产业互联网视角下的钢铁企业电子商务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架构及组织壁垒,实现企业、客户、供应商三方主体的协同合作。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融合传递,形成具备质量成本竞争性、技术创新连续性、需求产量响应性的产业生态链。

参考文献

[1] 王大勇. 产业互联网时代下的商业模式变革[J]. 中国信息化, 2015(6).

[2] 杜品圣,顾建党.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智造观[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

[3] 延建林, 孔德婧. 解析“工业互联网”与“工业4.0”及其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J]. 中国工程科学, 2015, 17(7):141-144.

[4] 张祖国. 基于社会化的协同智能制造系统研究[D].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5.

[5] 李学迁, 徐璐.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钢铁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研究[J]. 电子商务, 2017(9):22-23

作者简介:

王莘,上海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 运营管理部,高级业务总监;浦东平,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

樊重俊,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教授,博导。

唐生,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

张勇军,博士,重庆市中小企业局副局长。

 

沈阳市智慧城市建设风险防控研究

我国跨境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共享经济下信用租机发展模式探究

移动无线网络中的深度学习研究综述

“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商平台移动化的研究

共享经济与诚信的关系及相关问题的对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