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法律与生活

百年慈善:田家炳的另类选择

作者:文/毕亚军 周雪婷
2018年7月10日,香港慈善家田家炳与世长辞,享年99岁。 2018年7月22日,田家炳创办的慈善机构田家炳基金会举行追思会,供社会各界人士共同追忆他的慈善人生。中国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教育和慈善界代表、多个受捐助学校的师生代表等人出席。

万千追思,化为一句最简洁但最令人动容的话:“我们的家乡都有一所田家炳中学。 ”田家炳坚持用自己的名字为捐赠学校命名。 他说,这会让他及后人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做不好,‘田家炳’三个字就会是一个耻辱”。

据田家炳基金会统计,田家炳在全国范围内已累计捐助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约20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综观田家炳的人生经历,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实业家和慈善家。

坚持自我,获“人造皮革大王”美誉

1919年,田家炳出生于广东大埔。 不到16岁,他就因父亲病逝辍学经商。 1937年,田家炳前往越南推销家乡盛产的瓷土,两年内成为越南最大瓷土供应商。 然而,动荡的时局和战争让他无法继续这份产业,转而改往印度尼西亚谋生。

在印度尼西亚,田家炳创办树胶厂、塑料薄膜厂,很快闯出新天地。 1959年,印度尼西亚明显的排华倾向让他心生忧虑,再加上希望儿女接受纯正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他又举家迁往香港再创业。

到香港后,田家炳看准香港具有发展国际贸易的条件,决意全力拓展塑料薄膜及人造皮革工业。 20世纪50年代的香港,现代工业刚起步,塑胶工业尚处于萌芽状态。 田家炳要在这里建立工业,是非常危险的一招棋。 人造皮革与塑胶薄膜投资大、技术要求高,但在香港却市场小、取利甚微,而且在香港是第一家,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不少人认为田家炳的这个计划凶多吉少,当时的化工原料权威多次向他“泼冷水”,因为已有的五家同行厂商因找不到合适的地皮及不少难以克服的困难而放弃了同样的计划。但田家炳决定一直向前冲。 为了实现理想,他买入海滩,填海造地,建起了工厂。这在当时是一个颇为“疯狂”的决定,填海建厂的事不但成为坊间的谈资,更登上了香港报纸的头条新闻。

经过努力拼争,1960年,在荒芜的香港屯门海滩上,一座规模巨大、气势恢弘的现代化工业区———田氏工业城拔地而起。 后来,田家炳又扩建分厂,同时还致力于向本地同行厂家提供加工技术、 解决原料供应、 开发海外市场等多方面的协助,拉动整个行业发展,为香港产品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做出了很大贡献。

伴随香港整个经济的起飞, 田氏塑胶厂及田氏化工厂有限公司在短短十余年间就成为东南亚最大的人造革制造厂,田家炳也赢得了“人造皮革大王”的美誉。在塑胶及人造皮革领域有所成就后,他还开展多种经营,不仅在香港完成田氏大厦以及多处工业楼宇开发, 而且在东莞创办了全自动化生产的田氏化工。

回顾创业历程,随着香港的发展,田家炳先后经历了 1965年的银行挤兑、1973年的股市崩溃、1974 年的世界原油供应失常、1984年的房地产暴跌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等一次又一次经济风暴。

在这些浪潮中, 不少结构健全、经济基础甚好的企业均被淘汰或移迁海外,但田氏化工却始终屹立不倒,这中间自有田家炳的原因。 到了20世纪80年代,他已是香港知名的亿万富翁。田家炳追思会现场

捐资助学,中国的希望在教育

田家炳从小就有做好人好事的理想。 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他背诵《朱子治家格言》,要他“勤、俭、诚、朴”。他回忆,当时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之一,就是研究在学校或其他地方张贴的捐赠芳名录,他希望成为芳名录上那样的人。

生意成功后, 田家炳开始兑现当年的愿望。 他认为, 兴国之道在于人才, 人才始于教育, 中国的希望在教育。 当时,不少地方把教育当成包袱,而他则总是强调, 要把大包袱变成大资源。此后,他的财富和人生几乎都献给了教育。

1982年,田家炳成立了纯公益性的非营利机构———田家炳基金会。 1984年,田家炳将企业交给下一代经营,规定每年至少捐出10%的利润用于公益,他开始全心全意地做慈善、兴教育。 在教育之外,他还捐赠29所医院、近130座桥梁及道路,其他民生项目200多个。 几十年捐资助教,让他赢得“百校之父”的美誉。

田家炳认为,办好教育必须首先培训优秀教师,师范教育成为他支持的重点。 至今, 全国所有师范类大学几乎都有田家炳的捐赠。中学是田家炳捐助的另一重点。他的理由是,相对于小学有希望工程、国家义务教育乃至社会各界的支持,中学所得到的支持要薄弱一些。另外,他认为中学很重要,他自己就是读到中学辍学的。

1984年, 田家炳在家乡广东省大埔县捐建了“家炳第一中学”。如今,他捐助的中学已遍布神州各地。不做锦上添花,只做雪中送炭,捐赠只为支持教育,让社会的“包袱”变成社会的资源,是田家炳的慈善原则,也是他捐助教育的理念。

与那些到一个地方做生意就在那里捐钱, 或者想到什么地方做生意就先到那里捐钱的人不同,田家炳的捐助与生意无关。他捐的钱,是辛苦赚到的干净钱;他捐钱,也求一个干净。他认为自己干净,才可以要求别人务必把学校办好。

知行合一,尽全力履行诺言

这些年,田家炳的捐助越来越多,但生意规模却越来越小。 如若不是早有远见并成立专门的慈善基金, 捐助旗下物业并用心经营让基金保值增值, 田家炳恐怕早就想捐却无力可捐了。 即便这样,田家炳也是一不小心,钱就不够捐了。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田家炳的企业和田家炳基金会的收入连续不如预期。 2001年,还出现了捐款承诺可能会因缺乏资金无法兑现的危机。遇到这种情况,向捐赠对象解释一下或者等一等也可以,但田家炳却决定卖房捐助。

20世纪60年代, 田家炳在香港黄金地段九龙塘买了一栋建筑面积超过700平方米并连带一座大花园的豪宅, 此后又重建供全家居住。80多岁的人卖房子,亲友们纷纷赶来劝阻,还跟他算账,要卖也不该现在卖。但田家炳给大家算的是另一笔账:“5000多万元, 一个月利息就有几十万元,我们住一晚岂不是上万元就没有了。这值吗?卖了大房子出去租个小的住,大客厅没了,假山、花圃、鱼池没有了,但这点儿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吧? ”

最终,田家炳还是把房子卖了,用自己的一套豪宅换来了贫困地区的20多所中学。 交易过程中,买家知道他着急卖房是为了捐学校,不但没有要求他降价,还主动多给了几百万港元,让他感动并欣慰:做好事,会有好报。

这样的难关,田家炳还遇到过多次。 每一次,他都是卖房、 贷款也要履行诺言。“人家已经做了计划, 不兑现, 影响的可能就是成百上千个学生。 ”2003年,为了帮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完成一个募资计划,田家炳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便抵押房子贷款600多万港元捐给了学校。

2005年,为提前付清落实的项目捐款并扩大捐资,田家炳将旗下的核心物业田氏广场卖掉,获得款项近3亿港元,全数捐献给了内地的大学、中学。2009年,田家炳将自己名下的物业,包括4栋价值数十亿元的写字楼大厦全部捐给基金会,让基金会在各项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捐助到底。

如今,田家炳基金会依然以捐助教育为核心高效运转,其决策和管理权也都已交给从香港九所大学请来的专业人士负责。 一捐就是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田家炳一年四季都在捐,而一年四季他都过着清贫的生活。

田家炳没有私家车,平时坐地铁、公交或走路上下班;没有高档生活享受,很长一段时间,每月生活开支只有3000港元。他不搞排场,不吸烟不饮酒,也不喜应酬交际。 在他八十大寿、九十大寿时,很多人要为他庆祝,他不摆酒,不办席,只是安安静静地跟家人和知己聚一聚。他节约每一分钱支持教育,也希望捐赠对象用好每一分钱。 当他得知内地一些地方接待宾客有大操大办才显尊重的风俗习惯, 便在每次捐款前专门打招呼,一切从简,把钱用到孩子们身上。

田家炳常说:“每个人都做一点儿小好事,最后就会变成一件大好事,这个社会就会变好。 每一个人都做一点儿小坏事, 最后就会变成一件大坏事,这个社会就会变坏。 ”

田家炳对下一代的教育堪称严苛,长子田庆先回忆,小时候虽然他住在别墅洋房里,但身上却没什么零花钱;长大成人,很多儿时的伙伴都在争家产,他们得到的却是父亲的一句话:留财富予子孙不如积德予子孙。

积了这么多德,田家炳却不以德自居,不以功自傲。 但是,有一点他不拒绝,甚至欢迎,就是把自己的名字冠名到捐赠的学校。他希望用这种方式吸引更多人做好事,也用这种方式激励自己和孩子们。

人活着,总要做些什么,实现自己的价值。 很多企业家的目标是把企业变成百年老店,而田家炳给自己和家族确立的目标却是做百年慈善。 卖掉房子后,田家炳和太太住进了一户租来的公寓里。 在简单的“新家”,他们推窗就可以看到那栋见证了他们风华岁月的大洋房。

有人曾问田家炳,这值吗? 田家炳回答,一栋栋教学大楼的兴建,万千学子的读书声,比他和家人住世上最好的房子都有意义。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新华社等)“百校之父”田家炳题字

商海经

田家炳:一切皆来自于真诚

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做慈善,田家炳一生信守诚信。 他这样总结诚信的重要性———

做生意诚信最重要。 我们的生意做得并不大,但与我们来往的客户都知道,我们说话算数,与田氏来往绝对不会吃亏。 虽然我经历过许多困难,但最后还是安全渡过了,这与我做人的原则有很大关系。

做人最根本的,是要讲一个“诚”字。 一切出自真诚,要做到心中有“诚”、口心一致、将心比心,绝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不管你与商界、政界、百姓还是谁交往,也不管你与他有没有利益往来,始终都要以诚相待。

只有“诚”,才能助你事业长久;只有“诚”,才能让你赢得越来越多朋友的信任和支持;也只有“诚”,才能化解一切矛盾,帮你渡过难关。

 

华山游客坠亡,逝者尊严大于公众好奇心

诈骗合作伙伴 1.7 亿元,“富二代”的游戏人生

普特会:一场虎头蛇尾的外交表演

陪审新纪元

从“稻草人”到“智库”:名案中的人民陪审员

一名专职人民陪审员的日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