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法律与生活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献给正在改变自己命运的中国人

作者:评论员:李庶民(《金融时报》首席记者)
“这就是我们在过去十年看到的景象,它既波澜壮阔又混沌失控,既充满了希望又令人疑惑。”

———吴晓波

身为国内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不是一名纸上谈兵的知识分子。20世纪90年代末,靠着13年财经记者生涯获得的历史视角和理财经验,吴晓波通过专注买房的投资手段实现了财务自由。吴晓波写作的动力源于理想。成为自媒体创业者后,他仍笔耕不辍,从未间断对中国企业史的梳理和研究。

2017年12月,吴晓波所著《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迎来了续篇———《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中国企业2008—2018),业界为之一振。

庞杂而辽阔的课题

跨度十年的历史长河波澜壮阔,吴晓波尽可能地收集每一年的新闻、报刊、企业内部的文本与数字,甚至秘而未宣的圈内消息,以编年史形式统计、总结了每一年经济界的标志性事件,在紧抓当年关键人物与突出事件的基础上寻找要害与精髓、密码与潜流。

经济规模不断扩容以及消费能力迅疾膨胀的中国市场,是奔腾不息、冲击堤岸的大水,它急速、激荡又混沌不辨。互联网生态以快速高效、信息爆炸和全新互动重构了商业世界的基本逻辑,无数强弱不同的企业仿若被拉回同一起跑线。这是全面覆盖的强制淘汰,也是重获新生的难得机会。

越大的水域越能容纳越多的大鱼。巨型体量的互联网公司出现、生长,大型企业以及与之相伴的风险资本不仅把控着产业经济,还渗透了公共社会,形成了新的垄断和威胁。大鱼不可避免地承受着衍变的压力,裹挟着小鱼小虾,并入不可逆转的洪流之中。

被荐书:《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中国企业2008—2018)

荐书人:马欣(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四庭法官助理)

身处其中 活在当下

“任何一个当代人欲写作20世纪的历史,都与他处理其他任何时期的历史不同,不为别的,仅因为我们身处其中。”刚过去的十年并不好写,每一位读者都参与其中,熟悉的现实历历在目,是非成败尚难定论。但是,吴晓波以敏锐的视角、深情的笔触、紧凑的节奏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怀,在读者心中激起长久不息的涟漪。

毕竟,这是你我共同经历的十年,新奇的、刺激的经历目不暇接:团购、3Q大战(奇虎360与腾讯间的纠葛由来已久,被业界形象地称为3Q大战)、房价飙升、双十一购物节、春晚摇微信红包、黄光裕入狱、李开复为google取下中文名“谷歌”、樊建川自建抗战主题馆……

读完书,一方面,惊讶自己的健忘,这十年,竟发生了这么多大事,已经习以为常的场景竟在几年前尚截然不同;另一方面,也感叹自己的浮浅,一些现象和事件背后,竟有如此复杂的背景、运作和利益关系,平淡的生活下其实暗波涌动。

如果说,《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向我们揭示了未曾参与过的、那个混乱野蛮又大破大立的激荡岁月,那么,《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中国企业2008—2018)则带我们回顾了改革的下半场。在不知不觉之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亲身参与下,这一个新的十年用时间书写了自己的传奇。

永恒的星光

在吴晓波的书中,最吸引人的并不是某些著名公司或历史事件,而是掀起时代波澜的企业史人物。无论是身居高位的跨国企业掌门人、资本大鳄,还是村镇企业的小作坊主、工人诗人,在吴晓波深情的笔触下,他们的勇气可嘉、他们的思想变革、他们的奋不顾身、他们的起起落落牵动着读者的心弦。也许时代造英雄,也许英雄皆凡人。

从未停止试验优质水稻、志在改造亿亩荒滩的袁隆平;忧心忡忡、居安思危,72岁身边没有专车和助理、独自排队赶车的任正非;坚持制造业工匠精神,从普通销售员到领导销售额上千亿大公司的董明珠;反映下岗工人生活的电影《钢的琴》;生产线女工从未发表的300多首诗歌……企业家们由无产走向事业、财富巅峰或再衰败的过程,无数小人物的悲喜人生,都是这个国家经济崛起、曲折前进和种种争议的缩影。

水变得荡漾、变得迅猛、变得深不可测,变得比想象中的流速快,旧有的商业模式和人文环境正在迅速式微,新的共识尚未达成,人们所依赖的旧世界在坍塌,期待又恐惧新的未来。正如书中所述,“有人叹息青春散场,历史已经结束,也有人吟唱世界如此之新,一切尚未命名”。

十年来,时光让多少梦想破碎,让无数河流改道,但企业史上这些大人物和小人物的精神却穿越了时间和空间,永远在星空下闪光。正如书的扉页所述,这本书是“献给正在改变自己命运的中国人”。

 

新书

《我不是药神》,“痛点”背后的情理法

女教师“绯闻”背后的乌龙开房记录

地中海难民船被“踢皮球”:欧洲各国难民共识难达成

“狗案”三十载

“为狗吊孝案”:震惊世界的侮辱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