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杰 现任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清园监狱教育改造科副科长,三级心理咨询师,擅长用心理矫治技术对服刑人员进行教育改造,于2017年荣获个人三等功。
不久前的一天,我刚休假返回监区,就听说我所管的班内又发生了一次小摩擦。这次吵架的当事人之一就是“吵架大王”黄某。
黄某,25岁,江西人,大专文化,习武出身,事实婚姻,有一个儿子,被捕前无业,因犯运输、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入监后,黄某表现为人际关系较差,易因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也因此被称为“吵架大王”,已经辗转换了好几个班组了。
与“吵架大王”面谈
黄某转入我所管的班内后,根据心理测试和日常观察,我发现黄某情绪容易激动,抑郁、癔症、精神分裂、妄想、精神衰弱、轻躁狂等各项分数都比较高,气质类型为不稳定的混合型,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易对他人和周围的环境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总觉得别人在说他,与周围的人关系比较紧张。因为刑期长,对未来迷茫,缺乏改造信心,因此,他始终处于烦躁不安的状态。
这次听说黄某吵架事件后,我立即找到他,先对他进行常规性的问候,“最近怎么样?身体挺好吧?”
黄某面对我坐好,身体自然,两腿张开,手臂自然放在腿上,呈开放状态,明显是故作轻松。“还行吧,挺好的!”他说。
“听说前两天你和徐某发生点儿小摩擦,跟我说说?”
“我在厕所大便,好像听到徐某说‘太臭,真不懂事’什么的,等我出来就和他吵起来了。”
“这本来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你觉得因为小事吵架被扣分、挨批评值得吗?”
“我也不想和他吵,可是他们都针对我,还在背后议论我。我扣分无所谓,反正也没法减刑。我能惯着他吗?”黄某的情绪立刻激动起来。
“你听到他们议论你了吗?”
“那倒没有,但我一进厕所,就听他和班里其他人在一块儿嘀咕。他们不是说我是说谁?我就要和他们干,我刑期长,我怕什么!不过,我不该给监区添麻烦,我也不想这样,不想被扣分、挨批评,也不想让自己成为整个监区的话题人物。”
谈话进行到这里,我基本掌握了黄某的心理,便表扬他说:“你还能想到给监区添麻烦,真的挺让我欣慰的,还挺有集体荣誉感的。那我给你留个作业,想想集体生活中自己应该怎么做,同时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下次再谈的时候咱们一起探讨,好吗?”黄某当即表示:“行,回去我也琢磨琢磨。”
不难发现,黄某言谈中表露出较明显的“贴标签”和“过度推论”,但他又表现出后悔,且有集体荣誉感。所以,我扩大他的优点,对其进行肯定,同时留下作业,促其思考。经过认真分析,我决定在与他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后,首先对他的歪曲认知进行矫治。
儿子成为改造动力
过了几天,我又找黄某谈话。“最近怎么样?听班里人说这几天你表现得挺好的。”
黄某轻松地表态:“还行吧,也没什么事,上次和您聊完之后我想了很多。集体生活需要每个人重新适应,尤其我们这群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毛病,要都由着自己的性子那还真乱了。监舍内只有这一个厕所,我长时间使用,其他人无法洗漱,无法大小便。换位思考的话,我也有不对的地方。后来我同大家聊开了,他们确实也没有针对我。我错了,下次我注意。”
我听完,表扬了黄某:“感谢你能和我说出真实想法。能认识到缺点,就能越做越好。我相信你。听说你还有个儿子,可聪明呢。”
黄某嘴角上扬,表现出了发自内心的高兴和骄傲,瞬间像换了一个人:“嘿,您还别说,别看我这样,我儿子还真争气,乖巧可爱,特懂事。”聊起孩子,黄某打开了话匣子。“其实,烦就烦在这儿,这一下进来十多年,我这不成了家里的累赘了吗?有时候想想,还不如没有我呢。现在,外婆看着孩子,我什么忙也帮不上。我就是因为孩子,总是踏实不下来,整天脑子特别乱。”说到动情处,黄某眼角闪烁着泪花,情绪低落。
我递上纸巾让其擦拭眼泪,并给他留下作业:“什么是你现在能做的对儿子最大的鼓励?回去想一下,过几天我再找你。”
在此次谈话中,黄某提到他儿子既骄傲又懊悔。我发现了改造资源,让儿子成为他改造的动力,同时建立更加良好的咨询关系。
一周后,我又找黄某谈话,他表现出对自己的极度自责,双手捂脸,痛苦地说:“现在想想,自己在外面的时候,总忙自己的,也没怎么陪孩子。还是在身边的时候好啊!我是真后悔了,对不起孩子和家里啊!”
“上次留的作业,你能说说吗?”
黄某动情地说:“如果能出去,我一定好好陪陪儿子。现在我能做的就是踏实改造,别出事了,不然他们更担心了。”
“你想想,下次会见你儿子最想听到什么?”
“肯定希望听到我表现好,平平安安啊!为了他们踏实,我也要好好活着,好好干,让孩子大点儿了能看到爸爸还在努力着。”
“好!下次会见,我会向你家人汇报你的表现和想法的。先从人际关系开始,让我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你,好吗?”
黄某非常诚恳地说:“为了让家里放心,我一定改。您监督我,也多提醒我。”
我拍拍他的肩膀说:“好,一起努力,我相信你能做到。”
摘下“吵架大王”帽子
通过聊天,我发现黄某确实想踏实改造。于是,我通过共情拉近与他的距离,用意义需求法引导他发现问题,用时空隧道技术帮助他确定短期目标,借助家庭这一改造资源激励他的改造信心和动力,逐步缓解他的人际关系,树立他改造的信心。此后,黄某在人际关系和劳动等方面表现平稳,改观很大。我也随时表扬其亮点,加强激励,促其长期稳定。
虽然黄某情绪上已经较为稳定,但是外部环境对其心理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我以节日活动为契机,带领黄某参加了两次团体咨询活动。第一次以“成长的挫折”为主题,引导其正确对待成长中的挫折,寻找心理支撑点,帮助其解决性格内向、遇事瞎琢磨、敏感多疑的心态。第二次以“得与失”为主题,教育其正确看待得与失的关系,正确看待和处理个人与团队、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通过两次团体咨询活动,黄某彻底解开了心结,改变了自己的不合理认知。
目前,黄某已经彻底摘下了“吵架大王”的帽子,情绪比较稳定,与其他服刑人员的沟通也多了,参加监区组织的活动也比较积极。由于性格的问题,监区采取了平时加强关注、适当心理访谈等后期控措施,帮助他进一步改善不良情绪。
经验分享
许多时候,服刑人员发生类似吵架等问题,表象上看是违纪问题,实质上看可能是心理问题。因此,需要民警一分为二地加以对待。一方面,对于违纪行为不能姑息,要严肃处置;另一方面,也需要真心关注他们,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促使他们做出真正改变。通过观察微表情、注重倾听、发现改造资源等心理技术实现有效矫治,这也是教育改造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