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扇在2015年被纳入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过七旬的梁季兰作为传承人,专注团扇已有60余年。多年来,她对团扇的热情只增不减,她以炉火纯青的精湛技艺塑造了上百个精美绝伦的作品,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匠人精神,为传统的工艺美术品创造着非同寻常的价值。
梁老师能有今日的成就,得益于她年轻时的刻苦用功,梁老师钟爱工笔画多年,从年轻时就经常与志同道合的友人结伴到天坛、中山公园等地写生,捕捉生趣。梁老师说:“那时候骑着自行车,带着面包和水,到中山公园画牡丹,一画就是一天,中午饿了吃点饭,溜达溜达继续画,有时侯一天才能画出牡丹的花头。”写生是梁老师最喜欢的事,她觉得在写生过程中眼神、手感都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是一种激发创作与灵感的绘画形式。到现在为止,梁老师的很多手稿都是年轻时写生的稿件,再加上后期的修改、创作,达到现在绝美的效果。
梁老师从美校毕业后从事着美术设计的工作,在绘画上得到了她的公爹——著名画家马晋先生的指导,使她的绘画水平不断提高。那时候,马晋先生绘画的团扇给梁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花姿鸟态在扇面上所呈现的静态美,让她对团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这样,梁老师决定跟着马先生学画团扇,先从纸上画起,马先生在一旁指点,凭借年轻时的绘画功底又跟着马先生学了八九年画团扇的技法,入了门,也就开始真正地喜欢上了画团扇。那时候,由于日常工作占用了她大部分的时间,导致画团扇搁置了很久,后来到快退休的时候,才开始零星地画一些手稿。梁老师常说,不能把小时候学会的好东西轻易丢掉,于是退休后她开始专攻绘画团扇的工作,几年来她连画带做制成了百余柄团扇的成扇。每一幅画都承载了梁季兰对艺术的热爱
每一把扇子都是梁季兰的掌中宝迄今为止,75岁的她仍然将画团扇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她常常画到深夜,沉迷时连饭都忘了吃。以梁老师的话说,画工笔画就得坐得住,不管外界多热闹也不被打扰,沉下心来,这样才能画得出一幅好画。正因为热爱,艺术才能够与生活相融合,是团扇的艺术魅力,让梁老师一生都在追求、探索着它。
她画的团扇多以花鸟为主,艳丽的色彩下又显得格外雅致,别有韵味,柔软又纤细的毛笔在她的手中游刃有余地勾勒着优美的线条,似乎她笔下的花鸟都被赋予了生命力,看起来那么生机勃勃。即使在寒冷的冬天看上几眼梁老师的团扇,也会有一种万物复苏的视觉享受。
在她的工作室,我还看到她做成成扇所用的各色丝绸色边,还有装饰扇柄所用的各色流苏,以及把成扇一个个装进镜框。所有的步骤虽然繁琐,但她却是乐此不疲。若不是我亲眼所见真的难以相信,这100个沉甸甸的镜框中静放着的艺术品全部出自七旬老人之手。她的丈夫马龙先生曾这样评价她:“现已七旬高龄的画家,仍不辍耕耘,画百扇,再做成成扇,没有一定的信念和毅力难以做到。”这正是她对于艺术的热爱,对于艺术的追求。
梁老师曾自己出版了一本《百扇一书》,将她的所有作品记录在册,供世人观赏,这给了不良商家可乘之机。不少商家打着梁季兰老师的名义在交易平台出售稿件,梁老师却碍于麻烦从未追究过责任。她指着背后壁橱里搁置的众多团扇跟我说:“迄今为止,我从未卖过一把扇子,不是送人就是自己收藏,也不知道应该卖多少钱。我一直觉得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用钱来衡量。”这大概就是艺术家所追求的精神世界吧!
她曾经多次办百扇展,让她的扇子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展览中很多人喜欢团扇,但又仅限于喜欢它美丽的外在,真正愿意走进团扇之内的艺术境界的人少之又少。梁老师告诉我,今年她还要再办一场展览,花多少钱都无所谓,目的是要让团扇走进人们的生活,让传统文化继续发光发热,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团扇,去感受七旬老人对于艺术的执著。
团扇文化发展到今天,在传承中依然存在着困难,目前梁老师的两个儿媳是她的传承弟子,但由于个人原因,她们无法一心专注画团扇。梁老师希望能够有真正热爱绘画、热爱团扇、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士,将这一门代表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一代代传承下去,让那象征着美好、团圆寓意的团扇,能够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走进团扇之内的艺术境界。
(编辑·刘颖)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