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连环画报

爱在天地间(缩编)

作者:闫宝华/编文杨 越/绘画
1 2009年4月3日下午,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立案大厅像平时一样人来人往,年轻的助理法官厉莉刚刚处理完手里的一份文件,手机突然响了起来。电话接通之后,厉莉原本开朗的面容唰地变了颜色。

2 电话里是一位母亲求助的声音:“小颖,小颖的病复发了,我们已经无路可走,我只能求你,能不能再捐一次骨髓,救救我可怜的孩子……”两行眼泪从厉莉的眼角滑落,那个让她牵挂的上海女孩小颖,怎么就这样一次次被命运折磨?

3 厉莉和小颖的故事开始于2007年。那时,厉莉还在辽宁大学读法学研究生。有一天,她正在教室上自习,一个电话打破了她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

4 电话那头是一个亲切而又理性的女声:“我是中华骨髓库的工作人员。你曾注册成为我们的志愿者。现在,有一名白血病患者与你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你能够帮助她吗?请你慎重考虑再作决定。”

5 厉莉在大学毕业那年报名成为一名骨髓捐献志愿者,她知道,非血缘关系的骨髓配型成功率极低,只有几万分之一, 因此这次配型成功实在难得。厉莉觉得自己在冥冥之中和那个受捐人有缘分。6 她果断地决定捐献,骨髓库的工作人员说:“好,我们马上开始做进一步检测。在这期间,你还有时间慎重考虑。”不久,高分辨检测的结果出来了,在十个检测位点中,她与受捐者竟有九项指标契合。

7 工作人员再一次郑重地询问厉莉:“你的家人也同意你捐赠吗?”听到这个问题,厉莉没有马上回答。厉莉捐赠造血干细胞的决定让她的男友李慧涌非常担忧。当时两个人正在筹备婚礼,准备度蜜月。厉莉的决定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8 还有更重要的因素。其实,厉莉并不是一个身体健壮的人,中学时期她时不时会因为胃痛被同学们送回家,大四那年还做过两次大手术。“请你支持我。”厉莉对男友说。李慧涌说:“我也没有反对,只是担心……”厉莉温柔一笑:“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9 于是,厉莉来到了北京307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前,捐献者需要注射动员剂,让身体里的造血干细胞快速增长。厉莉对动员剂特别敏感,刚打了一针,扁桃体就肿了起来,浑身上下都觉得疼。10 到了晚上,浑身疼痛难忍,厉莉只好吃止痛片缓解。动员剂打了三天,厉莉靠止痛片挺过了三天。按照国际惯例,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和受捐者一般不安排见面。所以,厉莉捐献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会流进哪个人的身体。11 2007年9月22日早晨,开始造血干细胞的采集。第一天的采集进行了整整四个小时。第二天,采集继续进行。事后医生介绍,两天里,厉莉接受的血液循环总量相当于她体内总血量的四倍,并最终提取了二百七十八毫升成分血。

12 采集完成后的第二天,厉莉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辽宁大学。她确定自己已经和远方的某个人有了血脉之亲,虽然不知道“他”是谁,但也常常惦记起“他”来,不知道“他”恢复得怎么样。

13 突然有一天,厉莉收到了一条短信,说:“手术成功了,只要五年内不复发,小颖就可以好起来。”原来患者的家人千方百计找到了厉莉的联络方式。厉莉这才知道,接受捐助的是一位十六岁的上海女孩,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

14 这个女孩让厉莉想起了自己的表姐。在厉莉五岁那年,十二岁的表姐就被白血病夺走了生命。表姐的早逝使幼小的厉莉萌生出一种责任感,要尽自己的所能帮助白血病人。这也是厉莉报名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的最初动机。

15 接受厉莉的造血干细胞二十多天后,小颖的免疫力就达到正常水准。她给厉莉发来一条短信:“姐姐,外面的阳光照在身上好舒服呀。”读着短信,厉莉流下了眼泪,为小姑娘的坚强,也为自己的坚持,更为一个花季生命得以继续绽放。

16 从那时候起,小颖每天都会给厉莉发来消息。一个星期以后,厉莉第一次接到了小颖的电话。“姐姐,我是小颖,我特别想听听你的声音。”“小颖,姐姐也想听听你的声音,你的声音真好听啊!”小颖在电话那头笑了,厉莉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17 小颖得到厉莉的造血干细胞之后,性格也发生了变化,变得像厉莉一样活泼开朗。小颖特别想见到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的姐姐,一次又一次地邀请厉莉到上海玩。厉莉一直推辞着,因为她不希望以付出者的姿态出现在小颖一家人面前。

18 上海之行从圣诞节推到春节,又从春节推到来年端午。小颖的真诚和天真让厉莉难以拒绝,2008年6月,厉莉研究生毕业,她和丈夫一起专程赶到上海看望小颖。小颖抱着鲜花在火车站站台迎接厉莉。当厉莉走近小颖的时候,两个女孩又是笑又是哭,激动地抱在一起。

19 厉莉专门带来一份礼物,那是一对红玛瑙手链,一条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小颖,另一条就戴在自己的手腕上。玛瑙象征着健康和平安,红色是涌动着的血液的颜色,两个流淌着同样鲜血的人就这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20 这时的小颖已重返校园,投入了中考复习。尽管休学了一年多,可她的成绩仍然排进了年级前二十名。小颖兴奋地领着姐姐游览上海,在朱家角,她们一起逛城隍庙,一起品尝嘉兴肉粽,在古桥旁边留下了亲密的合影。

21 可是,命运为什么再一次难为这个年轻可爱的姑娘?2009年4月3日,医院给小颖发出了病危通知,小颖的妈妈在绝望之中拨打了厉莉的电话:“医生建议我们联系你,我们知道你没有责任这么做,也没有人这么做过。可是……”

22 放下电话,厉莉哭出了声,她的心如刀割一样痛,她觉得命运对小颖太不公平。旁边的同事吓了一跳,连忙问她怎么了。同事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想帮厉莉转移注意力:“给你看个东西,我姐姐孩子的照片,可漂亮了!”23 厉莉心里一颤。她已经三十一岁了,本来打算马上生个宝宝。可是,如果再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她至少要推迟两年生孩子,到时候厉莉就是一名高龄产妇了。厉莉从办公室出来,躲到一个没人的角落,拨通了丈夫的电话。

24 听了厉莉的诉说,丈夫平静地问:“你是怎么想的?”厉莉说:“两年前,我无法看着一个陌生人死去;两年后,我怎么能对熟悉的妹妹见死不救?”丈夫说:“这件事做下去,会影响你的身体和我们的生活规划;不做的话,咱们心里会愧疚一辈子。我尊重你的决定。”

25 夫妻两人就这样商量妥当。第二天一早,两人便直接乘飞机去了上海。在医学史上,二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是非常罕见的一件事,医学上一般不鼓励造血干细胞提供者做第二次捐献,因为目前还不能确定反复捐献是否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26 厉莉顾不了这么多,因为医生在电话里说:“再不捐就来不及了。”厉莉夫妻两人急匆匆地赶往医院。按照程序,捐献者需要做全面体检。但看到小颖已经奄奄一息,十八岁的女孩,体重只剩下七十斤,厉莉只做了血常规和心电图,4月5日就开始注射动员剂,准备捐献。

27 这一次采集比上一次还要痛苦,第一针下去,厉莉的扁桃体就肿起来了,还出现大面积的溃疡。4月7日,厉莉捐献的造血干细胞送到了小颖的病床前。这时候的小颖因为严重的溃疡已经不能开口说话,她只是平静地注视着厉莉,大颗大颗的泪珠顺着脸颊滚落。28 厉莉感受着强烈的震撼,她难以平抑内心奔涌的滔天波澜,慢慢扭过脸去。这时候,小颖费力地举起一张纸条来,示意给厉莉看,纸条上面七扭八歪地写着:“姐,你疼吗?”厉莉的泪水再也止不住哗哗地流。

29 厉莉的造血干细胞在小颖的身体里努力工作着,小颖慢慢缓了过来。小颖的家人又一次看到了希望。那年5月28日是端午节,小颖说想吃嘉兴肉粽,特意让妈妈去多买一些。“姐姐也喜欢吃呢, 要给姐姐送几个。”小颖特别嘱咐。

30 5月30日深夜,厉莉的手机突然响起来,小颖的姑姑哭着说:“小颖不行了!”姑姑把电话放在小颖的身旁,哭着喊:“小颖,听见了吗?是姐姐,是姐姐的电话!”已经陷入深度昏迷的小颖突然睁开了眼睛,却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31 两次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却没能挽留住一个生命,厉莉难过极了,她说:“这段经历让我体会到一个道理:人只有为别人做点事情,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我希望能把这些感悟带到工作中,让自己多做点儿实在事。”

32 厉莉的事迹被广为传颂,人们亲切地称她为“爱心法官”。她让我们相信,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精神抖擞,总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不断追求正义、爱心、良知……

 

西征·东归(一)

上海 :开天辟地(上)

爱在天地间(缩编)

舍得

黑土子的故事 

鲁艺美术系的创始人——沃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