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摄影家

慢门海景摄影的五种技法

作者:文/周游 摄影/周游 朱静姝 田战Text Zhou You Photos by Zhou You Zhu Jingshu Tian Zhan
雷霆之怒 周游 摄2012年看过一部用延时摄影和高速摄影拍摄方式介绍美国国家公园的电影—《Time Scapes》(时间的风景),画面干净细腻,锐度惊人!配乐同样优美,随手截图,绝对可以做电脑桌面!延时摄影和高速摄影的记录方式,“梦幻而真实”地记录了美国的国家公园斗转星移、日月星辰和波涛汹涌的大海……从此就被这种真实而梦幻的记录方式所深深吸引,也决定拿起相机,记录这种真实发生但又超越人眼所见的梦幻风景。慢门拍摄应用到拍海时,生生不息的海浪在慢门的效果下或如雾如云,或拉丝成如拿铁咖啡杯里的拉花,或如镜子反射漫天红霞,或浪花飞溅,千丝若水。慢门拍摄时,天空的云彩也会在慢门下幻化成不同的形态。而这些效果用肉眼是无法直接看到的,这些景象或震撼或宁静或唯美或赋有冲击力。慢门海景摄影即使是同一机位,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拍摄,拍摄出来的效果会截然不同,这也是慢门海景摄影的魅力所在,下面就详细介绍慢门海景的五种技法。

刀尖上的舞蹈 周游 摄镜面—参考快门速度 30秒

海水有一种死汛(潮汐潮差变化较小)或者在内海(比如渤海湾内)海水涌动不大,就像湖水的感觉,用30秒的慢门拍出来就像镜子面一样反射漫天的霞光,这种表达方式叫做镜面。沧海一“树” 周游 摄

海洋之心 朱静姝 摄拉丝—参考快门速度1/4秒

海浪冲击速度很快,但海浪的运动并没有受到岩石的阻碍,在平坦的沙滩上冲击过来,并留下一绺一绺头发丝一样的浪的痕迹,这种表达方式叫做拉丝。拉丝这种表达方式也非常难,快门速度不能千篇一律,这里1/4秒是个参考值,拉丝的最佳效果和海浪的冲击速度、地形条件都有很大关系,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场景因地制宜。我在新西兰拍海,那边的沙滩很平缓,坡度不大,海浪也不急,我曾经用过1秒来拉丝,所以这个快门速度以1/4秒为参考值,反复试验。拉丝的最佳效果记住两个关键字“丝滑”,拍摄出来的效果一定要如蚕丝一般,不能显得海浪混沌一起;也要像剥了皮的荔枝,不能拍出断断续续不连贯的感觉。

拉丝又可细分为“前冲”和“回溯”。顾名思义,前冲就是预判海水朝着镜头方向冲过来前按下快门,相机记录下海水冲击过来非常有冲击力的景象的瞬间叫做前冲,一般拍摄前冲浪需要猛烈并且没有大的障碍物的阻挡,而且按快门的时候需要预判,非常考验拍摄者的拍海经验。“沧海一‘树’”就是用了前冲的表达方式。

“回溯”,顾名思义,海水受地球引力影响,相机记录下海浪从镜头前退回海里的过程。回溯这种表达方式也是受地形限制,如果是平滑的海滩上,最好有一些小鹅卵石、贝壳,或者碎冰块点缀,这样拍摄回溯的时候,海浪退回过程受到微小的阻碍,海浪或被碎石分割成丝状,或被大障碍物阻挡,拉丝成浪漫的心形。

如果是高低落差不大的岩石拍摄回溯,水流的回流过程远远没有冲击而来时的力量大、速度快,缓缓回流的海水可以拉丝成绸缎一般,如果岩石落差大一些,回溯的时候可以拍出小瀑布的感觉。岩石岛 朱静姝 摄雾化—参考快门速度 30秒

海浪冲击速度不是那么猛烈,但是也有岩石的阻碍,海浪在岩石缝隙之间涌动,用大于30秒的快门速度拍摄出来,好像岩石在云雾中的感觉,这种表达方式叫做雾化。千丝若水 周游 摄迸溅—参考快门速度1/10 秒

海浪过来的速度很快,撞击在岩石上迅速弹射开,就像烟花爆炸般,叫做迸溅拍摄。迸溅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表达方式,大家不要轻易尝试,拍摄时相机最好套上防水罩,以免溅上海水腐蚀电路板,我曾经在火山岛用迸溅方式拍摄,一台5D3就报废在了那里。悬浮 田战 摄透明—需要使用CPL偏振镜

海面没有浪,而且海水很清透的情况下,海底的岩石错落有致非常漂亮,想要表现海水清透和海底礁石可以利用CPL偏振镜,旋转偏振镜,调整偏振角,消除海水表面光,来实现这种透明的效果。如果同时想兼顾长曝光慢门的表达最好CPL结合堆栈,尽量不要CPL叠加ND,这样对画质的损伤很大。CPL自带两档减光效果,结合堆栈才是模拟长曝光的最佳解决方案。这种CPL用于水面消光,还可以拍摄出船仿佛悬浮在空中的奇幻效果。海景摄影这五种技法通常要配合相应的风光滤镜来完成,ND16是拍摄迸溅和拉丝这两种表达方式经常用的滤镜,ND1000是拍摄雾化或者镜面化经常选择的滤镜,CPL是拍摄透明表达方式必备的滤镜,有时候为了协调光笔RGND反向渐变镜在拍摄海景的时候也经常使用。切忌为了使用滤镜把所有滤镜都用上,要根据场景、浪的形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滤镜只是实现海景慢门特定表达方式的辅助工具,切勿本末倒置。掌握了海景慢门的五种技法,配合正确的风光滤镜,相信每位影友都可以拍出让自己满意的照片。

 

英戈 · 阿恩特:野性之妙

讲述野生动物的故事,是我回馈自然的方式

摄影师之思

李颀拯:拍摄“沉陷区”

中国“沉陷区”

被误读的邹伯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