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摄影家

中国“沉陷区”

作者:文并摄影/李颀拯Text & Photos by Li Qizheng
冷水江、萍乡、东川、铜川、孝义、钟祥、大冶、万盛……这是2008年、2009年、2012年,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分三批确定的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区)名单。它们有一些相同关键词:能源、经济引擎、污染、采空带、沉陷区……也忍受着类似的后遗症:陷坑密布,房倒屋塌,河流干涸……

在中国,有很多城市以矿而兴,又因矿而衰。它们凭借煤炭等矿产资源生长壮大。一朝资源耗尽,便有了个名字—资源枯竭型城市。

轰鸣静止,机械锈蚀,尘埃落定,大自然开始反噬。

中国经济40年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巨量能源需求,作为中国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地,山西、陕西、内蒙古三个区位栉比相邻。20世纪初,煤炭行业进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暴利如魔法般吸引各类资本涌入,甚至房地产、装备制造、烟草等毫不搭边的企业都跃跃欲试。

黄金十年期间,身处“黑金”中的村民,投身小煤窑,承包土地、集资建矿,比比皆是。在这一带,煤炭被叫做“黑金”,煤矿被称为“金山”。它们搭乘煤炭能源经济发展这驾马车一路狂奔,踏着得天独厚能源丰沃的土壤高歌猛进,曾创造一个个关于财富的神话。

但成也矿山,败也矿山,矿产产业的繁荣隐含着巨大的代价。伴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运输、使用而来的环境破坏和人的生命折损,很多场景让人触目惊心。然而,这些代价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被计入矿产开发的真实成本当中。

2014年,清华大学和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等单位进行的研究表明,煤炭全生命周期的水资源损耗、人体健康影响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外部成本高达260元每吨,而现有的税费完全无法涵盖这些成本,变成全社会为煤炭的高昂成本买单。这份研究尤其指出,煤炭开采产生严重的地表塌陷,是亟待解决的地质环境问题。目前中国每万吨煤炭生产导致的地表塌陷就多达2700m2,每年约800平方公里土地遭到破坏。

中国大大小小的煤矿沉陷区,成为抽象的“煤炭真实成本”—留在大地上的最具象的伤疤。

安徽淮南矿区因地面塌陷,整片村庄沦为湖中的历史遗迹;

山西大同矿区因采煤导致河流改道,大量河道干涸;

湖南冷水江矿区,由于采矿沉陷,出现大量危房,居民不得不举家外出躲避……

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节能减排标准提高、能源结构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主要用煤行业耗煤减少,使得煤炭需求减少,产能过剩问题突出。2012年下半年,煤炭行业开始走下坡路。

始于2002年的中国煤炭行业“黄金十年”,让国有煤企迅速壮大。10年后,当这些大型煤企陷入巨亏泥潭,昔日被高速发展所掩盖的整个行业问题更为集中地暴露出来。“挖煤卖资源,挖石烧水泥”的资源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这些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蓬勃发展时,辉煌而不可一世。然而,随着煤炭资源枯竭、涉煤产业低迷,所有问题仿佛几场暴雨后被成片淹掉的村庄一样,短时间显现出来。

大面积的地面塌陷,生态环境退化,各种基础设施、居民区和耕地不同程度遭到破坏,严重威胁到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采煤沉陷区日益成为地方经济的“累赘”,也成了永远无法核销的历史坏账—占用了大量耕地和农田。采矿塌陷区生态环境退化是全国资源枯竭城市的共性问题,也是中国以资源为生的能源结构所带来的真实代价。直面“沉陷”,是讨论和实践中国能源革命和经济转型的出发点。

村民欧阳世灿的家。2007年,他建起一幢数百平的小楼。刚住进新房地基就开始下沉,墙体开裂。门前出现一个黑黢黢的巨坑。

 

英戈 · 阿恩特:野性之妙

讲述野生动物的故事,是我回馈自然的方式

摄影师之思

李颀拯:拍摄“沉陷区”

中国“沉陷区”

被误读的邹伯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