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风景画家克劳德·洛兰(Claude Lorrain)(约1600—1682年)是17世纪著名的风景画家,他的作品将大自然赋予了理想与梦幻的呈现,他对光线极为敏感,对人物描绘很细腻,他笔下自然质朴又带着迷梦般色彩的风景画总能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洛兰原名克劳德·热莱,出生于法国东北部的洛兰,因而也被称为洛兰,1682年卒于意大利罗马。洛兰自小家境贫寒,没受过什么教育。他13岁时随舅舅前往意大利谋生,后来给一位名叫阿戈斯蒂诺·塔西的画家作仆人,为画家洗笔、调颜料,这期间他爱上了绘画,并决心成为一名画家。经过长期的努力和不懈的创作,他终于从一个半文盲成长为17世纪最著名的风景画家之一。在洛兰的艺术生涯中有大量的海景作品,这些海景画大都以一些神话传说为基础,然而又不拘泥于神话本身的内容,他的画中人物通常比例较小,以大面积的风景为主,通过人物来表达他对大自然的赞美,表明大自然主宰着人类,描绘出他理想中的大自然。他的作品有《圣乌儿苏拉的起航》《海港日出》《海港暮日西下》《特洛亚女人们烧毁战船》《阿波罗和墨丘利在野外》《诱拐欧罗巴》《将克利赛伊斯送回父亲身边的尤利西斯》等。
洛兰的作品《克娄巴特拉在塔尔苏斯登岸》作于1642年,这是洛兰极盛时的作品,现藏于巴黎卢浮宫。作品取材于埃及艳后半神话色彩的故事,克娄巴特拉是埃及人,她性格坚毅、妖媚动人,曾借助罗马军队恢复了自己的王位,又色诱恺撒使其为她重建王朝,打败托勒密十三世的反对党,并与罗马联合掌政。恺撒被刺后,罗马首领安东尼执政,克娄巴特拉听说安东尼要与她共商大事,便带着丰厚的礼物前往小亚细亚的塔尔苏斯城(今土耳其境内)。安东尼对她一见倾心,于是放弃了进攻波斯的战争,跟她一起回到亚历山大里亚。这幅作品描绘的便是克娄巴特拉登岸塔尔苏斯城见到安东尼时的情景。古罗马的建筑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中,晚霞照在左上角的帆船上,克娄巴特拉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上安东尼的驻地。身着红衣的安东尼前来迎接,两人见面的一刻,目光相交,安东尼立刻为克娄巴特拉的美貌所倾倒,不由得流露出欣喜的神情。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理想化的景致,使观者不由得陷入一种浓浓的怀旧的情感中。
经过不懈的努力,洛兰的作品越来越受欢迎,并且被争相摹仿,甚至还出现了伪作。为了防止伪作的出现,他开始为自己的每件作品留下翔实的记录,并订成一本册子,里面每一张素描都详尽地记录了作品以及与委托人有关的事项,以防产生疑虑时有据可查。这本册子取名为《真实之书》(Libro dei Verito),拉丁文名是《Liber Veritatis》。洛兰的作品风行一时,成为当时罗马王公贵族争相购买的对象,据传记家巴尔迪努亚回忆:“除非是亲王或高级神甫,或由他们推荐并肯出重金长时间等待的人,否则谁也别想买到洛兰的画。” 由于他的钻研和不懈的努力,风景画成为一门崇高且学问高深的艺术,对后世的风景画家带来深远的影响。英国著名风景画家透纳就深受洛兰影响。透纳认为洛兰的作品构图优雅,把古典与当下、场景与叙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风景画的典范,是风景画的精髓。透纳第一次见到洛兰的作品便被深深折服了,洛兰对光线的微妙把握对透纳影响很大。
洛兰的作品不但继承了以往优秀风景画师的优点,还加入了个人的情感以及宗教 、哲学理念,创造出独特的洛兰式理想派田园牧歌的世界。以至于后来的欧洲人常常以洛兰的作品为范本来寻找或是修建洛兰式的风景园林。洛兰的一生多在意大利度过,他一生都醉心于海景和意大利自然景色的描绘。而作为一个异乡客,洛兰对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的“理想派”风景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