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舌尖上的中国》艺术手法研究

作者:◆赵军朋 董 静
中国纪录片近年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在勾连起观众对美食向往之情的同时,也为世人展现了不为外人所了解的各种美食。美食与乡愁的结构奠定了《舌尖上的中国》最为传统的中国记忆,也引领了中国纪录片以美食作为主要呈现对象的创作新纪元。一方面,《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的形式试图重新定义世人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识,在努力打破既定认知藩篱的同时,也展现了全新的中国典型文化形象。围绕本片主题呈现所采用的艺术手法中,最为人所称道的亮点在于其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视角,既突出了整部纪录片的主题,也不过分渲染单一元素的价值内涵。同时,《舌尖上的中国》大量采用大跨度空间挑战的艺术手法,将中国社会的广阔地域和悠久历史结合起来,给予受众以更为开阔的欣赏角度。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辅助,共同建构起《舌尖上的中国》的饮食文化形象体系。

一、中国形象的塑造与《舌尖上的中国》的艺术定位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后,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关注中国的新潮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部精心制作的美食纪录片是以全新的视角来考察、认识和欣赏一种文化,它在以最为朴素、单纯的方式向世人传递美食理念的同时,也重塑着人们认识中国的新方式。

这种将美食与乡愁结合在一起的表现方式,既是重新定义中国纪录片创作模式的一种尝试,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实验。中央电视台作为对外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承担着极为特殊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因此,中央电视台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将全面展现中国社会的“正能量”形象作为主要的目标之一,并且在既往的发展和节目制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崛起,日趋多元的审美诉求和文化表达目标正在影响着现代中国人对社会的认识。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才能在影视剧制作和受众群体诉求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已然成为影视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以央视纪录频道为例,该频道自2011年成立至今,始终以展现中国社会的多元价值和文化丰富性为首要目标,确立了以“全球视野、世界眼光、中国价值、国际表达”为基本定位的传播理念。该频道播出的节目以社会纪录、人文历史、自然探索、文献档案题材的纪录片为主,采用中英双语播音的方式,实现了向内展现中国丰富性和向外塑造中国文化多元性的既定目标。以中国各地美食和中国人美食认知为基本内容的《舌尖上的中国》,正是诞生在此种背景之下。

通过上述针对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优秀的美食纪录片无疑是成功的,但它向世人呈现的绝不限于单纯的食物、感官的刺激,更在于以食物为链条所串联起的中国文化。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舌尖上的中国》每集所采用的标题中洞悉。以第一部《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该片分别以“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为题,叙事主线围绕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美食元素展开,与传统美食节目中以“烹饪大师”或“美食名家”结构截然不同。不仅没有将关注的焦点定位于“精湛的厨艺”和“繁复的过程”,也不对名贵食材给予过多的关注。在本片中,中国美食更多地是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画面,向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

二、非线性叙事线索的恰当运用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部以7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讲述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生活场景,制作团队别出心裁地放弃了传统美食节目以某一菜系、某一种食物为叙事模式的线性叙事策略,转而采取了相对碎片化的非线性叙事。在每一个主题之下又分别讲述了6〜8个长短相对不等的小故事,一方面为观众创造了相对宽松的欣赏空间,一方面也让观众获得了更为丰富的信息。

就前者来说,相对宽松的欣赏空间是由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所决定的。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中,为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人们逐渐被电子化、视觉化的阅读方式所改造,他们很难接受太过冗长的故事讲述。有鉴于此,《舌尖上的中国》的主创团队在节目制作时“严格遵循8分钟讲故事的原则,因为有调查显示,电视观众、网络媒体受众的视听极限为8分钟左右,讲述故事8分钟之内就必须要有一个小高潮。”①

在这一模式的影响下,《舌尖上的中国》在借鉴传统宏大叙事模式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以突出每一集主题的方式浓缩了整部纪录片的精华。以《舌尖上的中国2》中对陕西挂面的讲述为例,挂面多次在整部纪录片的片头出现,却仅占极少的比例。主创人员在讲述挂面的同时,穿插了主人公的个人生活经历,从而增强了整部纪录片的厚度。从这一点来说,《时间的味道》一集中,在片头和片尾两次讲述金顺姬一家人制作泡菜的叙事更能体现非线性叙事在整部纪录片中的重要性。本片并非是以美食的味觉感受为唯一诉求的,故而可以绕开美食自身的制作技艺,将更多的叙事空间留给以美食为线索的情感诉求。随着金顺姬在北京的家中尝试着制作泡菜,主创团队试图表达的对美食故事之后的情感诉求得以在潜移默化中被受众所接受,并由此向外部传递了一种全新的理念—中国人对家乡的眷恋,以及乡愁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并不因社会的变迁而改变。

将《舌尖上的中国》所采用的非线性叙事手法与早期拍摄的美食纪录片展开对比就会发现,以《北京记忆》、《留住手艺》为代表的美食节目或采用地域划分的方式来表现美食,或以北京老一辈人的味觉记忆作为叙事主线,尽管也在很大程度上真实地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丰富性,却受限于线性叙事带来的视域狭隘,从而无法建构起以美食为线索的丰富情感。作为一部成功的美食纪录片,它所肩负的使命不仅是以正确、全面、健康的方式向受众再现某一种食物的制作过程,更在于呈现出人们在漂泊他乡之际试图通过美食勾连起的情感寄托。很显然就后一种更为宏大、深远的目的来说,《舌尖上的中国》所采用的非线性叙事是极为成功的,它代表了一种更为符合现代人味觉记忆和情感诉求的纪录片范式。

三、大跨度空间跳转的恰当运用

中国纪录片诞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早期的纪录片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首推《话说长江》、《话说黄河》。这两部作品的成功,开启了中国人文历史纪录片发展的新时代。大跨度的空间跳转正是促使《话说长江》、《话说黄河》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并由此确立了中国纪录片拍摄的基本模式。《舌尖上的中国》就很好地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

具体来说,大跨度的空间跳转以突破受众的日常审美经验为基本特征,在大量融入陌生化手法的同时,带来了思维认知和情感表达层面的惊喜。这一手法在《自然的馈赠》一集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其主创团队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如干旱、潮湿、酷热、严寒)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中国人食物,我们又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了解在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中,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食物的故事。作为一种能够超越于日常生活方式的叙事手法,大跨度的空间跳转已经在世界各国的纪录片拍摄中得到广泛应用。以英国BBC拍摄的系列纪录片《美丽中国》为例,浙江的毛竹、东北的渔获、西藏的风干肉,都被拍摄者纳入视野之内。一方面,观众可以在极小的时间跨度内领略广阔地域的味觉体验,并由此对中国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多种形式的美食和多个地域的文化在同一空间中的呈现,为受众的情感认知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为进一步强化民族认同的情感皈依创造了条件。

片中每一集都是由分集导演先确立分集主题再去找寻符合主题的人物故事拍摄。当每个分集主题确立后,分集导演需要经过三个阶段才能进行拍摄:第一个阶段是“文案写作”阶段,即分集导演看大量有关该主题的书、调查并写文案;第二个阶段是“调研”阶段,确定分集中需要拍摄什么美食;最后是根据单个美食去各个地方进行拍摄,并在拍摄地区寻找合适的人物故事进行拍摄。大跨度的空间转换不仅体现在整部纪录片的叙事线索中,也在某一故事一波三折的讲述中得到体现。最能体现这一点的莫过于藏族姑娘卓玛寻找松茸的经历。寻找的艰辛、母亲的身体状况、收获的喜悦相互穿插,真实呈现了人物淳朴的日常生活。在叙述卓玛寻找松茸的同时,镜头又转向远洋捕鱼船—初次下网的一无所获和丰收后的喜悦与卓玛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既增强了纪录片的趣味性,也凸显了共同的主题。作为一部优秀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充分运用大跨度空间转换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却没有造成叙事线索的中断。关键在于,任何一种艺术手法的应用始终都被定位于具体的情感呈现主题之下,而并非让技术性手段作为主导影响纪录片叙事线索的发展和完善。

注释:

①张怀兵:《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特征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第39页。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责编:莎莎)

 

做一部有担当的历史正剧

知识分子的政治正当之旅

以小我见家国

革命精神的当代化书写

浅析电视剧《小镇大法官》对法制内涵的创新表达

电视剧《毛泽东三兄弟》:亲情话语中的人物塑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