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作为年轻的艺术形式综合性极强,它融合了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诸多艺术元素,并以其充足的叙述时间和丰富的表现空间获得了更亲民的艺术特点。一直以来,影视创作主体在各种题材、时代、风格、主题中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广泛尝试,其作品中最能体现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莫过于古装题材影视剧。《琅琊榜》是近年来古装电视剧的优秀典范,它用一种不疾不徐的慢热姿态俘获了众多观众的心,从艺术创作、审美体验和审美品评方面为中国影视剧的美学架构创造了新的高点。
一、忠于审美回归的艺术创作
艺术创造者应该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引领者,电视剧《琅琊榜》的成功在于它以精微、诚心、清雅之风独树一帜,用赤诚的真心、满怀的热忱和细腻的极致来创造既适合人们的接受能力、又能提升大众审美能力的艺术作品。
1.视觉之美
《琅琊榜》从构图到色调,从服装到礼仪,都用至诚的雕琢之心呈现出精微的良心之作。剧集充分运用精准而多样的构图呈现不同情境、不同氛围;主打水墨风格的画面色调和隶书字体的片名使剧集情怀更加悠扬、古朴、典雅;服装设计安排的周到和细致,礼仪遵照古法的考究与传承,都为整部作品的韵味和内涵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使视觉体验饱满立体、厚重精致,极具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2.声音之美
声音元素在这部风骨浩然的作品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声效的细致到位和配乐的周到设计,都为剧集的魅力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细致恰当的声效让剧集拥有极强的代入感,如剧中的夜景室内戏为求真实生动,大多加入了蜡烛燃烧时的“噼啪”声作为背景音,使场景设置更具有“真”的审美体验。剧中或悲怆或哀怨或壮烈的配乐,特色鲜明、旋律辨识度高。作为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古装剧配乐,民乐的运用可谓是恰当甚至必须,该剧作曲同时大胆运用了雄浑的交响乐和音色独特的西洋乐器。片头音乐不仅有敦实宏大的交响和声,也有西洋乐器演奏的中国传统音乐五声调式,以中华文化特有的古韵旋律烘托出全片的风格内涵。剧集的配乐承担着多重功能,如片尾曲《风起时》用歌词和旋律表现了梅长苏这一角色的命运;众人逗乐侍从飞流则配以俏皮、轻快的旋律;莅阳长公主以性命相逼谢玉时,急凑紧张的鼓点营造了剑拔弩张的氛围⋯⋯可见配乐在刻画人物、烘托氛围、助力情节发展上都有重要的贡献。
3.表演之美
剧集的灵魂所在—人,是依靠演员的精准把握、巧妙刻画来完成的。不仅主要角色有着对剧情的高度投入和表演的优秀完成度,即使是在主角背后跪地或俯首站立的服侍之人,其动作的到位和表情的投入也值得称道。在梅长苏等人拜见太皇太后行礼时,侍从飞流跪在旁边,用一知半解的眼神看着并抬起手臂模仿叩拜手势。梅长苏说话时站在其身后的言豫津,面部表情随着言语内容不断变化。诸多这样的细节意味着《琅琊榜》不仅仅是在呈现以梅长苏为中心的生活和世界,通过情节的细致设置及演员的精彩表演,更为观众展现了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生命,建构了一个生机勃勃、形形色色的真实世界。正是通过这些拥有不同人生经历、思想情绪的人交织在一起,才为观众呈现出一个虽为虚拟但胜似真实的活生生的古韵社会。
二、基于以“味”为核心的审美体验
中国传统美学表述受众的审美心理往往提倡“味”,既然是“味”,就需要各位看官去“品”。“品”实则是在经历一段审美体验,在“品”的过程中便能够体悟深刻的意义,同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
1.文化基因决定审美基础
固有的、传承的文化风格会决定人们习得的审美习惯,《琅琊榜》作为一部架空历史的古装剧,极具中国传统美学的表达与风骨,受众对其接受并喜爱,正是来自于传统文化中的审美体验习惯。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美学从根源上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是气的世界,西方是实体的世界”①,《琅琊榜》成功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气”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心理理论中没有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认识论,而是主体与客体交感的体验论。要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就需要受众在视觉接受的基础上发展其独立自主的内心体悟。《琅琊榜》具有浓厚的代入感和感染力,使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移情”的效果,由内而外地进行审美体验。
2.奇境奇人营造审美氛围
《琅琊榜》改编自海晏同名小说,虽为当代作品,但其语言风格、表达体系具有浓厚的古味,创作理念也与传统古典文学有相似之处。作品以架空历史为背景,想象空间相对广泛。奇,即是将艺术的世界与生活的世界隔离来构建一种奇境,比如剧中的琅琊阁和江左盟就是颇具奇幻风格的奇境。“奇”也体现在人物设置上,剧中梅长苏这一角色是儒家经典的君子形象,具有儒家所看重的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同时也怀有道家释然、悟道的灵性,“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神机妙算、掌控始终、淡然安稳。这种奇境、奇人共同营造了一个现实中难以寻觅的世界和故事,形成极具新意、引人入胜的审美氛围。
3.价值引导彰显作品内涵
《琅琊榜》能够取得成功,也在于作品对受众的价值引导和道德教化。梁漱溟先生曾说过“东方之学不是求客观规律之学,而是主动方面向内自了解之学,不是改造世界的学问,而是改造自己生命的学问”②。在观看影视剧时以获得消遣为基本目的,收获心灵上的启发与感悟则是更高层面的追求。中国传统文艺观尤其重视文艺对于人们的教化功能,借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将内心的不良情绪宣泄出去,以实现心灵的净化。剧中反面人物不择手段、机关算尽,但往往都带有悲剧色彩,他们的陨落和消逝不仅引发一片唏嘘,更具有借古讽今、善恶终得报的启迪。而剧中每个站在正义一方的人物往往隐忍坚持、顾全大局、正直刚毅,身负为七万冤魂昭雪重任的梅长苏,匡扶正义、刚正不阿的靖王,默默守候、英气正直的霓凰郡主,隐忍坚守、满心善念的静妃等,他们的大义凛然、赤子之诚具有极强的教化意义。世间的道义和真理可借助艺术的形式来彰显,艺术表现赋予其生命力,作品的内涵是其根基与深意所在。
三、兼具对立融合的审美妙品
在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品评系统中,以“妙”为主要范畴对审美对象进行美学品格的评价,主要源自《老子》用“妙”言“道”,艺术作品传达的美的语境,在品评系统中强调不可定义、不可限定也不可言传,此为“妙”。《琅琊榜》的妙处就在于虚实相济、快慢拿捏的完美融合。
1.虚实共存
虚实共存首先体现在剧集的虚拟性和现实观照上,架空历史本身为虚,遵照服饰、场景、礼仪等传统又为实。正是这样的背景架设,让《琅琊榜》在审美品评中具有独特优势。很多人根据剧中的服饰、礼仪、地名、朝代等追溯历史中的蛛丝马迹,激起了受众从虚拟出发探究现实的热情和好奇心。虚实结合在剧集中还体现在“点到为止”。中国文化崇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琅琊榜》没有刻意讨好观众,没有将剧中疑虑一一解答,而是为观众留下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蒙挚曾问梅长苏“兰园一案是意外发现还是故意抛出”,梅长苏的回答是“你说呢”,之后便不再讨论这个话题。剧中周玄清老先生出场后镜头一转,梅长苏手中写有“礼部”的牌子落入火盆。这类情节的设置符合老子用“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来概括的道的性质对美的重要启迪:美既是感性可以把握的,但又不只是凭感官能全部把握的,这其中的韵味还需要用心去品。
2.快慢拿捏
影视作品的节奏决定了是否能够时时吸引观众注意力。《琅琊榜》在整体风格上悠扬曲折,对白娓娓道来,表情一一观照,神态细致拿捏,在特定情境的情节发展上摒弃了拖沓重复,叙事中环环相扣,没有浪费的话语或场景,可以说是慢却紧凑、快慢相济。从霓凰郡主被奸人下药到众人养居殿对峙的情节表现得浓墨重彩,是全剧首次全面展开表现梅长苏的运筹帷幄、布局周全,其中既有解围的紧急,又有周全的事后安排,可谓张弛有度、紧扣人心。诸多类似的情节详略得当,不仅让观众把握了宏大的剧情结构,同时有机会细细品味其中的神机妙算、步步为营。
四、结语
《琅琊榜》凭借其宏大的手笔、精致的雕琢和优雅生动的塑造,在无数观众心中播下了正义、浪漫、理想的种子。剧集本着回归审美本质的初心,遵照文化基因、传统美学的规范,成功打造了一部精致厚重、韵味深刻且饱含精神力量的作品。不仅在视觉、听觉、思维上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更对中国影视剧美学理论、美学实践的建构做出了积极贡献。
注释:
①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②梁漱溟:《东方学术概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责编:谈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