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茶叶消费者了解当下我国茶叶食品质量安全的形势,记者特别联系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叶食品安全分会,详细了解了当前中国茶叶的质量安全态势。作为“食品安全相关部门与行业协会联络协调机制”成员单位,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各相关司局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国家茶叶安全协调工作,配合全国茶叶主产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茶叶质量安全监督和风险防控。
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迈入新征程
自2015年10月1日起,我国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迈向新的高度。这部三易其稿,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首次明确了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将构建“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的发展新格局。2015年12月,农业部批准发布《绿色食品代用茶》(NY/T2140-2015)。2015年至今,贵州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分别发布三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代用茶》(DB852/002-2014)、(DBS13/002-2015)、(DBS 34/2607-2016)和《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金花茶叶茶》(DB8 45/033-2016)。之前,我国相继出台了三项针对茶叶品种食品安全的地方标准。
多项新修订和颁布的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不约而同聚焦代用茶产品,对代用茶生产经营领域以标准为手段强化食品安全建设形成有力支撑。同时,也是对我国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规为准则的茶叶行业卫生标准总体框架进行的有效补充。
2005年,我国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规定了茶叶中稀土元素残留限量为2.0mg/kg,给茶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困扰。对此项指标对大残留限量值的设定和检验方法选择,成为近年来茶叶行业针对食品安全领域的主要诉求。2015年12月召开的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污染物分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和2016年2月召开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中,分别针对膳食稀土元素的暴露风险等技术环节进行审议讨论,为围绕标准开展的后续工作奠定技术基础。
从源头抓好安全防控工作
2015年以来,多个产茶地加大了茶叶食品安全管理的培训力度。针对标准化茶园建设、农业投入品科学选用、茶叶病虫害综合防控等组织开展了多场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据中茶协2015年对全国主要产茶县的调查统计,病虫害防治技术和茶园种植管理是产茶区域进行培训的主要内容。行业龙头企业主动参与区域茶叶食品安全建设的趋势明显加大。大企业主动对茶农和合作社进行培训,根据生产特点定期组织质量安全与绿色防控技术专项讲座,其规模优势与动作用明显,茶园结构与生态建设水平持续优化。监管情况整体向好 农药残留依然存在
虽然近年来监管情况整体向好,但仍存隐忧。2015年1月-2016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先后公布的监督抽检信息中,有15批涉及茶叶及其相关制品共2218份样品,合格率98.9%,发现不合格样品25批次,问题主要集中在污染物铅和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这两类已在茶树上禁用的农药上。同时,各级省、市、自治区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批次对辖区内茶叶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监管,除农药三氯杀螨醇和氰戊菊酯外,在稀土残留、添加剂使用、产品标签等方面也集中暴露出不合规问题。从抽检结果观测,个别农药品种仍存在残留量超标的现象。出现问题的茶叶产品涉及乌龙茶、绿茶、红茶等多个茶类。
在出现超标现象的农药品种中,以三氯杀螨醇和氰戊菊酯两项农药出现问题较为集中。这两项农药的共性是,均为我国明令禁止在茶树上使用的农药品种,但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中虽有此农药,却未列出其在茶叶上的限量指标,致使部分生产者未引起足够重视。其污染来源可能是多元的,包括环境残留、漂移污染、误用或违规使用等多种可能。可见,部分区域茶叶生产中对于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仍存漏洞,无论是对茶农在农药选择和安全间隔期方面的技术指导,还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监控,都有需要完善之处。
产品质量认证发展和标准化建设任重道远
通过多年的努力与推广,茶叶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方面已初见成效,但其内部发展不均衡问题也慢慢显现。我国无公害茶园面积已超过六成,但有机茶园面积仍不足一成,且所占茶园面积比例增长缓慢。这样的框架之下,很大比例的茶园处在已取得无公害认证但尚未取得有机认证的阶段。对产区和企业而言,有机认证涉及内容多、指标严格,短期内难以大面积普及,需要更为丰富的质量控制认证体系进行有效填充。
另一问题是,长期以来,茶叶领域认证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方面的茶园认证上,加之后期品牌建设中各种商标的申报使用,生产单位的大部分精力均集中于此。中茶协对我国重点产茶县和代表性茶叶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农业生产领域无公害等认证项目的普及率均高于HACCP等工业领域认证。而在工业生产领域,企业则更倾重于具有准入性质的SC(原QS)认证。同样在市场上,消费者也往往更容易关注到绿色食品、有机茶等认证标识,对于HACCP、ISO等更加倾向于加工领域的质量认证标识既不理解也不关注,如此形势,恐怕很难对企业进行相关认证起到促进作用。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于茶产业工业化转型已提上日程,对于工业生产行为的规范成为企业发展中心的课题,应在业内引起广泛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