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雨后的中关村时阴时晴,当一道双虹打在西区的玻璃幕墙时,“在这儿-IM”的CEO熊尚文带着《华盛顿邮报》记者vivika来到海淀图书城小街上的车库咖啡。他们是不速之客,既非创业者,更非投资者。当然,来这儿的什么人都有,不一定都是这两种人,而开门迎客是老北京的传统,因此苏菂还是以北京人的敞亮性格欢迎客人。此时车库咖啡开业不到半年,人满为患,每进来一个人苏菂都笑脸相迎,热情交流,最多一天交流过将近30个团队。迄今已交换名片达七八千张,聊过上千个团队。苏菂习惯性地将熊尚文与vivika也当成了一个团队,几乎是贯口地介绍着车库咖啡的故事。
r“创咖啡”源于美国,统称“车库咖啡”。美国硅谷的很多杰出的企业起步都和车库有着重要关联,惠普、苹果、戴尔、谷歌、YouTube的初创无不起源于此。在硅谷,车库几乎成了低成本高科技创业起步的代名词。作为记者、专栏作家的vivika自然对这些非常熟悉,不熟悉的是车库文化到了中国,具体来说到了北京小伙子苏菂这里,规模变得如此庞大:满眼的电脑,经营面积达800平方米,差不多有半个足球场大,众多创业者与投资者在这儿交流想法,摩擦生电,每天这里都在举行着梦想交易会。vivika甚至没有像通常那样记录,录音,一直在听,不时环视一下四周,以致苏菂认为vivika只是在中国闲逛,觉得这儿新鲜,或者想在中国投资也未可知。那时苏菂满脑子就是这些。说到“嗨”处苏菂问美国人,你们美国有这样的模式吗?没有,vivika耸耸肩说,但你做的这种风格很美国人。vivika说得很实在,一点也没有显出他同时还是美国著名专栏作家的身份。
r美国人走了,德国人又来了,这次是三个人,依然是不速之客。三个德国人在门口晃了一会儿,坐在门边的坐位上,要了两杯咖啡。苏菂像对任何人一样上前打招呼(用英语)。两个用德语交谈的德国人也用英语告诉苏菂:他们是德国《明镜周刊》记者。苏菂不知道《明镜周刊》是怎样一个有名媒体,甚至不知道有这样一家媒体,旁边一个创业者告诉苏菂《明镜周刊》是欧洲最大的媒体,在世界上很有影响。德国人很严谨,一看就是有备而来,带着长枪短炮,微型笔记本已打开,和美国人颇为不同。苏菂这次没马虎,也没由着北京人的性子山侃,而是认真地,字斟句酌地回答了每一个问题。《明镜周刊》不久用了七页报道了车库咖啡,文中提到苏菂也问了德国记者一个问题:作为德国记者你们为什么要来北京、中关村、车库采访,记者告诉苏菂:这个世界下一个能够超越硅谷的地方或许就在中国,在北京,在中关村……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