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侨时代

一家“侨”姓医院的三十五载奋斗史

它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曾经光环加身,尊贵一时;它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度处境尴尬,艰难求存;它在砥砺奋进重拾辉煌之后,仍不忘“家姓”,期冀与侨胞走得更近。

广州华侨医院,不带“国”字头,却肩负着 “面向港澳、面向海外”的国家使命,三十五载日月沉浮,虽然它早已融入市场经济的洪流,在中国的医疗界打出了一片江山,但从未忘记“侨家人”的身份,从未忘记作为一家“侨姓” 医院该如何立身处世。

170余名顶级医学专家“空运”广州

在如今寸土寸金的广州市黄埔大道上,广州华侨医院门前早已车水马龙,崭新、高耸的医院住院大楼极具现代化医院的气质。

然而时光倒流至上世纪70年代末,这里还是一片荒凉之地,只有一排破旧不堪的平房,在断垣残壁间,一群华医的拓荒牛一砖一瓦志在建起一家属于“侨家人”自己的医院。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刚从文革的浩劫中平复过来,百废待兴,作为知名侨乡的广州也开始焕发生机,为解决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回国看病问题,1978年,时任中国人大副委员长、国家侨办主任的廖承志先生提出在广州设立一家华侨医院。同年,中国国务院批准在该地建立一所综合性医院。

那是一段艰苦岁月。医院筹备处是异常简陋的工棚,行政办公条件差到不能再差,好在有临近暨南大学的优势和国家的支持。

1981年10月,医院以现暨南大学教学楼一楼及生物楼一楼作为门诊部、建阳苑2栋旧楼作为住院部,开张营业,没有华丽的高楼大厦,没有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广州华侨医院悄悄诞生。

那是每一个老华医记忆里的光辉岁月,为筹建医院,中共中央组织部史无前例发文,从全国各地调派170余名顶级医学专家“空运”广州。

为建立一所医院从全国抽调专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而抽调来的专家几乎都是当时在国内外很有影响的医疗骨干、医学教师,如骨科专家邝公道,眼科专家李辰、徐锦堂,血液科专家郁知非,肝胆外科专家罗伯诚,妇产科专家王自能,儿科专家冯泽康,感染病专家朱师晦,口腔科专家吕培琨,医院管理专家白东,护理专家黄爱廉等。

虽然条件简陋,但高精尖人才云集,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优良的服务,医院很快便在广东省医疗界打出了名气。骨科、血液内科,儿科、眼科更是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其治疗水平甚至走在了全国前列;“华南一把刀”邝公道教授带领骨科创办了“广东省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中心”,为数以万计来自国内及世界各地的患者解除了痛苦;1989年7月,血液科首次进行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获得成功,广东及港澳媒体都进行了大量的报道。

“广州华侨医院”的名字出自中国国务院。1988年便加入广州华侨医院、刚刚结束院长任期的黄力几乎见证了广州华侨医院的整个发展历程,在他的记忆里,华侨医院曾经身披光环,有着长达十年的辉煌期,“那时外界有传闻,华侨医院收的是港币,花的也是港币。”

虽然传闻夸大了事实,但在改革开放伊始的中国大地,广州华侨医院的确享受着特殊的待遇。1983年中共中央24号文件中提出要对广州华侨医院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1985年1月,由霍英东先生捐资兴建的门诊大楼(英东楼)落成并投入使用;1988年10月医院住院大楼开始投入使用;1992年12月诊疗楼大楼落成使用。

伴随着点点资金的注入,破旧的平房渐成历史,广州华侨医院有了硬件条件比较完善的医疗及办公场所。

在人才培养上,广州华侨医院不仅有一大批顶尖人才作为基石, 也拥有暨南大学这个坚实后盾。1978年,暨南大学复办并增设了医学院,并将广州华侨医院归入其教学体系,让医院的技术优势不只是昙花一现。

“不仅壮大华侨医院的人才队伍,为海外和港澳培养医学人才也是我们医学教育的重头戏。”黄力曾于1985年在暨南大学攻读医学硕士,据他介绍,35年来,暨南大学、广州华侨医院向海外输送了一大批医学人才,“特别是澳门,百分之九十的医疗人员都出自暨大,出自广州华侨医院。”

处境尴尬 砥砺奋进

从诞生之日起,广州华侨医院似乎就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然而时代红利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走向终结。上世纪90年代初,在其它医院都还在享受事业单位的优裕待遇之时,广州华侨医院早已开始领略“自食其力”的艰难。

虽然黄力将1991年至2001这10年称为广州华侨医院的平稳发展期,但回头来看,这份平稳来得着实不易。

“八十年代,内地其它医院对外开放程度不够,华侨医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黄力介绍,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接收海外病人,广州华侨医院的光环逐渐褪去。

那是对华医来说堪称处境尴尬的十年。作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广东的经济发展走在了中国的前列,各家省市级医院得到了地方上充沛的资金支持。然而,隶属“侨办”系统的广州华侨医院却没能享受到这份地方发展的红利。

“冲甲”之路让黄力记忆犹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广东省各家医院纷纷为“创三甲”摩拳擦掌,建新楼、买设备、改善医疗环境之时,广州华侨医院只有暨南大学给的20万元作为“创三甲”资本。

然而,华医这块招牌并未被时代的浪潮吞没。硬件比不上,资金不够多,华医人开始和同行们比技术、比服务。

不断冲破技术难关,填补技术空白,收到越来越多民众的肯定,最终,1994年,广州华侨医院成为最早的三级甲等医院之一。

之后几年里,广州华侨医院又接连取得“爱婴医院”、“百家文明医院”、“科技扶贫先进单位”等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资金并不充裕,但这十年里,在医疗条件上,广州华侨医院从未甘心掉队。1998年,医院自筹资金2000多万元,购入国内最先进的螺旋CT、MRI、DSA三大件,一举改变了医院设备陈旧落后的局面。

谈起这段岁月,黄力自叹走得不易,但也因为有过这段艰辛,让华医人更加感到自豪,也让黄力谈起华侨医院重技术重内涵之时显得更加兴趣盎然。

再铸辉煌 重新擦亮“侨”牌

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华医人感受到了时代的艰难,但当“平稳”度过之后,他们也牢牢地抓住了机遇。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医疗市场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期,在内地市场逐渐打出名声的广州华侨医院也迎来了有一个快速发展期。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医院专家在广东省三大协会(医学会、医师协会、医院管理协会)里所担任主委、副主委和常委职位的人数不断创下历史新高,产生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的医学专家。

医疗水平节节提升,2004年3月,广州华侨医院拿下了一个世界性难题——开展的全球首例高难度“腹主骼动脉瘤破裂复合手术抢救”宣告成功;建成中国国内领先的关节疾病治疗中心、肢体伤残功能重建与矫形中心;泌尿外科是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中国国家卫生部泌尿外科内镜专业技术培训基地、卫生部肾移植资质认证医疗单位之一,学科带头人苏泽轩教授主持的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医疗学术也成果累累。“肝癌ICEFS家族基因和c-fms癌基因异常表达机制及意义”获2004年度中国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自主研发的血液透析机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中国国内唯一产品;2004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华侨医院荣获两个二等奖和一个三等奖。

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华医人在履行社会责任上有了更多担当。非典时期,广东是重疫情区,医院大批医护人员始终坚守在抗击非典第一线;2008年汶川地震,该院医师震后不到24小时即穿越“死亡谷”奔赴灾区,共拯国殇;之后,青海玉树地震、第16届广州亚运会,援藏支边,都能看到该院医护人员的身影。

名声在外,荣誉加身,然而无论在困难时期,还是在繁荣时期,“面向港澳、面向海外”的使命从未被遗忘,华医人更愿意提及的还是自己的“华侨”身份,在谋划长远之时,医院高层更是将重新擦亮“侨牌”作为医院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医疗服务是侨务工作的重点 ,让侨胞能实实在在感受到服务。”在黄力看来,这一次他们的目标会更加明确,“实际上,以往我们并没有系统地做海外医疗工作,华侨华人来看病都是慕名而来,或者由亲朋介绍过来,来了怎么看病也没有系统性地做过研究,而现在我们希望能更加系统地去做这项工作。”

决策很快落地,在内部,医院成立了国际医疗部,专门对接国际医疗服务,海外病人绿色医疗通道也随之开启,专门的病房、顶尖的医疗团队,特殊的结算方式,让海外病人返华看病不再有障碍。

对外,华医人更是直接将医疗宣传服务送到了海外华侨华人身边,南非、马来西亚、泰国……一批批医疗队飞跃万里,只为让越来越多在海外遭遇看病难看病贵的侨胞知道,在中国广州,有一家属于“侨家人”自己且技术很牛的医院。

(广州华侨医院供稿)

 

南海火花

一个父亲的网络救女史

我们在救他人,也是在救自己

一家“侨”姓医院的三十五载奋斗史

广州华侨医院:打开国际市场离不开侨胞多帮忙 

李崴:关于强化我国海外领事保护的建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