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国际品牌观察

罗振宇的社群经济:让消费者互相消费


请 夏

好比一个人挑一担白菜到这卖,卖得不错,旁边就会出现卖豆腐的,然后卖豆腐的旁边就会出现一个剃头挑子,然后旁边会出现邮局,再出现银行,这个势就起来了。

罗振宇,自称罗胖,自媒体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主讲人,互联网知识型社群试水者,资深媒体人和传播专家。个人倡导“U盘化生存”,不依附于任何组织,基于兴趣,打磨专能,在市场中寻求个人定价。

《罗辑思维》的团队在去年进行了重新整合,更有目的性地往社群概念深入了一步。这正是罗振宇罗胖一直所期望的理想模式,认为媒体道路最终都会走向灭亡,所以另辟蹊径,搭建一个互联网时代的相对密切的群体部落,运营社群商业。



“等包养”的自媒体

罗胖凭借《罗辑思维》的爆红已然是一个成功的自媒体,但他坦言并不只是想做众多自媒体里的一个,《罗辑思维》最终是想实现另一种形式的自营。让人奇怪的是,罗胖为什么不看好媒体道路,而做媒体呢?早在他做《罗辑思维》之前,就已经明确,一个组织没有粉丝很难生存。所以,第一步就以媒体平台为跳板,让大家先看到《罗辑思维》,看到罗振宇,再关注你,然后涌来一批泛泛的粉丝,但就不做粉丝经济,那接下来要做什么?

“等包养”。拿罗胖的话来说,建好一个自媒体就像处于训练期的李师师,先懂琴棋书画,再等着哪位恩客来宠幸,不知道谁来,但一定会有人来。

尽管在当时未来不可知,《罗辑思维》仍守着“等包养”新模式,毕竟在罗胖的观点里,传统的媒体道路始终是条死胡同,至于为什么认为媒体道路将会一条道走到黑?可以这样理解,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是个碎片化集成的世界,而传统的资讯体系就好比大陆,在大陆时代,我们关心边境有多长,囤了多少粮草,身边多少妹子,但是突然之间醒来,发现陆地变了群岛,只站在一个孤岛上的时候,才发现囤积的东西越多,死得越快,因为这个时候有多少变得不重要,有多少人愿意跟你往来才变得重要。

群岛时代来了

群岛时代来了,聪慧者多学学新加坡模式,跟你联络的人越多,愿意到岛上补给、修船、上岸、娱乐才是重要的,这是最基本的差别,随之几乎所有的商业版图都面临变化。但当这个世界碎片到最后的时候,它又会止步于人,止步到人和人的联合,互联网正是自由人的自由联合,也呈现了做社群的契机。

我们比较熟悉的社群,在PC互联网时代,常见的有论坛、社区、贴吧,都是“大陆式”的体系。到了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演变成朋友圈、公众号的“海岛”形态,更容易聚集起调性相同的人,也就是社群概念的人。

同类人的大量聚集必定带来庞大的商业价值,不过前面已经提到,罗胖不做粉丝经济,或者会选择广告?但罗胖又说了,广告模式不是带来价值越多越挣钱,而恰恰是带来越多的钱,就越毁灭原来的价值。于是,他做了“有种、有料、有趣”的另外一种模式。

《罗辑思维》的第一次会员招募,5000会员,进账160万元,第二次2万会员,800万。两次招募付费会员,入账近千万。这一场成功的互联网时代的商业试验,罗振宇与他探寻的宏大目标也离得更近。

十万手艺人

诚然卖会员这事,网络上出现了不同态度的声音,但作为自媒体第一拨挣到钱的,总有他的道理。这实际上是《罗辑思维》一次用户的筛选,以付费会员形式实现粉丝到社群成员的过渡。罗胖认为国内在自己领域比较优秀的人,能够聚集到的规模也就是10万左右,所以《罗辑思维》能服务的会员也就10万上限。不可能是一个更大众的群体了,在这聚集的社群,能统一地被贴上模糊的标签,像纯真、自由、阳光,开放心态等等。罗胖还强调的是,《罗辑思维》不是粉丝经济的本质在于,粉丝经济是一个人牛逼,一群人围着崇拜,买你的账。而社群经济则是去掉中心化,一群人在一起,互相觉得自己和对方在不同领域牛逼,这里面会出现旅游达人、吃货达人、读书达人,各种各样的高逼格产品。《罗辑思维》自去年开始,频繁推崇“手艺人”,其实罗胖早就视自己为“走江湖的手艺人”,导引会员从各领域的达人发展为手艺人,不是真的制作器物,而是将自身优势化作一门手艺。比方说有个会员他就是会做excel,5000元一节课,在社群售卖30个名额;还有个会员他就有一个本事,教小孩骑自行车,把一个5岁的孩子交给他,他用两个小时让小孩学会骑自行车不摔。这都是手艺,都可以拿来卖。靠手艺人的商业发动,商品慢慢就一个个地做起来了。就好比一个人挑一担白菜到这卖,卖得不错,旁边就会出现卖豆腐的,然后卖豆腐的旁边就会出现一个剃头挑子,然后旁边会出现邮局,再出现银行,这个势就起来了,原本的消费者也可以卖货当老板,让消费者互相消费,社群的商业模式也显现了雏形。现在的《罗辑思维》对非规模化的手艺人卖课,免费提供服务,只对规模化的商业行为收取佣金,鼓励手艺人们都出来“摆摊”。只是为了卖货加入进来,罗胖表示一点都不担心,做生意本就是一种特别有尊严的生活方式,因为你创造出了价值,你在人际关系互动中是善意的。

拉拢资源,互生商机

《罗辑思维》还专门设有一个会员来信的平台,这个平台拥有强大的链接效应。有的会员在创业,通过来信平台找到了整条产业链的人们来与他合作。社群正是希望形成这样一个拉拢资源、互生商机的闭环,绝不是招呼一群乌合之众。

罗胖也曾表示说一旦会员进来了,《罗辑思维》这个视频节目就变得不重要。虽然现阶段他百分之六十的精力都扑在这视频节目中,从意义上讲它已经成了根基,因为节目的名片效应,很多人才加入了进来,在未来也有可能会放弃媒体产品,最重要的,只是组合自由人。

在聚合起这群相同价值主张、口碑和兴趣的人之后,才开始真正有价值的运营。这里有会员,有会员自带的产品,并且有基于共同品味建立起的情感关联,能信任合作的利益链结,能实现自生长、自消化的价值反哺。

而对于《罗辑思维》下一步会怎么走,未来会怎么样,罗胖直言继续死磕,不接受创新,不考虑长远,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只求做好当下。

 

罗振宇的社群经济:让消费者互相消费

士力架横扫饥饿 简单幽默当道

做P2P租车的领跑者——PP租车创始人兼CEO张丙军专访

西太平洋银行:大数据提升产品接受度达50%

开心麻花 把意义与意思“拧”出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