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从《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看多重对比视角下的二战反思

作者:吴克燕

口 吴克燕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样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许多国家都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历史回顾和反思。2015年6月初,中央电视台播出了4集纪录片《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本文将从多重对比视角探究该纪录片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一、“任意想象”与“严谨说理”对比下的二战反思

建国以来,抗日战争一直是中国文艺界的主要历史题材。在影视艺术普及后,抗日战争这段历史通过先进的影视技术和精湛的拍摄艺术不断呈现在影视媒介上。其中,一些经典的抗战影视作品也成为各时期青少年爱国教育的重要教材。新世纪以来,影视文化进入全面娱乐化的时代,从明清皇宫生活到近代的抗战、内战都成为影视戏说的素材。近几年,抗日题材的电视剧和电影之所以备受观众诟病,主要原因是这些影视剧严重脱离真实的历史而进行“任意想象”,甚至出现了很多抗日“雷剧”。

在抗战题材影视剧由“任意想象”导致的“抗战剧娱乐化、庸俗化、低俗化”的背景下,中国影视界如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成为部分深怀历史意识和责任感的影视工作者的重要课题。纪录片《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拍摄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通过认真梳理相关档案、文献,深入国内外多地采访当事人、政治家、相关学者以及普通百姓,客观真实地展现了二战后,德国、日本两个国家对侵略战争的反思态度,同时揭晓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重要历史事实和历史资料。纪录片一反之前抗战题材影视剧的“娱乐化”倾向,用严谨的说理和真实的历史事实说话,给观众带来了正确的历史信息和历史观,引导民众正确面对中日历史,成为理性的现代世界公民。

二、“欧美视角”与“中国视角”对比下的二战反思

尽管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二战后,在以欧美文化为主导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中国作为法西斯主义受害者的形象一直被遮蔽,其中既有二战后东西冷战的影响,也有欧美对中国作为法西斯主义受害者和反法西斯战线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有关。二战后,在闻名世界的二战题材文艺作品中,往往以呈现欧洲战场为主,其中关于东方战场的内容大多只涉及太平洋战争,而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历史却被忽略了。这与西方国家对待德国的态度明显不同。在西方的二战反思视野里,德国历届政府诚恳认错的态度和战胜国维持二战历史认同感的行为都是主要的题材,以这些题材为主形成的文艺作品不胜枚举。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尽管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但中国作为反法西斯主要力量的形象却很少进入国际视野。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这个历史关键时刻,文艺工作者如何回应这种“被遗忘”的现实,就显得尤为重要。

纪录片《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的角度,首次通过影视艺术把德日这两个二战的主要战争源头国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显示出中国影视工作者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纪录片详细介绍了二战后德日两个国家从政府到民间对侵略战争的反思历程,用大量具体的历史细节解析了两个国家在国家话语、法律制度、文化教育、社会活动等多个方面的不同态度和行为。纪录片《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的中国视角避免了欧美视角“欧洲中心论”历史观的弊端,选择站在全世界未来和平的立场看待日本和德国的历史反思,可以说是中国影视工作者以中国视角建构二战历史图景的有益尝试和努力。

三、“大历史”与“小细节”对比下的二战反思

以二战为主题的各类历史著作、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在战后不断涌现,成为主流历史叙事。而传统的历史叙事模式—宏大叙事,也一直主宰着20世纪的历史叙述。二战的主要战胜国把持着二战成因、战争过程和战后世界进程的话语权,在宏大叙事背景下,这些二战话语一直局限于学术界传播。关于二战的概念也主要通过电影和教科书走进普通民众视野。这些传播文本主要是为了揭露德日意法西斯的残暴,表现法英美苏中等正义国家的英勇奋战,其视野一直局限于受害者的角度。欧美二战类电影充分利用电影艺术的戏剧性,集中反映国际反法西斯意识形态的主流诉求,即暴露法西斯主义的罪恶和展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举动。关于德日等法西斯国家战后反思的电影却很少,尤其是关于日本的,几乎没有。教科书作为二战的启蒙材料一直是每一代人青少年时期建构“二战”概念的最主要途径。历史教科书本质上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共建过去、建构集体记忆和国民身份认同的大众化记忆工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工具,它本身是粗线条的和有选择性的,历史事实和观念只是为了塑造国民记忆,而历史的其他层面往往不是教科书能够覆盖的。

战争起因和过程的呈现是战争历史叙事的主要部分,在人类和平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反思战争,尤其是战争挑起国的反思应该成为当前和今后战争历史叙事的主题,只有当反思成为常态,人类的进步与和平才能有保障。纪录片《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在中国首次让限于学术圈的历史话题—德日二战反思对比这一严肃的话题进入公共视野,而且避开了传统的宏大叙事,以历史细节和微叙事等形式讲述德日的反思差距。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出访波兰时在犹太人殉难碑前的惊人一跪、2005年柏林市中心落成的大屠杀纪念碑等德国认罪的历史细节、日本天皇在讲话和诏书中的用词“终战”以及靖国神社供奉着的246万对外侵略战争中战死的人和14位甲级战犯,这些具体的历史细节通过纪录片中的历史镜头给国人心灵以巨大冲击。与宏大叙事的粗线条相比,这些突出细节的历史叙事更能打动人,具有更强的说服力。纪录片《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首次大范围展开对战争当事人、日本政治家、中日学者、中日普通民众的面对面采访,这些人物包括鸠山由纪夫、姬田光义、金子安次等日本前政要、学者、老兵,甚至还有日本右翼势力代表。该纪录片将宏大叙事融合在具体的历史细节中,使其成为国家层面和民间层面在反思二战活动中的精品之作,具有世界意义和历史价值。

四、“民间自发”和“政府主导”对比下的二战反思

二战后,德国政府主动承认德国在二战中的罪行,反思造成侵略行为的各层次原因。这种政府层面的举动为德国赢得了很高的世界声誉,欧美战胜国消除历史积怨,积极主动与德国开展各项合作,各方迅速走出历史纠缠,成为国际典范。纪录片中提到,二战一结束,德国就坚决反思纳粹主义,通过几十年的各种尝试,建立起了反思战争的系统机制;同时,德国政府还积极向受害国家和民族支付战争赔偿,史无前例地与波、法等国家共同编写历史教科书,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了战争谅解。德国政府层面的反思是最彻底的,这从德国历届领导人的态度和行为上就可以看出。纪录片通过对德国几届总理认罪和反思言行的突出,强调了政府主导反思对实现民族谅解、开创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当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突然俯身下跪,这一历史性的举动轰动了世界。有评论说:“勃兰特跪下去,德意志站起来。”2014年,默克尔总理来华访问时,再次声明:“历史历历在目,没有人能够撇清关系。每个德国人都必须反思自己在过去的作为和不作为,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德国正视历史的做法是对的,可以让后代不要重蹈覆辙。”可以说,从勃兰特下跪到默克尔表态,德国历届政府对德国纳粹侵略行为的认罪态度和反思是坚持到底的。

纪录片《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在展示德国政府和民间反思态度和行为的同时,还把镜头对准了日本民间的反思群体和一小部分有良知的军政人士。这部分民间反思力量尽管微弱,但代表了日本战争反思的积极面。纪录片也深究了日本政府对待侵略战争态度的形成原因,即战后美国出于自身在亚洲的利益,对日本天皇制度进行维护,使得国际社会对日本的战争责任没有追究到底,以及随之而来的冷战,日本又变成美国在亚洲的代表,这些历史机缘让日本没有深入反思侵略战争。纪录片《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通过对比德国政府、日本民间正义力量和日本历届政府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和行为,给予日本民间反思力量以积极评价,同时也对日本政府层面的反思寄予希望。这样的叙事态度积极开明,有助于中国民众正确看待中日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纪录片《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从不同角度拓展了战争反思的视野,使这一经典人文主题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关键历史节点得以深入人心,也表明纪录片在建构历史认同、深化历史认识等方面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本文为“保定学院科研团队资助”,科研团队编号:kytd2013008

(作者单位:保定学院/责编:马莉莎)

 

从《纸牌屋》系列看欧美小说的影视剧改编

从朋友圈到城市群—城市电视台的新机会

浅谈电视剧《伪装者》的画面构图艺术

美国影视制作专业MFA教学理念探析

电视文艺节目的文化关注和审美探讨

论新常态下播音员主持人的媒介素养与媒介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