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新闻报道中对主持人的现场报道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准确把握、如何提高其现场报道能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想法。
如果把新闻报道比作一场战役的话,那么担负着现场出镜报道任务的主持人就是一支冲锋陷阵的主力队伍,他(她)所拥有的品格、作风、纪律、装备如何,都会直接影响到这支主力部队的战斗力,进而影响到整个团队的作战能力。由此可见,在新闻报道中提高主持人的现场报道能力至关重要。
一、新闻事件的参与
在县级电视台,记者型主持人或者是能够实现采编播为一体的主持人并不多见,在现场报道中往往采取的是“1+2”的模式,即一个主持人,加上一个记者和一个摄像。在采访中三个人通常分工明确,主持人负责现场出镜,记者负责稿件撰写,摄像负责拍摄。在采访过程中通常是由记者写稿,包括主持人现场出镜的口述都是由记者来负责编写,主持人再以现场出镜的方式来完成一篇稿件的报道,在这一流程中,主持人在这个新闻事件中起到的只是一个“传声筒”的作用,并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视角和见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的口述现场报道极易出现与文稿脱节的现象。笔者认为,作为现场出镜的主持人,他是整个新闻现场的核心人物,应真正地参与其中,把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通过自己最真实的语言传达给观众,并把新闻事件的进程向观众进行介绍,使观众能够通过现场主持人迅速了解到整个事件的情况和进展。当然,这个时候也需要现场主持人有更强地了解信息的能力、语言组织的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所以,笔者认为,现场出镜主持人尤其是县级台的主持人,必须摆脱“1+2”传统模式的枷锁,要真正参与到新闻事件中,平时要多听多写多说,多做积累,因为只有成为记者型甚至全能型的主持人才能在需要书面表达现场新闻事件的时候游刃有余,在新闻事件特别是在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信手拈来、脱口成章。
二、新闻事件的现场感
曾主持《新闻调查》的王志说过:“在现场你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伪装,也没有任何捷径可行,只有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已的心灵去体会,用自己的神情去把握,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否则就是失败的开始。”
在新闻事件中,主持人在现场看到的,哪些内容是要向广大观众传达的,在现场就要做出判断、做出甄别。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此时在现场的主持人,架起的就是一座现场与观众之间信息的桥梁,特别是他在现场看到、听到、感受到的,把这些信息汇总之后,再通过有声的语言、电视的画面迅速地传递出去,让观众有一个直观和立体的感受。而这就要求现场主持人应积极地调动其感官、感知以及感受,用敏锐的观察力,让受众能够通过现场报道充分了解现场。比如中央电视台现场出镜主持人蒋林,在对近几年发生的几次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中思路清晰、表达精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身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成功的现场出镜主持人,不仅要有综合的现场表述能力,更要有较强的现场掌控力。
在现场报道中,通常会采用现场出镜的口述报道形式,因为它会比画外旁白更让受众一目了然。比如笔者在参与本地一个重要水利枢纽工程钦寸水库顺利合龙时的新闻报道就采用了多次出镜的方式:(一)“在我身后大家可以看到,随着第一辆工程车将土石方的倒入,钦寸水库建设工程大坝围堰截流正式开始,这也是钦寸水库建设史上历史性的时刻,经过大量艰苦卓绝的努力,凝聚了全体工程建设者三年心血的钦寸水库建设工程也将进入全面建设时期。”(二)“随着龙口渐渐缩小,我们看到清澈的黄泽江水从主河床处被拦住,缓缓流过导流明渠,流向导流洞,半小时后,河水将被截断,现在工程建设者拉起了‘顺利合龙’的红色横幅”。(三)“在现场我看到围堰截流之后,这里的水正沿着导流明渠,缓缓流入下游,接着就可以开始进行水库大坝主体的建设。随着钦寸水库建设的持续推进,到2017年,宁波和舟山人民将喝上来自新昌的优质饮用水。”通过这三段现场出镜,整篇报道已经把现场的主要情况,包括现场细节、现场氛围、现场观众的反应等都加以描述和报道,让受众能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报道方式就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感染力。显然,这种现场出镜的方式比起传统的画外描述更受观众的欢迎。
三、新闻事件的应变力
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总会有不可预料的情景和变化出现,对于不可控的因素,我们要有足够的准备,包括心理、内容等各个方面,去做好应对。当然,此时对一名现场主持人来说也既是挑战更是综合素质的考验。
在县级台,突发的事件相对较少,但在新闻报道中,考验主持人现场应变能力的报道还是会经常遇到。比如,笔者在现场直播时曾遇到过一位采访对象,她是一位老人,一接受采访就会喋喋不休,讲个没完没了,虽然事先已和她做过交流,但直播开始时,她依旧如此,此时笔者只能打断她的话,并用适当的语言加以评论“今天老奶奶特别开心,有很多话想和大伙儿说,有一些开心的事要和我们来分享”等,这样的连接就会使现场采访自然和流畅,同时也照顾到了采访对象的情绪。
综上所述,在现场报道中,主持人的能力决定了报道质量的优劣。纵观未来的发展,笔者认为,县级台主持人只有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具备“深入的理解能力、精细的观察能力、敏锐的反应能力、知识的整合能力、敏捷的捕捉能力以及现场的驾驭能力、灵动的表述能力”①,才能有效应对各种现场报道。
注释:①鲁景超:《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42页。
(作者单位:新昌县广播电视总台/责编:胡斌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