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艺术地传播历史与思想

作者:周梦蝶
口 周梦蝶

发生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告终,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社会进一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这场日本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改变了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记忆。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剖析和反思这场战争,留下了大量学术专著和文艺作品,其中一批真实呈现这场战争的纪录片格外引人注目。本文主要以央视为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而制作播出的5集纪录片《甲午》为例,来思考历史题材纪录片应具备什么样的品格。

一、真实地还原历史

一切文学艺术,其基本功能不外是认识、教育和审美,纪录片也不例外。但是,与小说、电影、电视剧等允许虚构的文艺类别相比,纪录片不允许虚构,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历史题材纪录片具有纪录片的普遍属性,因而真实性也是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基石,通过真实史料的影像呈现,引导观众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思考历史,从而实现其认识功能。真实地还原历史成为了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最基本要求。

纪录片《甲午》以中日两国的近代海军建设为结构主线,用丰富翔实的史料展示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真实还原了1834年—1894年60年间中日两国的社会发展。第一集《开国》以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被迫开国为叙述起点。19世纪中期以前,中日都已闭关锁国几百年。大清国从顺治年间开始部分海禁,到乾隆年间全面关闭了国门,乾隆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互通有无。”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国门被大炮轰开,1842年被迫签订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而此时日本在幕府统治下,严禁各藩建造大船,来往国外的人均处死罪。与中国被迫开国相似,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舰到达日本港口城市久里滨,威逼幕府开启国门。1858年日本被迫与英、美、俄、法、荷等5国签订《安政五国条约》,西方国家在日本获得了自由贸易权、领事裁判权、关税率协议权等一系列殖民特权。

该片接下来讲述被迫打开国门的两个国家怎样走上了不同的道路。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洋务运动开始,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试图学习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1868年,日本结束近700年的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新政府,经过一系列维新变革,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日两国海军建设几乎同时起步。纪录片《甲午》从海外购舰、自行建造、人才培养等方面叙述了两国的近代海军建设历程,中国曾一度领先。

这些真实还原的历史影像,必然引发观众的思考:为什么与日本同时开启国门、同时启动近代化进程,在海军建设中曾一度领先的中国,却会在甲午战争中惨败? 

二、自然地传递思想

历史题材纪录片的价值与意义,不仅在于真实地还原历史,更在于发掘历史题材的当代意义,通过历史事实传达思想,启迪今人和后人,实现其传播价值。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克罗齐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①,英国纪录片大师约翰·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片是对真实的创造性的诠释”②。史料本身并不会表述思想,使史料发挥作用的只能是使用史料的人,每一个史料使用者都不是被动接受、考订和诠释史料,而是发挥巨大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如果说真实是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基石,思想则是它的灵魂。那么,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思想应该如何表达?1885年11月26日,恩格斯在致敏·考茨基的信中谈到作家的“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③。1888年4月,恩格斯在给玛·哈克奈斯的信中又说:“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④恩格斯在这里虽然谈的是小说,但却道出了一切优秀文艺作品的共通之处。表面上看,纪录片《甲午》只是回溯那一段历史,但每一个故事中都含蕴着沉重的反思和浓浓的爱国情愫,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甲午》围绕中国为什么会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问题叙述历史,导引出甲午战争的必然结局。比如在海外购舰方面,1881年,丁汝昌率200多名大清海军赴英国纽卡斯尔接回“超勇”、“扬威”两舰。1882年,中国从德国伏尔铿造船厂订购一等铁甲舰“定远”、“镇远”。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舰。1888年10月《北洋海军章程》奏准颁行,标志着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北洋海军集中了精锐海军4000余人,在编军舰25艘,规模和实力在当时远超日本。然而此后,正当世界海军发展日新月异、舰船武器升级换代频繁的关键时刻,北洋海军由盛而衰,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挪用大量发展海军的银两,修建颐和园。1891年,户部上奏:“因部库空虚,海疆无事,奏明将南北洋购买枪炮船只机器暂停二年,藉资弥补。”

大清海军停滞不前,日本海军却进入快速发展期。1886年海军大臣西乡从道提出第一期军备扩充计划,发行海军公债1700万日元,针对中国北洋海军的铁甲舰“定远”、“镇远”,建造“严岛”、“松岛”和“桥立”3艘巡洋舰。1893年明治天皇发布诏书,谕示未来6年每年从内库中拨出30万日元,文武官员从每月薪俸中拿出十分之一,作为制造军舰的补助经费。1893年日本从英国纽卡斯尔订购的“吉野”号下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防护巡洋舰,速度和武器装备都大大超过北洋海军的“定远”、“镇远”舰。至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日本海军拥有军舰31艘,鱼雷艇26艘,实力已远超北洋海军。等待北洋海军的必然是落后就要挨打的覆没命运。

正是从这些史实的叙述里,观众看到了古老没落的大清帝国与年轻的新兴国家日本角力的悲壮与惨烈,思考北洋海军必然战败、洋务运动必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扼腕痛惜中激发出以史为鉴,不忘国耻,珍惜和平,自强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力量。

三、艺术地表达与传播

历史题材纪录片的认识、教育和审美三大功能是辩证统一的。认识功能是教育功能的前提和基础,教育功能是认识功能的深化和延伸,审美功能是认识和教育功能的承载者,同时,认识和教育功能又是审美的最终归宿。中国古人讲“言而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文章如果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德国电影理论家克劳斯·克莱梅尔说:“纪录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美学的质量。”⑤历史题材纪录片要实现传播历史、表达思想的传播效果,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美学价值。《甲午》集历史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身,获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对于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纪录片《甲午》力求客观平实地叙述。背景音乐的基调是舒缓的,舒缓中流淌着淡淡的哀伤。解说流畅平稳,语势几乎没有大的起伏,但是,越是平实没有起伏,越能让人体会到压抑与沉重。同时,《甲午》的解说词超出了很多同类纪录片急于表明作者态度的弊端,很少直白地表达立场和观点,而是通过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战争研究系,日本弘前大学人文学部等机构的甲午战争史研究专家,借专家之口表达权威见解,使得作品所传达的观点更加客观和富有张力,也给观众留下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其次,现实与历史交替是纪录片《甲午》的又一叙事特征。创作者实地拍摄了大量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如中国马尾造船厂、北洋水师驻扎地刘公岛、旅顺北洋海军基地;还远涉重洋,拍摄了被掳掠至日本的“镇远”舰铁锚、“定远”舰炮弹,《马关条约》签署地春帆楼;在伦敦国王学院拍摄了当年中国留英学生的有关史料,到英国北部城市纽卡斯尔档案馆拍摄了大清国购买舰船的信函、图纸和照片;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华盛顿县拍摄了北洋海军教官马吉芬的遗物,等等。历史影像与现实图景的交替呈现,辅之以动画和情景再现,大大增强了该片的真实感和史料丰富性,令观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第三,对比成为纪录片《甲午》的基本叙事风格。中日两国的横向比较以及两国自身的纵向比较贯穿全片。这里仅以两国对对方的了解和言论的对比为例。大清朝除郭嵩焘、李鸿章、黄遵宪等极少数人之外,朝野上下一直以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傲视蕞尔小国日本,对日本长期窥伺、伺机进犯中国的战略意图概然无知,更无得力的防范措施。而日本则大量搜集中国情报,为开战做了充分准备。1880年日本参谋本部出版《邻邦兵备略》,详细记录中国各地的军事力量。1888年中国北洋海军成军之时,日本参谋本部密令海军情报官调查威海卫、胶州湾兵备及海岸地形。1890年日本在上海设立间谍培训机构“日清贸易研究所”。1892年日本出版的《清国通商综览》详细记录了中国的人口、地理、物产情况。甲午海战前夕,日本对北洋舰队的武器数量、天津机器制造局的军火生产情况等已了如指掌。1894年6月,日本出兵朝鲜,毫无准备的大清国措手不及,主战的声音占了上风,“日本蕞尔岛国,外强中干,⋯⋯我中华讲求海防已三十年,创设海军亦七八年,北洋海军和海防陆军,技艺纯熟,行阵齐整,各海口炮台船坞一律坚固,武备修举,足以永靖海氛”⑥,“日本人蠢透了,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日本只有几个小岛,中国可是泱泱大国。我们的士兵训练有素,打起仗来,一个就能够打翻几个小日本”⑦。这些高谈阔论者完全不了解中日两国海军的实力悬殊,在这样的情况下,仓促应战,岂能不败?

艺术地传播历史与思想,应该是历史题材纪录片传播的最高境界。

注释:

①[意]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页。

②[英]约翰·格里尔逊:纪录片的重要原则,载于《纪录电影文献》,单万里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2页。

⑤[德]克劳斯·克莱梅尔:德国纪录电影的双重困惑,载于《纪录电影文献》,单万里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页。

⑥《给事中褚成博上疏》。

⑦1894年7月6日,威海水师学堂学生的作文。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责编:刘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