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很难想象,《男才女貌》里如诗的故事就诞生在这如画的风景之中。看惯了熙熙攘攘大都市里吵吵闹闹的爱情,陡然在乡间的小屋里发现了一段至真至美的故事,新鲜感十足。当漫步于弯弯曲曲的青石板上,流连于清奇秀丽的梯田边,那种返璞归真的感觉沁人心脾,无可比拟。
本文是作者看完电影后,只身一人前往云南旅行,去寻找影片里所彰显而来的那些爱的气息。那么,她找到了吗?且看——
怀念的,是曾经不够任性
我是个特别恋旧的人。长辈们老是跟我说,小小年纪,要记得一直向前,前面的风景很美。而我,一直做着固执的自己,两耳不听窗外事,特别是在下雨天,关上窗,看着几年前的电影,大口大口粗鲁地吃着零食,享受一个人的狂欢。
《男才女貌》,这是2007年上映的电影,现在回过头去看看,难免流露出很浓重的年代感。男主余文乐和女主高圆圆在电影中的爱恋,不能说有多么的轰轰烈烈,但在爱情的步步进程中,他们是一路递进的,情感是越来越高涨的。影片一开始就简洁直白地讲述着,一个警察与一个聋哑女的互生情愫,紧接着两人在长辈的反对下选择私奔,许诺终生,直至有了爱情的结晶。电影进展到此,本以为皆大欢喜,却不料高潮刚刚袭来,女主生育即会面临死亡。没办法,像所有的电影一样,母性的光辉、爱恋的无私,让剧情发展为躲躲藏藏,最后依然皆大欢喜。
试想下,我还是07年的我,电影还是刚上映的样子;我依然在那个略显尴尬的年纪,电影依然在那个不冷不热不痛不痒的节点,我不曾对它做过理会,它也仅仅是别人眼里的爱情片。直到现在,我信了人是在成长的,心境是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的。
也是在偶然间,在某一个周末看到了这部8年前的老电影,我竟然没有任何理由地一口气看到了结局。而我一直坚持看到底的动力并非爱恋,而是那爱恋背后的静谧风景。
久久不能从《男才女貌》这部电影中回过神来,不是因为男主与女主的经历多么动人,而是电影所处的环境是我无比向往的远方。一天一天,积累的情感越来越重,对影片中的那个环境越来越渴望。终于忍不住上网搜索了一下,原来,那个地方在云南,在大理。好像好久没有那么疯狂地想做一件事了,查出结果的那天晚上,一夜未眠。也许是因为已经无法满足于网上的风景照了吧,我竟然就那么冲动地,毫无计划地买了去云南的机票,那一刻的兴奋劲,真的比吃了亢奋剂还要厉害。通宵一晚也算值得,毕竟人生第一次,做好了攻略,把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许给了云南。
电影中的场景,有静谧的小镇,也有很辽阔的山川。原本计划着一个个地方都去走一遍,也是攻略里写着必去的地方。哪想到过,一个人的旅行,任性占据了所有。一下飞机,一个人拖着行李到处跌跌撞撞,走走停停。因为过于随意,因为吸引我的地方远远超越了影片中的那几个景点,最终,我竟然勇敢地抛开了所谓的攻略,打算走到哪儿算哪儿。我在机场为自己临时定下了一个宗旨:走哪儿都行,只要最后能回到出发点。
第一站,在大理许下海誓山盟
随意在机场的车站逛荡着,经当地人的介绍,毫不犹豫地把第一个目标定在了大理。因为我说我想找一个足够安和的地方,因为他们说古城最适合沉淀心情。一路上,一边沐浴着久违的阳光,一边坐在出租车上挑选着容我安顿的客栈,类似静谧的感觉,已经开始渐渐侵入了我的浮躁状态中,多希望用静谧战胜浮躁啊!
巧合或许就是时机来的刚刚好吧,云南之行的第一个住处,在某个青旅的顶楼,那里有吊椅,有花花草草,抬头是蓝天白云,远望是被云雾缭绕的苍山,不知是我站的高,还是天本来就那么低,仿佛一伸手就能戳破天空一般,距离很近,却不压抑,反倒是多了一种释怀。就是这么不经意的一瞬间,我便匆匆选择了远方的那座山,匆匆踏上了去往那里的车。
短短几十分钟的车程,就让我实现了站在那座山脚下的愿望,有种神灯许愿显灵的错觉。徘徊了一阵后,终于回归到正题上:来一趟苍山,怎么都得站在苍山山顶,体验一回“苍山于我脚下 ”之感。可能是虚荣心在作祟吧,不过又奈我何呢?当你坐着小索道缓缓上升,再在七彩的溶洞里顺着台阶一步步登到山顶眺望远方的那一刻,所有的虚荣心、自豪感、自恋心理,统统可以暴露出来,因为眼下的风景允许自己骄傲一回,远处的山,远处的人家和炊烟,远处的小湖泊,看见了吗?悠哉悠哉的闲适,这是可以拿来炫耀的资本,不需要怀疑。
“苍山洱海旁,我在你身边”这是描述大理的一句歌词,可能口口相传下来,苍山和洱海已然变成了不可分割的孪生崽,都为必经之地。洱海是苍山之行注定的下一站。
旅途中的一个行者跟我说,洱海虽称为海,但它实质上只是一个很大的湖泊,因为 云南人特别向往深蓝色的海洋,但是 海拔太高,只能想象成海,还是一片轮廓像耳朵形状的海。我想,每种想象一定都寄托着人们最美好的情感,很多事要看天时地利人和,既然客观的环境如此,顺其自然地发展下去,意外的惊喜总不会让人失望。
寻觅大理的最安宁处,便是双廊了。这个地方或许不像所有人都期待的那么风光艳丽,但绝对是想得片刻清静之人极佳的选择。这里白族人居多,走在街头不时可以看到很多当地老人,特别是女性在干活 ,穿着民族服装,哼哧哼哧干着活,完全一幅回归旧时劳作的画面,女干活,男静养,这或许是对于白族最好的诠释了吧 。双廊老街上一路都是崎岖不平的石头路,走的时间长了,会有倦怠感,不过并不会成为前进步伐的阻挠 。望着街边精致的小店铺,享受着淳朴人文建筑的气息,每个人都很从容,每一种相遇都很闲逸。如果给浮躁与当时当景扣以名分,显而易见的,浮躁仅仅化成了尘埃,随风而去罢了。
依然我行我素,依然没有目的地向前出发,算是跟着心在走吧。听说过无数次丽江是“邂逅之都”,我倒也想来亲眼目睹一番这个被赋予如此神奇名号的古城,不是为了邂逅,而是有种不甘心,想来打破这个念想。于是,信誓旦旦地,闯进了这片美好里。
虽然都是古城,但是丽江古城给我带来的感觉完全不同于大理。听着别人都说丽江发展太快,商业气息太过浓重,已经失去了游览的意义,若不是亲眼所见,我就那么傻傻地信了这片面之言了。因为亲眼所见、亲身体验,我懂了丽江给人的意义,懂了所谓的邂逅之意。
在丽江,不用太刻意去感受它的氛围,就能深切地体会到那种浓厚的惬意感,丽江的客栈老板说,丽江人都是白天睡觉,晚上行动,人家慢半拍已经够折磨人了,丽江人是慢半天的节奏。这边的古街上,白天是最安静的时候,早晨除了来旅游的游客习惯早起的之外,几乎一路上是看不到人的。那一刻,你会感觉到整条街都被自己霸占着,甚至整个世界都是属于自己的。仿佛置身于另外的仙境一般,没有嘈杂,没有拥挤,也没有太多的顾忌。一个人的时候,那是种自我反思的环境;几个人的时候,那是种谈人生谈理想的氛围。倘若置身于清闲的酒吧间,欣赏到驻唱歌手的演出,或许心境比一个人走在安静的街道上更会提升一点吧。又或者,在受够了安静的时候,在古城的某个广场,和当地人来一次亲密接触,加入到他们白天广场舞的队伍里,蹦跳几个小时,求得一阵神清气爽。
某一天,在客栈闲暇无事晒太阳的时候,掌柜向我推荐了玉龙雪山这个地方,可能太过无聊,没做什么考虑,就凭着“你不是喜欢比较刺激的活动吗?”这句话,让我心生向往。人生第一次来到雪山脚下,穿得臃肿如熊,坐上索道之后经历了偶尔的失重与眩晕,竟也成为一种不错的体验。之后的一段路程,靠着自己慢慢徒步前行,海拔越来越高,一路遇到缺氧、高原反应的人越来越多,但雪山顶就在不远处,放弃也从来不是我的性格,越来越艰辛的登高,越来越有成就感的步伐,直到4680米的数字与我同时出现在相片里,我才相信自己兑现了承诺。这是人生难得的一次巅峰,我不能想象下一次更高的点出现在哪里,有人对我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种随遇而安的状态,也是我所追求的未来之一。
沿着雪山下来,在一个叫“蓝月谷”的地方做了短暂的逗留。这是个不大的地方,有很多不高的山,山上有密密麻麻的树,而这个蓝月谷就静静地嵌在山林中间,恰恰这一点吸引着很多的游客过来。这里的水呈现出蓝绿色的澄澈状态,像极了宝石,像极了仙境,或许这些比喻仅仅少了人的相信,一点破即为真。我的亲身感受是,在那般环境下,就是为了带走俗世的纷繁复杂,带走在城市中一切的不如意与不堪。在蓝月谷,心随流水动,但愿能像湖里的水一般,捕捉到心底的澄澈。
一周的时间,说短很短,说长也长。因为毫无目的地向前行走,所以本就期望不大,反倒一天一天带给自己的惊喜越来越特别。
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热情满满,笑得很亲切的样子,当地老人家的面貌更是我印象里久久挥之不去的最美画面。一直谨记的“入乡随俗”四个字,似乎也不需要刻意被安排,一切从容相待,所有的规则也就“惬意”二字。
城市的灯红酒绿或许已经成为了我们不得不接受的某种习惯,我们想要尝试放下,但都是徒劳。每天街头的忙碌身影,已经成了人们眼中最会屏蔽的景象,匆匆来,匆匆往,彼此之间最大的默契,竟是一两秒的停留瞥见,这不是刻意,而是在快节奏的社会里,想要稳稳的一个问候,那是一件力不从心的事情。而在丽江,慢一点,再慢一点,你故意放慢的脚步也许是别人眼里的匆忙,把复杂的事情想得简单点,把不平坦的街道走得稳一点,把焦虑的念头扔得远一点。这或许就是来云南的意义所在,既然自己所处的环境早已丢失了那份内心的宁静,那就抓住这短暂的随和与惬意,想必会倍感珍惜吧!
离开的时候,很不舍,不知是留恋那种氛围,还是留恋短短几天里认识的新朋友。当日一别,也算是离开了那份安然与惬意,回归到现实中去。未来,是个难以名状的名词,也或许会成为我心里那个可以执着的动词。这一秒的我们都在不停地追赶未来,下一秒的空白由下一秒的自己来填写。如果惬意属于自己,那能把握的也就成了早晚的事情。静静地写下有关于云南的所有的记忆,虽然没有电影里的爱恋那般甜蜜,但请相信,那段记忆里,有电影般美妙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