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晴朗的好天气里,邂逅了一座明媚别致的村庄,大概是这个冬天最让人兴奋的事!
如果你以为桦墅村只是南京东郊的一处农家乐,那么让我来告诉你,你对它的误解有多深。灰瓦白砖马头墙,桦墅村清秀明亮,像一位干净利落的大姑娘。射乌山三面环抱,为桦墅村抵御了南下而来的严寒;村头的周冲水库,平湖如镜;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也没有商贩的大声叫卖,络绎不绝的旅游大巴也难觅踪迹。桦墅村像尚未被世人雕琢的璞玉,美而不自知。村子就静谧地缱绻在山脚下,老人们在村口大树下安详地晒太阳;那山、那树、那人,是多少人梦想中乡村的样子。
停下脚步,和大树下晒太阳的老人们交谈起来,秦大爷已近耄耋之年,却依然耳聪目明。桦墅村大半村民都姓秦,老祖宗是秦桧,说起这位陷害了岳王爷的不大光彩的老祖宗,秦大爷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我安慰秦大爷,秦桧可是很厉害的文化人,他发明的宋体字,现在大家每天都在使用。是啊,如此说来,桦墅村可是宋体字的发源地啊,桦墅这个小村庄,果真是不简单。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潜笔下的桃花源没有人见过,而当我越往桦墅村的深处走去,越觉得这俨然就是世外桃源的模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临近中午,农家菜的饭香飘散而出,挑了一处寻常人家的厨房菜,却意外吃到了让人至今难以忘怀的红烧肉:看起来肥厚的肉块,吃起来却毫不油腻,软软糯糯,入口即化,肉皮却Q弹有劲,细细地品,还有一丝甜甜淡淡的酒味。如果你来桦墅,千万不要错过这一口农家红烧肉!
距离村庄不远处,黑白两座房子,是嘤栖书院的所在地。书院藏书虽然不多,每一本却都含金量十足。会长赵健说,大家都爱做文青,我偏要做一位乡青,晴耕雨读,脚踩乡村这方大地,仰望星空,诗意地栖居。嘤栖书院的存在让桦墅村更增添了一种力量,一种文化的厚重感。晴耕雨读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人生状态。无论何时,不要忘记读书和思考,不要忘记哺育我们的乡村土地。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来。
回归日常工作,很多事情都会勾起对桦墅的想念。每天下班,我都要坐一段漫长的公交,经过拥堵的长江大桥,这种堵车时常以小时计算。司机师傅索性熄火拉手刹,而过江的乘客们抱怨之余,也无奈地习惯了这种看不到头的堵车。昨天又堵车了,坐我后排的小情侣索性愉快地聊起了天,年轻人的恋爱总是充满轻松和欢快,他们聊起了在乡下度过的童年:春天翻田越埂挖野菜包饺子;三伏天里背着大人在湖里游泳捉鱼;秋天到了偷草垛里的稻草烤地瓜;冬月里最有意思,家家户户都在为过年做准备,有的人家要起鱼塘,还有村民要杀猪腌肉,小半个村子的人都会聚在一起,挽起袖子,互相帮忙,数九寒冬里家家户户都热气腾腾,乡村的温情融化了寒冷。不禁在想,桦墅的冬天也会是这样么,好想再回去看看!
这些听起来稀松平常的乡村孩童记忆,我竟然从来没有体验过,巨大的缺失感油然而生。那一刻,拥堵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之中,长江上的航标明明灭灭,那光亮就像小情侣童年里有关乡村的记忆,点燃疲惫的城市生活,照亮回乡的路途。也许多年之后他们会扎根在城市,又或许记忆中的乡村早已推倒在城市化的铲车之下,但有关乡村的记忆将会是曾经生活的证据。城市是文明之光,我们在城市的土地上汲取现代化智慧的果实,然而乡村却是文明的源头,一座城市要有灵魂,乡村便是它的过去。不敢想象一旦乡村废失,回家的脚步将何去何从?
桦墅村射乌山的背后,是正在崛起的经济开发区,高层小区拔地而起,城际高铁呼啸而过。城市和乡村、工业文明和山水栖居,在桦墅村悄然碰撞,这种碰撞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结合:桦墅双行,伴城伴乡。朱胜萱总设计师似乎在用这一种理念告诉我们,需要城市和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乡村精神家园的守望。
没有故乡,何来远方?请不要忘记来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