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后,人出汗较少、体内代谢下降、体力消耗减少,摄入的营养物质也容易被吸收和蕴蓄,从而发挥较大的功效,因此是进补的大好时节。传统医学认为,秋冬进补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为主。在秋冬进补的方子中,自然是少不了阿胶的。阿胶味甘、性平,可补血止血、滋阴润肺,是秋冬进补的最佳良品。
救命神药——阿胶
相传很久以前,民间流传着一种怪病,病人患有气喘咳嗽,面黄肌瘦,经常卧床不起,最后都是咳血而死。一时间,万户萧疏、村镇冷落。当时东阿县有一位美丽聪明的姑娘,名叫阿娇,她的父母也不幸身患此病,双双去世。
阿娇为使众乡亲脱离病痛,只身赴泰山寻求治病药草。一日,她路遇一鹤发童颜的长老,长老告知,病可治,但药难得。需要用小黑驴的皮,加阿胶镇地下深井之水进行熬制,但小黑驴非常凶猛,要逮住它谈何容易。
阿娇想着众乡亲的病痛,急忙拉着长老说:“只要能救人苦难,豁出性命也心甘!”长老听后,微笑点头,便收阿娇做了徒弟。经过七七四十九天,阿娇把七十二路剑法练精通后便拜别恩师,到深山去寻找小黑驴。经过一番苦斗,阿娇终于制伏了小黑驴,遂按长老的吩咐,开始熬制驴皮。
阿娇在锅里添了八八六十四担阿城深井之水,烧了九九八十一担桑柴,熬了七七四十九个昼夜,终于,亮晶晶、香喷喷的药胶出锅了。乡亲们服用后果然都好了,当他们想找阿娇和长老致谢时,却早已不见了踪影。人们说,长老是药王菩萨下凡,把阿娇带上仙山当药童了。为了纪念阿娇姑娘之恩,人们后来便把药胶称为“阿胶”。
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阿胶的营养价值却是如假包换的。
东阿的阿胶生产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阿邑之胶因当地人对其作用的独特认识而被收入《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这样记载:阿胶“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加确定了阿胶的来历,说:“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
在古代,阿胶成为君主皇室和达官贵人的必需品,汉唐至明清东阿时期阿胶一直为贡品,史书有东阿县“岁常煮胶,以贡天府”的记载。杨贵妃、慈禧太后之所以皮肤光滑、容颜倾城,皆是因为经常吃阿胶的缘故。
明清时期阿胶作坊的出现,促进了阿胶制作的发展,东阿境内呈现“村村点火、户户熬胶”的兴盛局面,当地流传“金小城、银河坡,顶不上东阿县的破胶锅”的民谣。到了清朝末期,因战乱朝廷无暇顾及,管制放松,阿胶由贡品演化为普通百姓可以享用的畅销商品,随之而来的是假阿胶的充斥。抗日战争爆发后,东阿县城被日军占领,战事频繁,商贾逃匿,作坊店铺相继关闭,制胶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阿胶生产才逐步恢复。
山东亿颜堂阿胶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牧德明接受中央电视台《领航》栏目组采访
山东亿颜堂阿胶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牧德明在办公室办公熬制正宗阿胶的法宝
阿胶之所以能起到美容养颜、补血益气的功效,与它的原材料关系甚密。
驴皮。梁代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写道,阿胶“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阿”。可知最早的阿胶原是从“牛皮哄哄”的那个牛皮里熬制出来。时移世迁,到了公元七世纪,阿胶的原材料发生了重大变化,由驴皮取而代之,牛皮则沦为下等品。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汉唐两代,北方少数民族匈奴不太顺从大一统王朝,折腾得比较厉害。为了“不叫胡马度阴山”,汉唐的历代帝王都不敢轻忽军备,勤于整军扩军。而牛皮是制作兵革器械的重要原料,自然也就成为战略物资,于是朝廷规定民间不得私藏,必须上缴朝廷,否则杀无赦。
牛皮既然被官家垄断,阿胶的生产者们便不得不想办法寻找替代品。大概也是情急生智,他们开始尝试用同类的驴皮替代。不料误打正着,居然别开生面,驴皮阿胶竟比牛皮的更胜一筹。发展到后来,牛皮阿胶干脆被彻底赶下神坛,另立门户,定名为黄明胶,驴皮阿胶一举跃升到无可与之争锋的“正宗地道”位置。
那为什么驴皮熬制出的阿胶比牛皮的更胜一筹呢?清代医学家陈修园很学术也很八卦地写道:“所以妙者,驴属马类,属火而动风,肝为风脏而藏血,取水火相济之意也。”意思是说,用驴皮制作出来的阿胶可以“借驴皮动风之药,引入肝经;又取阿水沉静之性,静以制动,风火熄而阴血生。”
东阿水。东阿水也是熬制正宗阿胶所必备的。阿胶境内千年流传的民间典故说道,当初李世民起事后,金戈铁马,气吞万里。但他也不是永远顺风顺水,在山东境内,李世民就遭到强人王世充挥军抗拒。那王世充也不是等闲之辈,一阵厮杀下来,李世民竟小受挫折。人困马乏,便引军进入东阿县休整。支持李世民的东阿人热烈欢迎,以阿胶熬汤来拥军。说也奇怪,原本疲惫不堪的李氏大军第二天顿感精神焕发,一鼓作气打败了王世充。
虽然这段民间传说,正史中没有记载,真假难辨,但接下来的故事,就是有史有据的了。唐代《元和郡县治》载,太宗时,朝廷派遣大将尉迟恭来到东阿县,封存了阿井,并宣布自此之后当地闲杂人等一律不得私自开启井封、制造阿胶,否则杀无赦。只有官家才可以“启封而取水”,“熬胶进贡”。此后直到宋代,国家都实行“其井官封”的垄断政策。“其井官封”对当地老百姓是一种剥夺,但好处是顿时抬高了阿胶的地位,使它从卑微的民间土产一跃成为“皇家招牌”的贵重补品,与人参、鹿茸并列中药三宝。
古人虽然无法对“水”进行量化分析,但他们的经验告诉他们,阿胶水是熬制阿胶的好水。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曾对阿井水的来源进行了考据和研究,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其井乃济水所注……”
那么何谓济水呢?清初医学大家陈修园在《神农本草经读》中说:“此清济之水,伏行地中,历千里而发于此,其水较其旁诸水,重十之一二不等。”翻成现代语言,最关键的意思就是,“济水”是一种地下水,但不是静态的,而是如地上的长河一般流泻千里,同时,这水的比重大过普通水一两成。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则具体描述为,其水“清而重,性趋下”。
上世纪80年代,山东地质考察队研究表明,那“济水”果然确有其事,并且真的伏行地下,流经千里润泽万物无数。原来这注地下水发源于泰山和太行山两山山脉的地下潜流,大雨落将下来,沿着泰山、太行山石缝不屈不挠地渗透,两相交汇之后,终于汇聚万滴成为了浩荡的地下河。说这水不屈不挠恐怕还不足以表达其精神气韵,地质学家们说,这股水居然要历经两亿年才算陶冶成材,水质达到功德圆满程度。
东阿水之所以有“清而重,性趋下”的特质,是因为此水千里跋涉而来,一路经过地下岩石与沙砾层层过滤,焉得不清?此水奔走途中必然吸纳进无数由大地山川赐予的钙、钾、镁、钠等稀有金属,又焉得不重?所以这“清而重”的水必然“性趋下”,顺着泰山、太行山余脉一路逶迤来到东阿县,聚成庞大地下水系,成就一段天地大造化。后经山东地质局第一水文地质队的化验,东阿县地下水每50千克比一般水重1.5-2千克,矿物质含量则高于一般水质几倍乃至几十倍。
因为东阿县地下水“性趋下,清而重”,所以在熬制过程中杂质自然上浮,等于一次彻底净化,制作出的成品阿胶当然质地纯粹;因为东阿水中含有的大量矿物质,不仅有助药性发散,并可与原料产生奇异微妙的化学反应,令成品具备更新鲜丰富的营养内涵。
来自东阿名坊的亿颜堂阿胶
在东阿,有一家规模宏大的阿胶生产企业——山东亿颜堂阿胶制品有限公司,公司以高质量、古方熬制之手法脱颖而出于市面其他阿胶生产企业。
山东亿颜堂阿胶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阿胶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历经200多年的发展,现今的山东亿颜堂阿胶制品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融“掌握核心传统工艺”与“拥有现代技术专利”为一体的专业的精品阿胶生产基地。
公司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东阿亿颜堂阿胶以高品质、大品牌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公司目前的产品有:大枣枸杞型阿胶糕、玫瑰型阿胶糕等十几个产品,产品销往山东、北京、东北、上海、浙江、广东、深圳等多个省市及港澳地区。
东阿亿颜堂阿胶将以“让阿胶成为民族养生符号”为使命,承担起弘扬阿胶文化、传承发展传统技艺、打造消费者信赖的滋补养生品牌之大任,普及阿胶精品,造福百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