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婚姻与家庭(上)

这个世界没有谁是小人物

作者:文|雪宁
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影响世界的并不只有那些领袖、那些不平凡的人或有权有钱的人,普通的人也可以……

文|雪宁

前段时间,FB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为了庆祝女儿出生,给女儿写了一封深情的长信,并承诺将自己持有FB的99%股份(目前市值约450亿美元)捐赠给慈善机构。这件事,在中国的网络上引起热烈讨论,有的人关注他巨额的捐赠,有的人质疑他为了避税,也有人称赞他有大爱。

而我从这件事,看到了扎克伯格对于世界发挥影响力的那颗积极正向的心,看到了他想传递给女儿的价值观,以及教育如何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态度。

我想,教育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传递给孩子“你可以为这世界做些什么”,或者是“世界因为你有什么不同”。这看起来似乎是很大、很空洞的口号,其实正是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要知道,影响世界的并不只有那些领袖、那些不平凡的人或有权有钱的人。或许我们无法像奥巴马那样决定国家的命运,无法像扎克伯格那样捐出巨额的财富,也无法像圣埃克苏佩里那样留下《小王子》这样经典的作品……

但是,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从降生的那刻起就对世界产生了影响。首先一个新生儿的诞生改变了家庭结构,同时,父母、长辈对生命的认知、对生活的态度,也会随着婴儿的长大,慢慢开始持续发挥着对周围的影响,而“周围”就是世界的组成。

现行的教育制度是为了培养精英的,如果成为精英只是为了改变一个人和家庭的命运,只是为了可以获得权力、地位、财富,可以成为谋私的工具,只是为了满足对世界的占有欲望,那么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儿?每一个社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教育问题,因为孩子才是改变世界的力量。

教育应该是以如何激发孩子潜力为目的,让孩子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力,可以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就如同,女儿的班主任在学期伊始,贴在班级黑板上的那行字:“为别人做一件事,让世界不一样。”

开学之初,老师布置的功课就是让孩子们想出一件可以为别人做的事,而这件事会给社会带来正向的改变,把这样的想法记录下来并写出如何执行。女儿回家兴奋地设想了很多,例如,是否可以设计一个耳机和太阳眼镜合一的产品,让运动的人更方便;是否可以设计一个带定位的手杖,可以随时给盲人提供准确的信息位置……小女认真地记录着她的想法,甚至画出设计图。老师带领孩子们分享每个人的想法,最后着眼在力所能及的小事上,结合成一个班级的具体想法—在垃圾分类处理上,我们还可以改进什么?接下来让孩子们大量搜集各国垃圾分类的状况,写出报告。然后,老师带领他们参观了垃圾处理厂,并写出心得,再次全班讨论,最后讨论所达成的结果是,对于回收纸的分类方式可以改进得更为准确。因为纸的类别差异很大,最终回收后的处理方式也不相同。

于是全班总动员,分组调查研究,汇总和不断完善可以操作的整体方案,把纸类更细化成五个类别,分类回收,并把这个最终方案推广到全校。孩子们又开始分组制作海报、编写故事戏剧、制作演讲P P T、制作道具,进入各班级演讲、说明、表演,老师协调整个班级,最后还把方案寄给了国际环保组织,期末每个孩子都得到了该组织回复的一封认可证书, 来充分肯定和鼓励孩子们的环保实践精神。孩子们通过一个学期身体力行的实践,真切感受到一个平凡的人,哪怕是孩子,也可以对世界产生正向的影响力。真正的教育应该就是这样给予孩子可以为世界付出的价值感。

当我们大人期望和要求孩子的同时,还要不断自省自问:“我对这世界发挥了哪些影响力?我是如何对待我身边的每一个人的?我们如何通过言行给孩子树立榜样?”

这世界,没有谁是小人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别人的太阳。比如,那位骑车环岛、为山区需要的人送去红豆汤的年轻人,那位为没牙的老伯煮一碗切碎的意大利面的餐厅厨师,那位每天清晨天没亮就环城把每个大反光镜擦亮、保证司机行人安全的阿公,那位主动为每一位老人把牛排切好的快餐店店员……我们也可以成为这样平凡又温暖的人,为陌生的人送上一句温暖的话、一个灿烂的笑容,人与人之间必定会因此产生涟漪荡漾。

是啊,这世界会因你而不同,我们该如何做?又该如何影响我们的孩子?

张慧娟 E:[email protected] T:010 5102 6332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