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教育科学博览

合作生成教学模式在物理新授课中的行动研究

作者:刘 林(青岛市延安一路4 号丁 山东青岛 266023)

刘 林(青岛市延安一路4 号丁 山东青岛 266023)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合作学习理论及实践经验的研究,为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笔者针对物理课堂开展合作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将动态生成理论与合作学习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合作生成教学模式及其操作的一般流程。本文以规律新授课《力的合成》为例进行教与学的课堂行动研究。

关键词:合作学习 动态生成 物理新授课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主要集中在对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上,而实践应用的研究近些年才得到重视,尤其是具体到物理学科教学的行动研究并不多,针对物理新授课合作学习的研究就更少。在物理课标中呈现的物理规律有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能定理、气体状态方程等等,这是学习物理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必备知识,对物理规律新授课进行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至关重要。教研中,结合教育特点和物理学科特点,运用合作学习理论进行行动研究,探讨合作生成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适合物理规律新授课教学的合作学习策略,力求解决目前存在的大班教学的可操作性不强,合作缺乏学生的源动力,合作流于形式等缺陷和不足,可以为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提供素材,以形成有效的学科范式。

2 合作生成教学模式的构建[1]

笔者在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和课堂的观察中发现,将合作学习和生成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构建了合作生成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课型的差异性需要,在具体操作环节上再作出调整,以有效的组织合作学习的教学。合作生成教学一般采用如下的流程:

具体到每一节课中,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每一个教学单元都由“教学任务”、“教学活动”、“学情预设”三部分组成,称为一个教学事件。每一个教学事件的展开是相对独立的,不同的教学事件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一节课的主体结构。

3 规律新授课合作生成教学的基本流程

(1)创设情景,激趣质疑

在规律新授课之前,教师应该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在学习物理规律之初就有一个明确的探索目标和正确的思维方向,这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的意向活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产生心理爱好和追求,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倡导学生对问题敢于质疑,它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其中蕴含着创新的萌芽。教学中可以采用名人趣事、生活现象、与学生的互动游戏、视频资料、生活中的错误认识等方法引入课题,创设情境。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片段:

(2)科学猜想,设计实验

科学猜想是指从已有的物理基础知识出发,冲破原有的知识圈,提出新的观点和假设,并把这种新思想通过理论论证或者通过实验验证。猜想并不意味着空想,必须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进行,在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运用直觉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设计是指学生在实施物理实验之前,根据一定的实验目的和要求,运用有关物理知识与实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步骤和操作方法等实验因素进行规划的活动。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目标,课堂内也许没有时间让学生讨论自己的设计方案。可以以小组探讨的方法,也可以由教师引导、师生共同设计的方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不失时机的对学生有创设性的意见给予肯定、支持和鼓励,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片段:

(3)合作探究,成果交流

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之后,接下来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引导学生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按照小组合作的小组组建方案和运行机制,相互配合完成任务。通过合作学习逐步形成充满活力的学习团队。教师在学生探究过,起到引导、指导、服务的作用。

各个小组的探究合作结束以后,教师引导各研究小组通过归纳、概括、总结、分享,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梳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与语言文字或数学工具进行条理性的呈现,简明确切的表达物理规律。在各自得出结论以后,各个小组在进行研究结论交流,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的认知和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片段:

(4)归纳演绎,深化理解

在得出规律以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讨论规律的适用条件,并对规律进行演绎,在更大范围内和特殊条件下讨论物理规律的运用,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通过归纳演绎,使学生对物理规律有更全面正确的认识,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将其顺利的组织到知识结构中。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片段:

(5)规律应用,拓展完善

通过应用训练,加强对规律的理解和记忆,促进知识的迁移。除了以例题或者练习题的形式,也可以利用互动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拓展完善,通过更深层次的思维理解规律。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片段:

(6)归纳总结,反馈评价

总结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对合作内容作出必要的归纳和总结,以便学生了解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自觉弥补缺陷与不足;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作出评价性的总结,评价的对象以小组为单位,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合作小组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要注意发挥评价的正面导向作用,对协作良好的小组予以表扬,教师对学生的见解给与分析、反馈,促使学生改善学习。

4.针对本研究的进一步思考

基于合作学习重大意义,笔者历时近八年的时间针对青岛市物理教学情况进行了准实验研究,得出了相关的实验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合作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但是实验结果并没有进行广泛性验证,在合作学习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1 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

由于不同班级的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经常进行座位调整等原因,导致合作学习小组的组成人员维系时间较短,小组成员有时还没有完全适应,又更换了小组,从而影响合作效果。但是如果合作时间过长,导致小组内部的同质性增加,异质性减弱,同时小组之间的同质性打破,无法保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3]的属性,这些问题都会阻碍小组合作的良性发展。因此小组的合作如何有效进行,需要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协调,各科同步推进。

4.2 合作学习的评价过于单一

适时、合理的评价是小组合作能否有效、长期进行下去的保证。在小组合作进行过程中,总会出现部分学生、部分小组参与不积极的情况,或者开始热情高涨,之后由于没有适当的评价,也就缺乏继续合作学习的热情。在小组评价中,应该摒弃过去那种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方式,而要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的策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发现,个别学生游离于小组之外,或同一小组内只有部分学生研究而其他人参与不进去的现象。所以建立起能有效激发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的评价机制,对提升小组合作的实效是至关重要的,这我们今后延伸研究的内容之一。

4.3 需要进一步探究如何在合作基础上引入良性竞争机制

关于小组合作的竞争主要有三种:小组内竞争,小组间竞争,不同班级间竞争。在课堂教学中往往突出小组间竞争,而缺少组内竞争以及班级间竞争。容易发生小组间因竞争激烈而引发的互相指责、诋毁的恶性竞争现象,小组内会出现大锅饭的情景,这是我们所不希望出现的。所以,如何引发并引导不同组内、组间、班级间的良性竞争是非常重要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4.4 减负和增效之间的矛盾

目前学生的学习负担比较重,尤其是学生面临中考、高考的压力。实践证明,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但这也带来了新问题,合作学习需要过程性评价,需要教师和学生去做过程性评价量表,并且要记录汇总,这无形中增加了师生的负担,如果不做,又不利于使学生保持适度的竞争性,从而缺乏动力,这是一个矛盾体,如何去寻求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是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林.合作生成教学模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

[2]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

 

新常态下煤矿班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合作生成教学模式在物理新授课中的行动研究

在航运市场新环境下提升船员履职能力浅议

浅析镀锌钢管卡箍连接工艺

浅谈幼儿园室内班级活动区域的创设

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途径与对策探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