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情况果真如此吗?
低钠盐并不可怕
低钠盐真的像网络上所说的那样可怕,是送命盐吗?
所谓低钠盐是以碘食盐为基础,添加一定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制成的食盐。低钠盐含有60%~70%的氯化钠,同时还有20%~30%的氯化钾和8%~12%的硫酸镁。与普通食盐相比,低钠盐的显著特点是钾含量高。
“低钠盐是夺命盐纯粹是谣言,影响了国家对高血压防控策略的执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何丽认为,低钠盐不仅不是送命盐,而且可以说是“营养盐”,它对控制血压有很大帮助。并且盐的咸味也可以来自氯离子而非钠离子,因而低钠盐能在实现减钠补钾的同时,基本不减咸味。
据了解,正常血钾浓度对维持心血管功能等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血钾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生命。人体内的钾来自于食物,而食物中以牛奶、香蕉、橘子、葡萄干含量最多。人们每天吃的食物都不同,每天的摄入量也不同,那人体如何保持血钾浓度稳定的呢?
何丽表示,血液中多余的钾在胰岛素的作用下会随葡萄糖进入细胞内,在这些器官和功能中,最重要的是肾脏,对调控血钾浓度发挥着关键作用。如果摄入的钾不足,肾脏就会减少钾的排出;如果摄入过多,肾脏就会将多余的钾排出体内。因此,只要肾功能正常,几乎不会发生高血钾。
低钠盐有诸多好处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低钠盐系列共有4个品种,分别是低钠深井盐、低钠菇盐、绿色低钠盐和普通的低钠盐。与普通碘盐相比,低钠盐的价格要稍微高一些,最便宜的低钠盐250克售价2元,而价格最高的是低钠菇盐320克达到6.6元。
是否有必要购买和食用低钠盐吃呢?专家表示,低钠盐是一种健康食盐,从健康长远考虑,高血压患者及适合食用低钠盐的人群,如心脏病患者,应尽量食用低钠盐。210医院营养科营养医师董毅认为,普通的碘盐中,氯化钠的纯度高达95%。由于钠离子能增强人体血管表面张力,容易造成人体血流加快、血压升高。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是不宜食用普通碘盐的。而低钠盐是以碘盐为原料,再添加一定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钾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来抵抗高钠的升血压作用。因此,低钠盐最适合中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食用。
同时,对于健康人群来说,食用低钠盐能够减少钠离子的摄入,从而减少罹患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据了解,目前发达国家纷纷推广含钾盐。美国“全国高血压教育工程”推出了一个饮食降压指南,称之为“用加法替代减法”,即增加钾、镁、钙等物质摄入,有利于血压的控制。事实上,我们的日常饮食普遍钾摄入量低,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钠摄入每日不宜高于5克,而钾的摄入不应低于4.7克,鼓励适当多摄入钾。
从预防的角度来看,为了纠正现代人高钠低钾的错误饮食形态,低钠盐也同样适合健康人群食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曾对708名由心血管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组合的人群进行了一项替代盐的研究。结果显示:食用氯化钠含量在65%左右的低钠盐患者比吃氯化钠含量为100%的普通精制盐患者,收缩压(高压)降低了5.4毫米汞柱,这个临床试验再次证明长期食用低钠盐的益处。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适宜食用低钠盐。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肾内科医生庄震表示,低钠盐的问题在于:肾脏功能不全和糖尿病等人群,由于对钾的代谢存在功能障碍,摄入过多的钾可能导致“高血钾”症状,对这些人来说,以氯化钾为基础的“低钠盐”就存在着风险,建议听从医生的指导适量使用。
由于低钠盐中钾的含量相对较高,肾脏病患者食用低钠盐后,摄入的钾不易排出,当血钾浓度达到一定标准后,容易引发高血钾症。患者出现心律不齐、心跳减缓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心脏骤停,甚至导致猝死。在生活中,有浮肿、肾功能不好的患者,在就诊时医生一般都会告知要“低盐饮食”。但一些人对低盐饮食理解错误,认为食用低钠盐就能达到低盐饮食的目的。实际上,低钠盐与低盐饮食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低盐饮食是要减少盐的摄入,但吃低钠盐达不到低盐饮食的目的。因此,针对消费者在低钠盐认识上的误区,将于今年9月22日实施的GB272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盐》明确要求,低钠盐产品标签中应标示钾的含量,并应清晰标示:“高温作业者、重体力劳动强度工作者、肾功能障碍者及服用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等不适宜高钾摄入的人群应慎用低钠盐。”
“无论哪种盐都要少吃。”庄震强调,尽管低钠盐对大部人的健康有益处,且控制了钠含量,但也不能放开食用。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成年人每天摄入盐应低于5克(此前为6克),儿童的食盐量应该更低。不管哪种盐,尽量减少钠的摄入才是关键。
那么,不同人群食用什么盐最好呢?庄震建议,对于肾功能正常但有高血压的人群来说,服用低钠盐更好;而对慢性肾衰竭的病人,完全可以通过少放盐,控制盐的摄入总量。低钠盐是含碘的盐,如果是甲状腺病人,建议不要选择低钠盐,而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低碘或者不含碘的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