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效把握并充分利用他们生动活泼的性格特征和乐于动手的心理趋向,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设一座通向彼此的“桥梁”。
“眼看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不仅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也较短,而且“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就是说,积极开展数学动手操作教学活动的意义重大。
1. 开展数学动手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主体意识。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小学生属于“唯情趣一族”,他们对情趣化教学有着一种难以摆脱的依赖性。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把动手操作有机融合到课程活动之中,能够迎合学生活泼好动的学习心态,从手脑互动中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首先以圆形生活物体举例,让学生初步感受圆与平面图形的不同;接着激励启发:“你们会画出标准化的圆形吗?能够想出多少种画圆的方法呢?”学生们一下子来了兴致,并在相互促进下动手操作了起来,许多人借助硬币、茶杯盖和墨水瓶等物体画出了大小不一的圆形;然后教师再问:“请你为学校准备建造的圆形大水池或大花坛搞设计,你该如何画出圆来呢?”学生们的兴致更浓了,他们不用扬鞭自奋蹄,再次投入到争先恐后的动手探究之中,最后终于发现了可用标杆和绳子等实现操作的方法。由此可见,动手操作能够赢得不容忽视的“情绪智力”效应。
2. 开展数学动手操作活动,促进学生知识理解和数字形象化。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思维不足,因而对于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数学学习,要充分借助形象化的事物和过程才能较好地完成并实现知识内化。教师应在动手操作中引导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自我认知、探索和发现,帮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促进所学知识的理解接受、消化巩固和应用实践。在低年级段教学“加减法”时,教师可利用小学生已有的数数能力,以数小棒或其它物品的方法来开展动手操作活动;在中年级段进行“分数”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折纸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分数知识的理解。以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①呈现“两人平分吃1个苹果,每人一半”的故事情境,让学生了解“一半”也可说是二分之一,从中体会分数就在我们身边;②引导学生如何把三张长方形的纸分别平均分成2份、3份、4份,并将其中的1份涂色,让他们认识1/2、1/3和1/4;③让学生合作尝试“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5份、6份等,并把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出来”,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④通过“议一议”,帮助学生在“做数学”中对分数意义有一个初步理解。
3. 开展数学动手操作活动,提升学生的解析能力和生活化意识。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生活,同时在社会生活中得以不断地完善、丰富与发展”。如果缺乏或远离生活元素的丰富涵养和有效滋润,数学知识就会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相互渗透和融合起来,既可有效地淡化课程形式,降低学习难度,又能优化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涵,拓展学习视野,在学用结合与知行统一中不断增强小学生的数学生活意识和问题解析能力。比如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秒”是一个极其抽象的时间概念,无论教师怎么描述都难见良好效果。有鉴于此,有教师设计了如下操作活动:首先引导学生用拍手、跺脚、数数来感受1秒持续时间的长短;然后让学生们体验在10秒内最多能写多少数字,在30秒内能背多少乘法口诀,能读多长课文,能跳绳多少个,能做多少口算题等,从这些实践操作中切实感受“秒”的时间概念。然后,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实际测量一下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大约需要多少秒;猜一猜1秒钟内还可以做些什么事,等等。“秒”这一时间概念在学生心目中可谓“生了根、发了芽”。
再如,在教学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等内容时,执教者机灵引导小学生自己去画一画、剪一剪、做一做各种单位的纸盒(或者纸),切实感受它们的高低大小和底、面、高、空。如此而为,既可有效激发学生的生活学习意识,又能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逐步拓展他们的空间思维。此外,还可激励并指导小学生在几何形体习题操作中更好地理解题意,加深认识和有效拓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这应成为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教学的指导性原则。
总之,学校教育是一项情感性的艺术实践工程。“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只要我们始终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善于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和环境,就定能在善教乐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质。
•(作者单位 山东省惠民县桑落墅镇明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