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防爆、防辐射、私密性……越来越多的车主选择为自己的爱车贴上一层玻璃膜。不过,除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大品牌,近年来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小众品牌。车膜市场变得越来越火热,但局面也越来越混乱。
关于汽车玻璃膜的秘密,你真的知道吗?值盛夏即将来临,以及国标GB/T 31849 《汽车贴膜玻璃》将实施之际。2016年4月8日,《消费者报道》记者专访了美基车膜品牌的创始人,广州环旗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华。他介绍了汽车玻璃膜这一舶来品正面临的市场现状和关于车膜产品质量相关的知识。
消=《消费者报道》 徐=徐华
好产品靠进口,市场上国货居多
消:据了解,目前较为成熟的汽车玻璃膜品牌的产品均靠进口。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徐:从产品品质来说,目前较好的几个品牌的产品大部分产自国外,以美国居多。而且,几个品牌的生产厂家相对集中。比方说,威固和龙膜的产品就由一个集团提供——美国伊斯曼集团。美国车膜的技术是从航天技术上延伸而来的,有着最全面的工艺和多年稳定的生产经验,能够拥有膜产品完整工序的工厂并不多,屈指可数。
消:08年你创建美基品牌时候的市场状况和当下有何不同?
徐:车膜的国产品牌发展历史并不长,也就十余年。产品质量跟不上进口是可以理解的。
我在2008年创建美基这一品牌的时候,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美国、印度、韩国、台湾这几个产地过来的产品。国内生产车膜厂家只有台湾工厂过来设立的的一两家分厂。那时,企业主要缺少的是技术和资金。
目前,国内车膜的生产厂家已发展到数十家之多,生产技术逐渐成熟,但也呈现出参差不齐。更多的还是在生产工艺的完整度上有所欠缺,有的环节还是需要外购外包。而此时也出现了一个不良好的现象,很多的国产车膜品牌在打价格战,拼价格带来一个不好的影响便是产品品质的低端化。
徐:虽然进口产品的质量上普遍较好,但论市场占有率的话,还是国货居多。因为,4S店是车膜装贴量最大的一部分。很多的车在消费者购买之前,便已经搭配着某种套餐,贴好了膜。
整个车膜市场正在两极分化。坚持品质的好品牌被更多的有着消费升级需求的车主们选择,另一部分贴膜则在4S店完成。4S店成了国产膜的主要消费阵地。
国外部分地区禁止使用汽车玻璃膜
消:既然贵公司产品需要进口,那么你们如何对产品质量进行把控呢?
徐:美基品牌车膜的生产厂家和其它大品牌相同,同为国际窗膜协会会员工厂。所以,我们能在质量上和其它大品牌产品持平。
虽然我们的生产工厂在美国,但是我们会对产品进行检测,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如果我们需要对产品的参数进行一些调节,在技术允许的条件下,我们只要将调节的参数发往厂家就可以了。
消:此次《消费者报道》的送检结果显示,有4款膜的可见光透射比都没达到70%。对此,你怎么看?
徐:我们自己的检测结果显示该指标为72%。这应该是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造成的。你们的计算方式是将380-780nm的可见光进行平均求值。我觉得,应该对不同波长赋予不同的权重。
而且,我们将产品送到公安部交通安全产品质检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为“合格”。
消:汽车玻璃膜是舶来品。那么,你可知道国外有关汽车玻璃膜的法律法规是如何的?
徐:国际上,不同国家对车膜的法规有所不同,有的允许贴,有的禁止贴,有的则只允许贴浅色系。甚至在美国不同州之间,其针对车膜的法规也是不同的。总的来说,一般发达国家,是不允许贴深颜色的车膜。
如此规定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执法安全性。由于国外枪支等杀伤性武器较为普遍,如果警察看不清车内情况,对警察本身来说是很危险的。二是行车安全性。如果前档车膜颜色过深,或者车膜质量差导致驾驶员视线模糊,较容易酿成交通事故。
消:美基品牌的定位和其它品牌有何不同?有何优势?
徐:在2008年创建美基品牌之初,我对品牌的发展方向就十分坚定——做互联网品牌。迄今为之,美基的所有产品均从京东和天猫的旗舰店卖出。
传统的品牌的车膜产品要经过层层代理和汽车美容店的环节。当车膜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时候,其价格已然十分高昂。而美基的产品,直接从品牌方到达消费者,绕过代理商。汽车美容店也仅能赚取贴膜费。
这省下来的成本最终惠及的是消费者群体。我们产品的销售价格是比较低的,同时又能保证产品质量。当初,我们推行网络销售的时候,遭到同行尤其是汽车美容店的非议。因为这触及到汽车美容店的利益。
消:消费者在选购车膜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徐: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往往不能完全了解产品的性能。一些汽车美容店会以实验的方式让消费者感受车膜的隔热或隔紫外的性能。但是,这些实验也难说藏有猫腻。
比方说,店家让消费者把手伸到膜后,感受其阻隔红外线的性能。但是,陶瓷膜的隔热原理是靠吸热来实现。这样就可能会误导消费者。
我赞成第三方对比检测机构通过公正的质量检测,来挑选出优秀的产品。这会反过来影响市场,向一个良性竞争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