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冠心病:完全可以防患于未然

作者:刘祖春

□ 湖北省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刘祖春 

心脏是一个强而有力的“泵”,通过动脉及静脉网将血液输送到身体各器官,而供应心脏本身营养物质的动脉被称作“冠状动脉”。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狭窄或不稳定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管腔闭塞、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5大“兄弟”

在临床上,冠心病分为以下5种类型,俗称为冠心病5大“兄弟”。

1.心绞痛型: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感、闷胀感,伴随明显的焦虑,持续3~5分钟,常发散到左侧臂部、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有时可累及上述部位而不影响胸骨后区。用力、情绪激动、受寒、饱餐等增加心肌耗氧情况下引起的疼痛发作称为劳力性心绞痛,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后可以缓解。有时候心绞痛不典型,可表现为气紧、晕厥、虚弱、嗳气,此类情况多见于老年人。

心绞痛根据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又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指的是发作1个月以上的劳力性心绞痛,其发作部位、频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诱使发作的劳力大小、能缓解疼痛的硝酸甘油用量等基本稳定。不稳定型心绞痛指的是原来的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等增加,或者新发作的劳力性心绞痛(发生1个月以内),或静息时发作的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所以一旦发现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2.心肌梗死型:梗死发生前1周左右常有前驱症状,如静息和轻微体力活动时发作的心绞痛,伴有明显的不适和疲惫。梗死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压迫感、闷塞感,甚至刀割样疼痛,位于胸骨后,常波及整个前胸,以左侧为重。部分患者可沿左臂尺侧向下放射,引起左侧腕部、手掌和手指麻刺感;部分患者可放射至上肢、肩部、颈部、下颌,以左侧为主。疼痛部位与以前心绞痛部位一致,但持续更久,疼痛更重,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有时候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容易与腹部疾病混淆。伴有低热、烦躁不安、多汗和冷汗、恶心、呕吐、心悸、头晕、极度乏力、呼吸困难、濒死感,持续30分钟以上,常达数小时。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就诊。

  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很多患者有广泛的冠状动脉阻塞却没有感到过心绞痛,甚至有些患者在心肌梗死时也没感到心绞痛。部分患者在发生了心脏性猝死或常规体检时才被发现。部分患者由于心电图有缺血表现,发生了心律失常,或因为运动试验阳性而做冠脉造影才发现。这类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和心肌梗死的机会和有心绞痛的患者一样,所以应注意平时的心脏保健。

4.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部分患者原有心绞痛发作,以后由于病变广泛,心肌广泛纤维化,心绞痛逐渐减少到消失,却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气紧、水肿、乏力等,还有各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还有部分患者从来没有心绞痛,而直接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5.猝死型: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出现以后6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所致。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异常,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导致。

防治冠心病应从源头干预

正常人的冠状动脉是内壁光滑的血管腔。但是,如果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的形态学改变,如内皮细胞受到损伤,冠脉内壁有斑块形成,会使动脉管腔狭窄,进入心脏的血流减少,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如果冠状动脉内壁斑块破裂,引起局部血栓形成,堵塞动脉管腔,会使心脏完全失去供血,就会出现人们惧怕的心脏事件——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可见,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源头,防治冠心病,最大限度地减少猝死的发病率,关键应从动脉粥样硬化的源头抓起,即控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危险因素。

加拿大的约瑟夫教授,调查了全球52个国家近3万人,其中约1.5万名心梗首发患者和1.4万名心脏健康者。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心梗可以用9种危险因素来预测,而发生心梗的危险程度也是依次排列的:(1)吸烟;(2)血脂异常;(3)高血压;(4)糖尿病;(5)腹部肥胖;(6)紧张焦虑;(7)每日水果蔬菜摄入不足;(8)静息的生活方式;(9)过度饮酒。其中,前两项就可以预测2/3心梗患者的发病危险,而控制好这9项危险因素,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冠心病发生率,当然也就能很大程度地降低猝死率。

危险因素与冠心病之间并不是直接明确的因果关系,而是“相关”的关系,即与无危险因素者比较,有危险因素者未来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大,危险因素越多,未来发病的危险越大。每增加1个危险因素,未来患病的风险将成倍增加。

控制危险因素从青少年抓起

生活习惯常从青少年时期养成,这与冠状动脉的早期病变多发生在青年时代相关联。从基础病变发生到出现临床症状,一般需要5~10年时间。最终发生心肌梗死多在中年以后,男性多见于45岁以后,女性比男性大约晚10年,即55岁以后。

动脉粥样硬化是生活方式病,也可通俗地称之为“富贵病”。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饥饿的欧洲心肌梗死罕见,随着经济复苏与发展,冠心病己成为欧洲的头号杀手。朝鲜战争中死亡的美国年轻士兵的尸解资料显示,动脉壁上胆固醇沉着的迹象:脂纹或轻度斑块相当常见。而中朝士兵的血管壁一清二白。看看如今我国青少年的饮食习惯改变,运动减少,肥胖增多,血脂异常,就可以想象当年美国士兵的血管早期硬化迹象,已经出现在今天不少的中国青少年中。控制危险因素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只要及早预防,早期的病变可以逆转。

由于患者常同时有多种危险因素,因此不应单一地控制个别危险因素,而应多种危险因素综合控制,可望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高危人群可用药物干预

对于已筛选出的高危人群,除指导其进行科学、卫生的生活方式外,必要时需药物干预。可以选用的药物包括硝酸酯类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及他汀类药物等,以改善冠状动脉血供、稳定斑块。其他措施包括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安置术及外科治疗手段等。

冠心病是现代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随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的逐年升高,积极、有效地预防冠心病、延缓病程、减少并发症,已刻不容缓。虽然冠心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但冠状动脉的早期病变可能在青年时代已开始。因此,从青少年抓起,积极去除或控制引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防患于未然,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围绝经期女性心血管病为何会飙升

辨证选药治“春咳”

看一看,您患心脑血管病风险大吗

增加钙摄取量会造成结石吗

鸡精、味精 真能致癌?

抗癌力量在哪里?在“心”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