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汽车导购

宝马惹了谁,日系又招了谁?

作者:曹宇


《汽车导购》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博:cysonny12



6月20日,当大多数人都在享受端午节假期时,下午微信的各群组和朋友圈开始被一条“宝马撞裂马自达”的新闻刷屏。作为汽车行业的从事着和宝马车主,我知道,这回宝马又摊上事儿了。

关于这次悲惨的事故在此就不赘述了,车毁人亡的场面实在太过惨烈,视频强大的冲击力如电影里的镜头一般刺激着人的神经。无论最终的调查结果如何,这辆宝马车和驾驶者都必将受到法律的惩治。

在这则新闻的背后,最令人关注的是牵连出的“宝马”和“日系”两个重点。又一次,宝马被迫需要进行危机公关。不知从何时起,“宝马”似乎成为中国路面上最受人关注的品牌。飙车、违章、肇事,这些肮脏的行为时时伴随着“宝马”的旁注出现在新闻之中。今天北京“宝马车”飙车,明天上海“宝马车”撞民警,这不南京“宝马”又撞毁了马自达。

每当看到这种新闻,都非常令人沮丧——为逝者悲哀,为宝马悲哀,更为中国交通环境悲哀。当年长安街英菲尼迪撞碎菲亚特的悲剧还历历在目,如今南京街头这一惨剧又再次上演。联想到之前一系列的“宝马”事故报道,不禁要问:宝马惹到谁了?

作为豪华品牌,宝马一直是德国ABB中最受新闻关注的品牌——尤其是车祸这种社会新闻。虽然我们不愿看到,但车祸事故每天都在上演,很少有别的品牌能“达到”如宝马这般高的关注度。我最早看到的关于宝马的不负责言论是当年一则关于李天一的新闻报道,该报道称李天一对它的宝马进行了“重度改装”,百公里加速不超过5 s,最高时速能达到300 km/h……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留心社会上由宝马引发的热点新闻。

从那之后关于宝马的车祸动辄就被打上了“超速”“酒驾”“背景深厚”等标签,抛开事实不谈,这种用“宝马”吸引眼球的做法,真的有意义么?确实,宝马车辆一直以性能上乘而受到消费者青睐,但它毕竟在汽车领域只是豪华品牌,最强悍的车型定位也仅为“Performance Car”,连“High Performance Car”都达不到。

选择宝马,喜欢宝马的人无外乎是更看重车辆性能的消费者,但这不代表他们都是将道路安全视如无物的亡命之徒。在车市急速发展而配套理念相当落后的中国市场,汽车承担了太多社会角色,而宝马正是此种偏激形态下的典型代表。此次事故的“主角”又是“高大上”的宝马730,一番口诛笔伐自然难以避免。

事故的受害者,马自达2则激发了关于日系车安全性的演变。一时间,“日系车就是不能买”的舆论又在网络上血雨腥风。看着这些啼笑皆非的讨论,同样不禁要问:日系车招了谁了?

现场视频和图片还原了事故经历,高速行进的宝马730撞击到了马自达2的侧面,造成马自达2车身解体。由于马自达2的解体,导致一大波“日系车不安全”的舆论尘嚣之上,现场散落的大面积碎片和血迹似乎成为此言论的“重大证据”。

马自达2车身解体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到宝马730的高速侧面撞击,车辆侧面撞击受到的冲击力要远大于车辆前部撞击的破坏力,所以宝马730的车头受损严重。在当前的车辆生产技术下,车辆前部都设有防撞梁和缓冲保护区域,所以前部对撞击能量的“消化”能力要远强于侧面。如果将宝马730和马自达2换个角色,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二者“同归于尽”。

不是宝马的制造工艺要领先马自达多少,更不是日本车的安全系数有多低,这种事故就不具有关于车辆安全的讨论意义。有人拿马自达2的车重说事,有人拿马自达2的缓冲区说事,实在令人无语。如果日系车真的安全系数如此之低,我们还要IIHS作甚?超过150 km/h的速度和接近2 000 kg的质量,如此大的动力势能撞上谁都在劫难逃。

历史的原因导致某些消费者对日系车有强烈的抵触,这种个人行为与车辆本身无关。汽车技术并不是某一国家所独有的,而是全世界人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汽车是无辜的,我们不应用个人情绪加以评判。必须要承认日本的汽车制造业对全球汽车领域都是举足轻重的,哪怕是在事故中幸存的宝马730,抛开了日本产品和技术的支持也无法工作—宝马高端车型原厂使用的是日本NGK集团的火花塞。

宝马也好,马自达也罢,它们都是目前中国糟糕道路环境的受害者。汽车领域高速发展的物质载体和交通环境中恶劣糟糕的道路理念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真正罪魁祸首。与其有精力制造“宝马血案”或抨击“日系安全”,不如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提高安全意识、公共交通理念上,这才是此次事故应该给世人留下的警示。

 

假如中签,你买什么车

宝马惹了谁,日系又招了谁?

我们可以买什么车?

我的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