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汽车导购

假如中签,你买什么车

作者:桂檬

杂志中谈论汽车产品本身的东西很多,我不想着墨于一款车如何,只是近期在看一本名为《乌合之众》的书,书是研究大众心理特点的,然后你会发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人在各个行业的消费市场中会有一种出奇的雷同感。受限于杂志的定位,我们暂且从汽车消费观来看,所谓由一斑可窥全豹,我想说的一定是在整个消费领域都存在的。

撰文=桂檬

浮躁的国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真皮座椅、全景天窗、带L的标签会成为一款车在国内是否热卖的关键词。高档豪华车会让一批人自我感觉良好,觉得更有面子,而其实更多的是他们心里需要得到的来自社会的肯定。就像买房一样,如果花一样的钱,一定要买到更大的空间,这样的人不在少数。由此迫使国内的汽车媒体发明了用几拳几掌这种测量头部、膝部空间的方法。

国内对于社会认同感和财富标准的评判是钱,而国外则是多维度的,文化和知识的价值会得到社会的更大认同、尊重。一次古德伍德赛车节,受邀的两位华人是来自老式车辆协会的老师,因为英国人认为,玩老车的人才是懂汽车文化的汽车贵族,但是他们不知道,国人的消费意识是非常浮躁的,并且缺乏忠实度。快速爆发式的发展导致我们对很多东西没有来得及培养起习惯和情结,就因为又有新东西的到来而盲目跟风。别人买豪车我也要买豪车,别人砸日本车我也要砸日本车。

日本车到底好不好

如果不谈名族情结,就产品本身而言,日本车真的很好。甚至从各种科学榜单和数据来看,同价位的日本车几乎都要比德国车技术更先进,质量更稳定。连国人一直担心的安全性,像三菱、讴歌等日系车在IIHS评测中也已经持平或超过了沃尔沃的安全性。在高性能领域,日产GTR、斯巴鲁STI、三菱EVO等车型都让那些昂贵的德国车汗颜。在广泛的民用车市场,燃油经济性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之一,相比欧洲人推崇的小排量涡轮配置,日本车更倾向于先进的混合动力技术。针对国内走走停停拥挤的城市交通,涡轮需要一定转速才能介入,反复启停实际效果难以发挥,也会增加故障率。而混合动力恰恰是初段就参与了动力输出,随着车速的提高,扭矩需求逐渐降低的时候,才慢慢动用发动机的动力进行高速巡航,这样的设计特点对中国的交通状况更加适合。

北美的JDPOWER榜单足以说明了日系车的优秀,英菲尼迪、讴歌等品牌已经和北美市场融合。而欧洲市场中,宝马和丰田曾经将混合动力系统和柴油发动机技术相互融合、技术共享。所以即使是一台挂着欧洲车LOGO的车型,其中有不少零部件都是来自日本的厂家的。

家人转给过我一个微信帖子,说日本车轻、不安全。其实不然,车轻实际上是工业先进的表现,轻量化已经成为衡量汽车工业发达程度的标准之一了,越轻则惯性越小,刹车和转向时候也会更容易控制。10 t的坦克行驶到50 km/h的时速也会发飘,而几百千克的F1赛车时速300 km/h也可以紧抓地面。所以车辆的稳定性和车重没有很直接的关系,要看车辆的调校和空气阻力设置。

泡沫经济之前,日本的奢侈品销量也是如日中天的,大量性能车如NSX、STI等车型十分令人狂热,人们也愿意消费。一次经济危机过后,他们对高端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日本本土的汽车消费者对实用度和务实度的追求是极致的。除去东京、大阪这样的大城市,多数小城镇的居民活动范围并不是很大,多数人选择了一款叫作K-CAR的小型轻量车。好多家庭因为孩子多,因此像丰田埃尔法一类的MPV也很受欢迎。曾经那些为浮华埋单的人们开始保守、稳重。而且很多人更认为,如果一定要用车的话,买一辆称心如意的二手车,会更加实惠。

土豪永远变不成绅士 豪华也永远无法代替内涵

越是文明程度高的发达国家,对汽车消费也就越务实,对高端品牌的汽车的迷恋程度也就越低,比如日本、欧洲、美国等。他们对好车的热情度似乎都一般,而且消费者显得更加愿意买便宜、实用的车,也许他们都经历过了。而那些信息闭塞,知识文明建设一般的国家似乎对高端产品的消费力会相对更强,这也许是一个过程,随着我们国内的消费者对汽车文化的理解的提升,我们也会认同这样的发展过程。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国内消费者接触汽车的时间比较晚,多数人对汽车的细节了解还有限,加上很多人还尚在购买第一台车的阶段没有使用过太多车的经验,也就谈不上对比,更无法在心中形成一个具体的标准,导致听传闻的时候居多。这些随着时间的培养,慢慢地就会有所改变,大家就会开始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就像汽车文化相对发达的国家一样。

在真正爱车人心目中,豪车其实并没有什么统治地位。因为真正的美食家既能评出鲍鱼海参的优劣,也能说出粗粮白面的好坏。对于一个真正爱车的人来说,一台设计讲究的10万元年度最佳小型车和一台价值500万的年度最佳超跑的心理价值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代表着各自领域的极致。


 

假如中签,你买什么车

宝马惹了谁,日系又招了谁?

我们可以买什么车?

我的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