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洋,很多地方的华人还保留着按辈分起名的传统。此外,每年的清明节、中元节等传统节日是南洋特别重视的节日,节日气氛远超过国内。在国内逐渐被淡化的传统,在南洋土壤上拥有顽强的生命力。“‘礼失求诸野’,这是文化传播中非常普遍的现象。中国在这一百年当中经历的动荡和变革是东南亚国家没有体会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大陆的文化受到了特别深刻的影响。”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汪鲸表示。
但另一方面,文化的保留并不意味身份的混淆。如今的南洋,华人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普遍较为清晰,“遇到国际体育赛事”,汪鲸说,“他们一定是希望自己的国家赢。”
缺失:国内南洋研究尚无成熟叙事
在国内,南洋研究并非显学。南洋研究的基本资料都在西方,而西方少以华人为研究角度;另一方面,国内对南洋的研究基本都处于国际政治研究的框架下,一直没有成熟的历史叙事。
南洋的文化交融情况与国内一线城市及西方有明显不同。最简单的例子,外地人进入大城市,被当地强势文化同化的可能性远大于他对当地的改变,这样的文化传播带有倾斜度。在中国大陆,中华文明是主体,西方文明是外来者;在西方则正好相反。因此,无论是华人进入西方,还是外国文化来中国,最后总归容易受当地文化影响。
南洋不是。中国海域周边的东南亚国家,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由于海洋的阻断,受中国的影响较中国领土接壤国家诸如朝鲜要小得多。然而,航海时代一开启,东西方文化先后进入,南洋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改变。“南洋是中国去海外的必经之路,二者有很长的贸易传统,所以中国对它的影响很深刻。”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吴凤斌说,中国对南洋的影响方式主要通过经济贸易,西方对南洋的影响则主要靠武力入侵。
南洋更像一张白纸。对它来说,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全是外来者,在这个舞台上,两者是真正的、公平的、文明的竞争。这个时候,更容易看出来哪些东西是好的。南洋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分辨的机会。这是南洋对我们的最大的意义。
反思:从南洋会馆和人情关系出发
在南洋,由于相关政策宽松,华人社团的数量相对人口总量值,要比国内大得多。很多华人会同时加入多个社团,即便是不大热衷参社的人,一般都会参加两个社团:一是地方社团,一是宗亲会。
这些会馆有多重要?当地华人举例说明:早期,如果一个广州人,哪怕是偷渡到的南洋—也什么都不需要带,只要找到地方会馆,对方听出你的口音,就可以住下。安顿好后,地方会馆会为新的加入者找工作甚至婚配。这样一来,这些人的后代,一生都会受社团影响,也知道社团对自己家的帮助。一旦飞黄腾达,资助这个社团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这些东南亚社团起源于中国民间,也有学者将其溯源到“天地会”(三合会)等反清组织在南洋的传播。如今,“帮权政治”“华人会党”都是华人研究中的重要部分。一方面,“有组织的社会团体能协调各自利益”,“对华侨社会的各种组织都有影响,甚至起支配作用” (详见《适彼叻土: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新加坡华人族群》24-46页,汪鲸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但另一方面,“一些社团诸如华人会党也逐渐走向行业垄断和犯罪领域。”汪鲸在书中写道。
人情社会是中国及南洋共通的地方。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教授麦克法兰说,中国文化的根基是家族,西方文化的根基是商业。商业重视合同,血缘家族重视关系。在全球化进程中,跟西方现代文明接触后,中国要学会怎样将契约精神和血缘社会结合起来。
重视血缘是中华文化的糟粕吗?当然不是。但是现在要融入现代文明,关系社会必须改变。南洋是非常好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