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在考试内容范围把握、试卷结构设计、命题重点确定、试题解答要求等方面,都从出版工作实际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出发严格考核。同时,考试引导考生根据出版工作岗位职责的特点,努力培养职业能力,尤其是作品审阅纠错的基本职业能力,从而确保出版物质量。
[关键词]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出版工作实践 试卷结构设计 命题特点 职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我国从2001年起实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作为这一制度的有机构成部分,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简称“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从2002年首次举行起,就努力密切结合出版工作实践,按照现代出版业对初级和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对考生从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进行测试,只让职业能力达到一定水平、能够胜任一定岗位工作职责的人员过关,以保证出版物质量。在主要为职业资格管理服务的同时,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还起到引导考生正确学习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根本上提升职业能力的作用,从而促进出版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体现出版工作实践的需要
出版是系统工程,每个出版项目都涉及诸多方面,常常需要多个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通力合作。同时,现代出版业发展很快,不但常有出版新技术出现,而且出现了“全媒体出版”的概念,同一种作品可以采用多种出版物形态向社会传播。根据这种情况,现代出版业要求担任责任编辑、责任技术编辑、责任校对等关键岗位工作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是T型人才,即这些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在广泛把握出版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相当T的一横,可称为“一般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在与其实际工作岗位业务相对应的某一方面具有专深造诣(相当T的一竖,可称为“专项职业能力”)。初入或者即将进入出版行业的新人,需要对出版专业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具备“入门”条件,以便今后在实践中能够按照具体工作岗位的职责需要,再有的放矢地进一步提高,达到专深程度。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大纲》(简称《考试大纲》),是考试办公室组织全国出版界长期从事出版实践、理论研究和专业教学工作的专家于2002年首次制定的。《考试大纲》根据出版工作实践的特点,分别对初级、中级职业资格的基本要求作了规定,并强调对中级职业资格的要求是在全面掌握初级技术人员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此后,根据出版业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应有知识和技能提出的新要求,考试办公室对《考试大纲》及时进行微调性的修订,并每年公布一次。《考试大纲》列出的考试基本要求,是从出版工作实践中提炼的,实际上也就是出版业对相应级别专业技术人员在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的需求标准。因此,考试内容的范围一直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体现了出版工作实践的需求。
考试试卷的结构设计也考虑到出版工作实践的需求特点。初级考试的所有考生考同样的题目。初级试卷内容主要是在从事编辑、技术编辑和校对工作初始阶段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且要求较低,允许考生对部分题目解答不出或不能完整解答,因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还需要在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工作实践进一步提升职业能力。中级试卷的结构有别于初级试卷。“出版专业基础知识”科目(中级)的考试范围比较广,包括所有考生都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如出版学理论、编辑学理论、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出版社经营管理知识、出版物市场知识、出版史等;同时,该科目的考试允许考生在与出版物生产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知识点上存在不足,考试得分只要达到卷面分值的60%就视为合格。“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科目(中级)的试卷结构则直接体现出版业对T型人才的需求特点。例如,选择题部分,覆盖与各类出版物的生产、各类工作岗位相关的知识范围,测试考生的一般职业能力;综合题部分,有三道题目(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和通读校对)是全部考生都应该作答的,也属于对一般职业能力的测试;另有两道题目,从出版物种类角度对中级考生应该具备的专项职业能力进行测试,各包括分别与图书出版、期刊出版和网络出版业务紧密对应的三道分题,考生可以按照自己工作岗位的特点选择其中一道分题作答。此外,综合题的具体内容还按照编辑、技术编辑和校对岗位的特点,特别对中级考生的专项职业能力进行考核。考生必须在与其工作岗位对应的“强项”题上基本不失分,而在其他题上获得不少于1/3的分数,才能得到卷面分值60%的分数,达到合格线。可见,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科目(中级)的考试难度不低。这是为了使未来担任责任编辑、责任技术编辑和责任校对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真正切实履行岗位职责,从而保证出版物质量。
选择题错误项的设置,也充分考虑出版工作实践,设置的错误都是“硬错”,不“唯教材所述是从”。实践中有些做法仅在某个地区或某些出版单位内存在,考试辅导教材中没有提及。考试办公室在命题时会从出版工作实践出发,对这些情况予以周密考虑、分析。某种做法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或行业通行规范,不会导致出版物质量降低,就不简单地因“教材中没有讲到”而将之设为错误项。这就既提倡了现行正确的、规范的出版工作准则,又为行业的创新之举留下了发展空间。
二、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引导考生扎实培养职业能力
考生为了通过考试,一般都对已考内容特别关注。因此,考试常会成为影响考生学习行为、努力方向的“指挥棒”。根据这种客观效应,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既对考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考核把关,又通过对题目的精心设计有意识地引导考生扎实培养职业能力。
(一) 强调作品审阅纠错的基本能力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职责,是在作品批量复制成出版物向社会传播之前,对之进行认真审阅,纠正各种错漏,从而保证出版物内容无误、形式合适,具有社会所需要的使用价值,能发挥正面的社会效用。因此,善于对作品审阅纠错就成为所有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设置了大量引导考生强化培育作品审阅纠错能力的试题。选择题的题型本身已向考生提示,列出的各个备选项中肯定有错误项存在。考生如果对有关的知识理解不透、把握不牢固,答题时就难以准确地辨别错误项。这样,选择题在测试考生对专业知识把握程度的同时,还引导考生培养通过仔细审阅发现错误的能力。在出版工作实践中,善于发现作品存在的错误是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基本职业能力的关键之处,因为这是纠正错误的前提。试想,如果连错在何处都没有能力发现,那纠正错误又从何谈起呢?综合题中的审稿题、编辑加工题、校对题、设计方案审阅题、短文改错题、句子改错题,都有测试考生审阅纠错能力的作用。其中,见于初级试卷的句子改错题,解答相对容易些,因为其题型已提示所列句子都是有错的。不过,考生需要仔细阅读后发现具体的错误,并且还要改得正确才能得分。其他几种综合题都只是笼统地说题中所给作品(短文或设计方案)存在差错,却既不讲有多少处差错,也不提示是什么性质的差错,更不指明是哪个句子(或设计方案的哪个项目)存在差错,还要求考生把发现的差错予以改正,答题难度显然高得多;同时具有高度的仿真性,与出版工作实践中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作品审阅纠错工作基本相同。既然考卷上有许多测试作品审阅纠错能力的题目,自然就能引导考生在平时注意培养自己仔细审阅、审慎纠错的能力。显然,这对提高考生的素质有很大作用。
(二)突出重要知识和技能
《考试大纲》根据出版工作实践的需要,分别说明了初级和中级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在哪些专业知识、技能上需要达到什么程度:“掌握”表示必须重点学习、深入理解并能熟练运用;“熟悉”表示在工作实践中有时会接触到,需要透彻理解、能够运用;“了解”则表示是为帮助考生把握知识系统全貌的,只要求基本理解。
显然,标为“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于胜任出版工作是最为重要的。因此,考试题目绝大部分涉及《考试大纲》标为“掌握”的内容,其分值要占全卷总分值的80%左右;而标为“熟悉”的内容占15%弱,“了解”的内容则占不足10%。可以想见,这样的试题内容对于引导考生在扎实把握最为重要的知识和技能上特别下功夫,会产生多大的作用!这实际上也正是出版工作实践所需要的。
(三)注重实际应用的需要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与学校考试有所不同,是对考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考核,所以十分注重实际应用的需要。在试题的设计中,不仅综合题部分具有非常强的仿真性,与出版工作实践中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况十分相似,而且选择题的内容充分考虑到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特点,涉及的知识基本上是他们需要实际应用的。以下试举数例。
在著作权与著作权法方面,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主要从以出版(包括纸质出版物的出版和数字出版)方式使用作品时常遇到的问题出发,对考生的相关知识进行测试。对于以表演、展览、放映、广播、摄制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情况,则只要求考生知道著作权人还享有这些方面的相应权利。
在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和出版行政管理方面,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注重考核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实际执行的那些规定,而对有关法律法规的文件颁布机构、颁布时间、版本更新等情况(在学校考试中这些是常见的考点)和应由出版行政管理机构执行的规定,一概不考。
此外,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还要求考生把精力放在理解知识的实质内容上,而不是死记硬背辅导教材中的相关语句。那种连文字表述形式都必须一模一样的所谓“标准化答案”,在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从来就不采用。选择题的错误项,其内容根本就是错的。在综合题部分,对如何纠正所给材料中的错误、如何对提问作出简要回答,都不设定“僵化”答案,只要考生所作解答在实质内容上是正确的,评阅试卷时都予以认可。“参考答案”所列出的,往往仅是其中一例。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试题设计,对引导考生注意抓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关键之处,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进而体现于对岗位职责的正确、完满履行中,无疑是有很大作用的。
今后,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工作实践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要求的变化,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具体内容和具体形式或许会有一些变化。但是,经过十多年考试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面向实践,满足需求;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做什么,考什么;用什么,考什么”的基本原则,则是不会改变的,因为这确实有利于促进出版专业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大纲.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2]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基础·初级.武汉:崇文书局,2011.
[3]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实务·初级.武汉:崇文书局,2011.
[4]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基础·中级.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5]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实务·中级.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6]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选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14.
[7]傅祚华.编辑加工题需要引起重视.科技与出版,2012(5):8-9.
[8]陆琢行.娴熟把握出版专业操作技能.科技与出版,2013(5):4-10.
(作者单位: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出版与传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