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民教育的深刻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四化同步”的战略目标。加快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信息化如何用?怎样才能用得好?成为了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课题。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2015年7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对完成有关工作和目标指明了方向。从湖北省现代农业建设的典型看,互联网在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即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新模式,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加快完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多样化农业互联网管理服务模式,逐步运用农业信息化、智能化建立农副产品、农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总之,就是要通过“互联网+”这一思维来改造传统农业思维,用“互联网+”这一信息技术改造、更新和提升亿万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同我们在新形势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互联网+”农民教育的培养目标
要明确“互联网+”农民教育的目标,说到底就是要弄清楚什么样的农民才是“互联网+”时代下的现代农民。
一要有互联网思维和意识。“互联网+”现代农业,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原有理解的农业信息化层面,一定是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贯穿于整个农业产业链,不只是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新型思想工具,一种创新方式手段,还是一种引领示范、创新、革新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效应。
二要有互联网渗透融合能力。新型职业农民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造和升级现有农业技术装备,创新和引入O2O、C2C、B2B等农村电商模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加速其与农业全产业链的渗透融合,节本增效,开拓市场,提升农业产出率,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农业持续发展。
三要有信息共享获取能力。从农业的发展态势来看,“1.0的小农生产、2.0的机械化生产、3.0的精确化生产”正在向“4.0的智能化生产”快速迈进,特别是进入互联网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时代,加速跨越的趋势明显。农业农村经济要实现“弯道超越”,取决于在“互联网+”时代共享与获取信息的能力、推进的速度,这是“互联网+”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的关键。
“互联网+”农民教育的措施建议
一是培养开放融合的“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纳入农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网络远程教育培训、知识更新培训、移动手机智能APP终端、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和途径,着力培养和提升农民的互联网思维和意识,推动职业农民在农业生产、组织、管理和商业模式上进行全方位的创新,从而实现农业跨产业、跨行业、跨领域的深度融合,催生新型业态,衍生新市场和新产品。
二是满足农民多样的信息培训需求。要以满足农民多样化、个性化的生产与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农民信息化能力培训。重点突出五个方面:一是基本技能,如计算机基本操作及互联网应用技术、农业信息化基本理论与应用、信息采集处理和传播。二是电商技术,重点是加强对O2O、C2C、B2B、微客、微商等模式的应用。三是移动互联,加强对智能手机、手机APP、微博、微信等移动智能终端和新媒体的应用推广,提升信息获取能力。四是物联网技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自动化、标准化、精细化、精准化、智能化建设。五是公益服务,加大“12316”三农信息服务平台、“农信通”短信平台等功能应用,改善和提升农民教育培训跟踪服务能力。
三是着力培育农民的创客精神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创客精神是互联网精神的具体体现,其核心就是不断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的就是要让时代涌现出更多“创客”。“褚橙”、“柳桃”、“潘苹果”、“丁磊猪”、“恒大米”等这些基于“互联网+”思维下农业品牌的涌现,背后不仅仅只是有志投身于农的“创客”们,更重要是他们利用“互联网”思维改变、改造、创新、革新传统农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这就是“互联网+”下的创客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不仅互联网需要,时代也需要,农业、农村和农民更需要。
湖北农村信息宣传中心 耿墨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