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十月长篇小说

巴黎三姐妹 十八

作者:梁 源 法

近些年来,中法联姻的现象在法国已经越来越多。但其中不少的恋人,或因为生活习惯的差异,或因为观念的分歧,无法长期共同生活下去,最后都以分手告终。

林芬仍然过着一人生活。除了全力经营自己的外卖店外,她把空余时间更多地投入到侨社的公益事业中去,以求在精神上有个寄托的地方。在事业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她也开始考虑在生意上新的发展思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国大陆的经济一片蓬勃,吸引了不少海外华商的眼光,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向。八十年代初,中国大陆浙江一带在海外有关系的人们,纷纷涌向欧洲各国寻找发财机会;现在,在海外已立定了脚跟的海外华侨华人,又纷纷地返回中国大陆,投入中国大陆的经济大潮中,寻找新的商机。林芬也开始把眼光瞄向了中国大陆,那块曾经生她养她的土地。

巴黎最近几年来,来自浙江的温州人、青田人组织的侨团又增加了不少。其中一个新成立的侨团叫“法中经贸发展协会”,会长是林芬认识的老乡,名叫周远山。

林芬也被大家推举为“法中经贸发展协会”的副会长。

“法中经贸发展协会”成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组织会长团的部分成员,组成代表团回中国大陆访问。用周会长的话说,一个新侨团成立,让中国大陆的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了解、认识很重要,这是打响知名度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访问,在中国大陆寻找点商机。

访问团总共有十五人,都是副会长一级的人物,林芬也是访问团中的一员。本来林芬是不想参加这个访问团的,但她妈妈和朋友都极力主张她去,希望通过中国大陆之行,让她从保尔之死的打击中走出来。这次他们的路线是北京、上海、杭州,最后到老家温州和青田。协会第一次组团回国,大家都很兴奋。

访问团一路上都受到各地侨务部门的热情接待,安排宴请,安排参观,让访问团的全体成员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同时也觉得很是风光。

这么多人第一次一起回国,白天参加参观、座谈,晚上不是被当地的官员宴请,就是访问团宴请相关的领导,很是忙碌一番。一路走来,中国大陆晚上宴请都安排得特别早,一般下午五六点就开始吃饭,八点前就结束了。据说主要是因为大陆的各级官员基本上五点半就可下班,如果晚上有饭局的话,下班后可以直接出席饭局,饭后再回家。不然的话,安排在七八点才进餐,中间的空当时间就不好打发了。这也可算是一个“中国特色”吧。

“法中经贸发展协会”组织的这次中国之行,大家都十分高兴。因为团里的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一路上见识了不少新鲜事,同时也谈成了好几个投资项目。尤其是回到温州、青田,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热情接待,看到了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地一部分先富起来了的人的生活,已远远超过了巴黎一般人的水平。在一些大商场里,凡是巴黎有的奢侈品,几乎都有,这是他们早几年回来根本看不到的现象。家乡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他们的心中,不期然地升起了新的希望。

林芬这次随访问团回了一次国,感受良多。当年大学没有读完,一心想到国外寻找发财机会。好不容易到了法国,有了正式的居留证,凭着十多年的拼搏,用整个青春的代价,才有了自己的住房和一个外卖店。在家乡,一些当年的同学,一些过去认识的人,他们的事业,已经远远超过了她。

在温州家乡逗留的这几天里,林芬住在自己的家里,与父亲朝夕相处了几天,重新享受了厚重的父爱。快八十岁的父亲早已退休,但他一直不愿意到法国去生活。他说他无法适应国外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他坚持不去法国,自己一人留在老家生活。

林芬这次回国,因为是参加侨团访问团,都是集体活动的,所以母亲就没有跟着来,留在巴黎帮忙照看外卖店。林芬十分珍惜难得与老父亲朝夕相处的这几天,几乎每日三餐,都陪同他去不同的餐馆进餐,品尝各种风味的佳肴;凡是老父亲想去的地方,她二话不说,为他安排得十分周到。她在心底里有一个心愿,她要弥补十多年不在他身边,而没有尽责的那份孝心。

晚上,吃完晚饭后,父女俩坐在客厅里一边看着电视,一边聊着家常,这是一天中最温馨、最幸福的时刻了。但是,林芬发觉,有时聊着聊着,父亲就不自觉地闭上了双眼,打起瞌睡来了。看着已满头白发、脸颊布满皱纹的老父亲,她又不忍心去叫醒他,于是,她久久地注视着他,心中涌上来一阵心酸。父亲真的老了,老人家辛苦了一辈子,经他的双手曾经挽救过多少人的生命,他自己却抵挡不住生命的规律,逐渐走向衰老。这十几年来,自己在海外拼搏,没有多少时间来照顾他,而他却无时不在牵挂着自己,总是叫母亲不用老陪着他,让她到巴黎去陪伴、照看自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之恩,将来如何报答?一想到这些,林芬的泪水总是控制不住地流涌出来

 

枪声与耳语 9

枪声与耳语 4

未曾命名的山峰 山之脊

巴黎三姐妹 十四

巴黎三姐妹 八

巴黎三姐妹 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