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华,1 9 5 5年生于内蒙古包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重庆大学校长、浙江大学校长,2015年2月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要不我坐桌子上吧。站着拍照太官僚了,现在不是要‘去行政化’嘛。”林建华提议,笑意中带着认真。今年两会期间,他表示:“如果能把级别去掉是最好的,对于‘去行政化’肯定是有好处的。”这引发了公众对高校“去行政化”的热议。
从2010年担任重庆大学校长,被冠以“改革校长”之名,到如今因建议将高校行政级别直接取消而激起千层浪,北大校长林建华已经习惯了在争议与纷扰中前行。面对《环球人物》记者的问题,他偶尔会沉思片刻,但始终坦诚,毫无“官气”。
“不能老想着自己”
林建华与北大结缘在38年前。“文革”后,全国恢复高考。当时,还在内蒙古做中学教员的林建华,准备同自己的学生一起参加高考。他最初填的志愿是南京工学院,后来听了一位年长干部的建议,才补填了北大。他没抱太大希望,但没想到最后被北大化学系录取了。谈起这个人生的转折点,他有些感慨:“年轻时,我对自己的人生并没有什么计划,也不知道要做什么,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在北大读完了本科、研究生和博士,1988年,林建华前往德国和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国外那几年,我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而且终于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那就是研究化学。”1993年,他回到北大,先后担任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下称化学学院)副教授、教授、副院长。1998年,化学学院换届,时任院长赵新生想让林建华当院长,可他并不情愿。“当时没人想当院长,因为管行政特别费时间,老师们还是想多做科研。”但赵新生的一句话不仅劝动了林建华,还成为他以后从事行政工作的准则:“如果学院里的人都想着自己,学院的文化氛围就不好,大家也会不舒服。”
任院长后,林建华开始展现管理上的才能。1999年,北大赶上第一期“985工程”建设。他推行岗位聘任制,通过“百人计划”引进优秀人才,并发展学科建设,使化学学院成为北大第一个成功改革的院系。
2001年4月,林建华任北大校长助理,次年2月兼任教务长,开始参与北大整体发展决策。2002年9月,他任北大副校长兼教务长,正式走上了校领导岗位。其间他协助推动了多项重要改革,如优化学科布局、推动交叉学科建设等,还创建北大社会调查中心,为国家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数据参考。
“我不是‘改革校长’”
2010年12月,在北大耕耘近20年的林建华赴重庆大学任校长,走上独立领导高校改革的前线。媒体称其为“改革校长”,但林建华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自己其实不喜欢这个称号。
“我不认为我是一名‘改革校长’,因为我在重大、浙大做的很多工作都是从北大复制过去的,例如建设学部和‘百人计划’。”林建华说,“新校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找准学校的定位和长远的发展目标,与当下做对比并找出差距,然后督促大家带着使命感去缩小这差距。”
硬件上的差距好解决。到重大的第一天,林建华带人到第八教学楼检查,发现教室门上的窗户没玻璃,窗户合页也快掉了。他说:“这会漏风啊。”有人答:“重庆没北京那么冷。”他摇摇头说:“如果你坐在破烂不堪的教室里,还会有心情学习吗?我们要考虑学生的感受。”随后,林建华提议重修第八教学楼,这也成为他改善学校基础设施的第一步。
改善人事上的差距就难多了。林建华在队伍建设上参考了美国的教师聘任制度。为了让现任教师化压力为动力,更好地教课,他将新聘任教师的工资提高了许多。这导致一些老教授和中层员工的抗议。面对网上的批评和误解,林建华认为他的改革触动了既有格局,肯定会有争议,而绝大多数师生对重大的建设是支持的。
但围绕林建华的争议并未停止。2013年6月,他调任浙江大学校长。在其就任前,一些浙大校友在网络上以“林建华非院士”等理由抵制他上任。林建华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自己理解浙大校友的心情:“一个不认识的人突然来管自己的母校,肯定有人会不高兴。我就多跟大家交流,做事尽职尽责,最后和大家相处得也很好。”
在浙大校长任内,林建华建立了新的研究所,招聘国际上的优秀教授加盟,招揽年轻人才。2015年,浙大引进青年“千人计划”的人才数超过北大。浙大师生们曾有过的顾虑逐渐消失。2015年2月,林建华接过北大校长帅印。在他离开浙大时,师生们纷纷留言告别,感谢他为浙大的付出。
重回北大,林建华既感荣幸,又觉责任重大。他的目标是要把北大打造成有中国特色、引领社会发展的世界一流大学。这一次,他把改革的刀尖指向了困扰高校多年的症结:“官本位”的行政管理体系。
用职业化取代官僚化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逐步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也重申取消学校、科研院所的行政级别。高校“去行政化”已在国家层面达成共识,各大高校校长也声援支持,但落实起来却困难重重。
《环球人物》:今年两会期间,您为什么会建议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
林建华:我其实不喜欢这种哗众取宠的建议,不过“去行政化”被扭曲得太厉害了,我希望大家能认识到更深层的问题。必须承认,高校行政化的问题确实存在,近几年还有加剧的趋向。很多人以为取消级别就是“去行政化”,其实那只是一部分。大学需要能激发老师和学生潜力的行政管理机制,并不是要完全脱离行政。
《环球人物》:您怎么看现在的高校“去行政化”?
林建华:有些高校在选院长时严格按照行政等级,当过副院长的人才能当院长,而不是选最适合岗位职责的人。现在大学行政化的观念和体制结构依然存在,很多事还需要层层上报,所以“去行政化”这个表述不准确,我认为是“去官僚化”。现在教育部在高校有试水无级别待遇的副校长聘任制,面向全球招聘,但高校怎么做,其他部门会不会配合都是个问题。
《环球人物》:高校“去行政化”能够减少校园腐败吗?
林建华:大学里确实存在腐败,但程度没有大家想象的严重。因为大学是学术机构,主要目的还是培养人才。况且,大学内的行政等级有限,如果有人为了以权谋私,迟早都会离开学校。
《环球人物》:除了取消等级制度,高校“去行政化”还有哪些方法?
林建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高校职业化管理取代官僚化管理。职业化就是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参加选聘的人必须了解岗位的具体工作、服务对象和目标,并且经过严格的考核。只要有能力和责任心,不谋求私利,其实有没有级别都无所谓。聘任制的最终目标就是“近者悦、远着来”,把人才吸引过来。
《环球人物》:北大在职业化管理上有什么成功的例子?
林建华:前段时间,北大医学部主任的选拔就采取全球招聘的方式。我们成立了由十几个老师组成的聘任委员会,委员会从推荐名单中选出3位。3位候选人需要向医学部的老师们阐释自己的发展理念。最后再由委员会和老师们选出主任。这不仅能淡化行政色彩,还能加深老师对新主任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新主任上任前就要作出承诺,增强了他的责任感。
《环球人物》:职业化管理可以向其他高校普及吗?
林建华:北大有很多实践,但目前都是局部的。每个院校的文化氛围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做,选聘也不是万能的。不过职业化管理这个大方向是正确的。它的目的就是打造一个对大学发展有利的管理体制,给老师和管理人员宽松自由的氛围,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行政体系要帮助学校培养人才
《环球人物》:什么样的行政体系才算对大学有利?
林建华:好的行政体系要帮助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的核心使命,需要一整套机制来激励老师去好好教育学生。如果机制不完全,没有好的沟通渠道,那么即使取消了行政级别,官僚主义还是会盛行。
行政体系还应该帮助学术更好发展。大学是个高度依赖人的个性与潜能的机构。现在行政化之所以让人不舒服,是因为它在某些方面过度地干预了学术的发展,限制了人们学术思想上的自由。你可以要求一个老师去按要求上某些课,但如果老师不喜欢,那么他就不会全心全意上好这节课,到头来是学生吃亏。
《环球人物》:一个好的行政体系的边界是什么?
林建华:不管是学校还是学院,自主权都是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但自主权要建立在满足政府和社会的利益诉求上,不能越过底线。政府会给大学拨款,是因为希望大学能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和学术支撑,还有一个底线,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社会希望大学能提供高质量又公平的教育,让年轻人有更好的发展。他们有共同利益,也有矛盾点,如何平衡他们的关系是所有校长必须面对的课题。
《环球人物》:您将在北大进行怎样的改革?
林建华:下学期开始,我们打算让学生在学部内自由转换专业和院系。一是为了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给院系老师一点压力,让他们多教课、教好课。我们还会鼓励院系老师和学术机构自己去设计新的本科教育项目,创造更多的交叉学科。学校的资源也会跟着学生走,这样老师和院系的积极性都能被调动起来,从而释放最大的潜能。《环球人物》:您心目中完美的大学是什么样子?林建华:北大前校长许智宏说得很好。学校应该是百花园,提供充足的阳光和肥沃的土壤,老师是园丁,学生则是花花草草。虽然每种植物都不一样,但只要环境好,大家都能茁壮成长,这就是好学校和坏学校的区别。学生在好学校能得到更自由的学习体验,找到自己、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