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在英国和中国引起巨大反响。多数人对“中国式教育”持负面评价,认为它使美好的求知变成监狱式的规训。
据此,我又进一步想到,如果中国的教授到英国教大学,又会怎样?估计不容乐观。在中国很多高校,大学教育依然是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延续。青年进入大学,学了大堆除了没用外没有任何缺点的东西,然后兴高采烈地毕业就失业。
那么,青年该如何从“中国式教育”中自救?第一件要紧的事就是恢复求知欲。英国批评家罗伯特·林德说,人生最大乐趣之一,即是到无知中去寻找知识。无知的乐趣,归根结底,就在于提问。而进入大学后,第一个要紧的问题也许就是:人为什么读大学?通常的回答是:为了未来的薪酬、地位或名望。可是,当每个人都认为这些东西很重要时,它们就可能变成陷阱了。
我们来到大学,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美国哲学家梭罗说,一棵树长到一定的高度,才知道怎样的空气更适合。人也是如此。而大学,就是要将适合的空气置于青年鼻尖。
在适合的大学空气中,至关重要的事是思维训练。如何让青年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才是大学的要义。一个人读大学,不是为了被各种事实塞满头脑,而是要提高自己的心智,培养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
要培养上述能力,需有3件东西:图书馆、好老师、互联网。图书馆可以让你具备初步的分类能力和目录学知识;好老师在中国大学里不多,但也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少;互联网是寻找、消化、交流、创造信息的聚宝盆。当然,能力只是心智的表现,而非心智本身;心智也只是生活的要件,而非生活本身。有人问亚里士多德:“你和平庸之人有何不同?”亚翁答:“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亚翁深刻揭示了这么一个道理:生活既是最基本手段,也是最高目的。
进入大学,独立而有尊严的生活就此开始。做个合格公民,不仅要有私人美德,更要有公共关怀。按古希腊哲人的意见,理想灵魂有4种德性:聪明、勇敢、克己、正直。富有理性,并能用它驾驭灵魂的马车,即是聪明;在意志的引领下,知道什么该警惕,但不恐惧任何事物,即是勇敢;懂得节制,能让欲望与生活达成某种和谐,即是克己;能严守内心的信条,聪明、勇敢地遵循正义和诚实的轨道前行,即是正直。
如果在大学4年里,一个年轻人不但获得高超的能力,而且培育了明亮的德性,那么他就成为一个水准线上的公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