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自行车·电动时代

电动车产业进入到由品牌到名牌的“换挡”


口 文/蔡敦权



与众多国内产品不同的是,我国电动两轮车在长达20年的发展过程中,几乎没有强势外资品牌的入侵,完全是内资品牌一统天下的局面。然而,我国电动车 现在却陷入了与其他传统产业相同的困境,无法逃脱产能过剩,企业之间频繁打价格战来获取生存的尴尬。于是,企业的产品价格因竞争激烈不断下滑,企业的赢利能力由此不断下降,导致这个产业进入到“夕阳”状态。然而,企业转型与升级因缺乏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与更多更大市场的拓展而陷入瓶颈。我国的电动车品牌向名牌的“换挡”,已经迫在眉睫。有专家指出:作为和民生息息相关的电动车产业,其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技术的不断创新,国内市场趋于饱和,而国外市场还刚刚起步,中国电动车在国外市场大有作为。因此,中国的电动车要成为世界的电动车,由中国的电动车品牌向世界的电动车名牌拓展,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

在电动车行业一直有零部件企业花费大量的资金搞研发并将研发成果以延收货款的形式提供给整车企业的惯例,从而使得整车企业不仅可以坐享其成,而且可以大大减轻企业的资金负担。但是,随着电动车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整车企业专享的技术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尽管零部件企业研发的新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但众多整车企业共享,也就缺乏了技术的唯一性、特殊性和独有性,从而使得产品变得普通和一般。因此,整车企业绝不能像当初产业刚起步的时候,完全依赖零部件企业,要成为一家具备技术研发与制造工艺一流的先进企业,必须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使得研发的产品无论是款型还是内部的核心部件,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让同行无法复制。可以肯定,未来几年电动车之间的竞争将是技术研发的竞争,研发新产品将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获取竞争优势的法宝。企业有了同行难以复制的新产品,才能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采取并购与自建研发中心的措施。

搞技术研发,光资金还不行,还要有配套的技术研发团队,进行大量技术选题,确立研发技术的方向,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但获得成功的几率并不一定会和投入成正比。因此,对于有资金实力的企业而言,最好的办法可以多管齐下:一是以参股、注资等模式共享优秀零部件企业的研发成果,这样可以与零部件企业同甘共苦,获得零部件专利使用或专利独用权,让其他企业无法企及。二是走自主研发之路。企业建立新品研发中心,建立起技术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多年来,整车企业与下游的零部件企业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已经不合时宜,到了非要改变的地步。今后几年,整合零部件企业、优化产业链配置、提升自身的研发实力,成为了整车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非常重要的一环。

提高工艺制造能力、不断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整个电动车行业还未摆脱劳动力密集、过多采用人力制造的束缚,由此导致企业的制造成本过高,产品质量与性能难以提升。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企业今后必须要在提高制造机械化、智能化和高效率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降低制造成本。今后几年,整车企业的规模还将会进一步扩大,不仅有二三百万辆规模的大型整车企业,而且还会出现五六百万辆的巨型整车企业,因此,这样规模的整车企业,制造工艺必须要大量采用机器人以及智能化的流水线作业。这就是未来电动车产业发展的方向,由此才能让行业洗牌的速度加快,才能让电动车由品牌向名牌“换挡”。



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必须要依靠企业文化。

设备上去了,管理也要及时跟进。因此,企业由品牌向名牌“换挡”,必须是技术、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等各个要素的优化与提升。硬件档次的提升较为容易,有了资金可以轻而易举地办到,而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除了硬件之外还需要企业文化的注入。因此,企业在由品牌向名牌的过渡过程中,必须要以企业文化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以硬件以基础、以管理为手段,这样做出来的产品才能真正符合名牌的称号。

品牌向名牌“换挡”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对所有的电动车企业是一个考验。

企业坚持走名牌路线,若干年之后必有相应的回报。当许多企业都被价格战“打”得遍体鳞伤的时候,企业走名牌路线,不仅可以规避价格战,而且可以轻松地“摘取”打价格的企业丢掉的果实,收获的不仅仅是市场份额,还有更多的盈利。


 

欧盟自行车市场的电动化速度加快

电动车产业进入到由品牌到名牌的“换挡”

更高端的电动车

2015年欧盟(电动)自行车市场增长4%

流行色+四核心! 今年台州展亮点大曝光

标致eDL-132,异国情调的法国概念电动自行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