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新经济导刊

工匠精神:中国制造的软肋

作者:文/牛禄青

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踏实、专注、执著、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品格,而且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钻劲背后是对事业和人生的敬畏之心

文/牛禄青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今年两会的焦点之一,备受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关注。

提到工匠,人们马上会想到木匠、石匠、瓦匠、铁匠等这些微不足道的手艺人,但许多人对工匠精神可能就有些陌生了。工匠精神,古今中外皆有。譬如提起瑞士的钟表、德国的汽车、日本的电器,人们都会对这些好产品拍手称赞,而这些产品的背后无不渗透着工匠精神。

实际上,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匠文化”传统,家喻户晓的鲁班就是我国古代一位出色的木匠,他生于公元前507年,姓公输,名班,因为是鲁国人,所以人们称他为鲁班。他一生刻苦钻研,发明了许多划时代的工具,例如锯子、刨子、曲尺、墨斗、石磨等,影响深远。此外,历朝历代的工匠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和高超工艺留下了万里长城、都江堰、故宫、天坛、丝绸、陶瓷、家具等众多享誉中外的艺术精品。

《庄子》中就有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

那么,到底什么是工匠精神?按照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有企业家曾形象地将之形容为“一针捅破天”的决心,即在行业细分领域做到国内第一乃至世界第一。

但从高处着眼,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踏实、专注、执著、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品格,而且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钻劲背后是对事业和人生的敬畏之心,是对国家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其利虽微,为长久造福于世。

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身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匠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至诚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

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它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关键就在于它们都传承着工匠精神!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日本丰田公司的创始人丰田佐吉,不仅是杰出的实业家,更是一名工匠、发明家、研究狂人,他发明的织布机至今仍对纺织行业影响深远。丰田佐吉的儿子丰田喜一郎是一个发动机迷,孙子丰田英二则是个工作方式的研究狂,他研究如何才能降低库存、降低成本。三代“研究狂”造就了丰田帝国。

当年丰田公司开始上汽车项目的时候,美国的汽车已遥遥领先。为了赶超美国,丰田另辟蹊径,从零库存和准时生产切入,研发出为其带来巨大经济收益、并在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的精益管理模式(又称准时生产模式),将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

中国工匠精神式微

今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一个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座谈会时,举例说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

1895年圆珠笔就已经被发明了,载人航天、载人深潜、高铁、大飞机、卫星、高级计算机都能造出来,然而产能严重过剩的中国制造业,圆珠笔的圆珠竟然生产不了!如果不是总理说出来,估计好多人真不知道。

无独有偶,我国有上千年菜刀锻造史,年产粗钢逾8亿吨,高端菜刀市场却被外国品牌占据,例如德国的双立人、福腾堡、三叉以及日本的旬刀等品牌。

一把优质的德国进口双立人菜刀,市价高达几千元,而普通国产菜刀一般仅几十元,这反映出我国菜刀在质量和品牌上的劣势。

笔珠和菜刀,“一文一武”,看似物件不大,无关紧要,可两件产品折射出了一个制造大国的软肋。

2003年,百年老店王麻子申请破产。目前王麻子商标由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有限公司持有,仍在生产王麻子刀剪产品,但已不复原来占半壁江山的荣耀。在王麻子申请破产之时,有业内人士认为,老字号出现窘境,主要是因为产品创新意识差,缺乏技术和品牌的提升,在国外高端品牌冲击下没有招架之力。

中国钢研集团钢铁研究总院副院长董瀚说:“影响菜刀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材料、工艺和设计。与国外相比,我国菜刀生产在这三个方面都还是粗放式的。甚至有些刀厂还在延续类似铁匠锻打的粗放工艺,很少按照工业化的精细标准来生产。”

别小看菜刀,菜刀制作要经过选料、切割、锻造、淬火热处理、研磨抛光、平衡点定位、刀柄配制、开刃、开锋等40道生产工序,每一步都需要极其严格的质量把控。我国各种专利技术远远赶不上德国、瑞士等刀具生产大国,例如德国的“冰沾火”技术,可以使刀剪的硬度和韧性达到最佳结合点,但国内几乎没有厂家具备这种技术。

在董瀚看来,目前国内菜刀在设计上很少考虑到人体力学、切削习惯、美学等,这与德国、日本的差距也很大。

高品质带来的是高价格回报。广东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积回就曾表示,一套十八子刀最高卖1000多美元,而一套德国双立人刀最高可卖到6000多美元。瑞典Damasteel公司的折刀最高可卖到5万美元一把。该公司供应商认为:“你投入了多少精力和技术,就决定了刀具的价格和水准。”

不单单是笔珠和菜刀的差距,近几年,大量游客到境外抢购的商品,可谓琳琅满目,从奢侈品到化妆品、奶粉,从智能马桶盖、电饭煲等高端耐用品,到儿童感冒药、卫生巾、丝袜、安全套、指甲钳、保温杯、电动牙刷、钥匙扣、方便面等质优价廉日用品,这些海外“爆买清单”让我们看到的是国内消费者对国货品质的信心不足以及中国制造工匠精神的缺失。

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指出,企业过度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短期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

企业老板等不及工匠精神的开花结果,社会也没有耐心等待工匠精神的精雕细做。这意味着,工匠精神所需要的执著,不再能得到合理回报,这就摧毁了工匠精神所必须经过的煎熬和积淀。

“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罗民说。


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

转型升级呼唤工匠精神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尽管我国在2010年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第一大进出口贸易国和制造业大国,号称“世界工厂”,但是我国制造业还存在大而不强、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自主创新能力弱、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中国制造2025》已开始实施,要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转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转向中国品牌,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当前尤其需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有人会问,在新科技革命、工业4.0来袭的时代,机器代替人、数字化车间、万物智联是大势所趋,我们还需要这些工匠和所谓的工匠精神吗?

人称“航空手艺人”的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胡双钱说,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无论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都离不开人这一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即便是制造工艺水平非常发达的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也都需要靠一些技能水平相当高的人员从事这些手工劳动。

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认为,机器是人能力的延伸,只能按照程序重复运作,但人能够不断实现改造和创新,这是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科学家脑中产生想法,工程师图纸施工实现工程化,工匠制造出产品”,三者缺一不可。

随着国家一系列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出台,不少人走上了互联网创业的道路,诸如“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也如雨后春笋。然而也存在一些不好的苗头,创业过程中急功近利者有之,对实体产业认识不足者有之,只玩概念不做实实在在创新的亦有之。

“双创”时代更加需要工匠精神,创客们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真正研发出匠心独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技术和产品。国家也应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完善知识产权等法规,建立更多创新试错机制,让创新者敢于创新、创得起新。

工匠精神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

现在大家都知道工匠精神在削弱,再不重视有可能过几年会消失殆尽,但培育工匠精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有滋生工匠精神的土壤和环境。试想,一个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能出现工匠精神吗?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社会,能产生工匠精神吗?一个职业教育薄弱、创新代价高昂的社会,能培育出工匠精神吗?

我们都说瑞士手表好,瑞士手表是精密机械与工匠精神相结合的典范。当今瑞士制表界大师菲利普·杜佛就已做到极致。他曾说:“对我而言,做表必须这样,机芯、表盘、表壳甚至每一个螺丝和凹槽都必须是我用一双手亲自打磨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完美,哪怕它隐藏在肉眼根本看不见的哪个角落。机器是做不出来这种感觉的。”从15岁到60岁,他一共做了165块表。

他还说:“我做的每一块手表,我都知道它们在哪里。所有买过我手表的人我都认识。每到圣诞节,他们会给我寄圣诞卡。我到日本的时候,人们会过来看我,和我一起待上10分钟,聊聊他们的表,这让我觉得很温暖。”

香港苏富比2012年珍贵名表春季拍卖会上,杜佛的一块粉红金双轮双置大小自鸣三问腕表以482万港元(含佣金)成交。大家认可杜佛的工艺和诚意,并且相信,百年之后“杜佛表”必然升值。反观中国沿海地区,曾经有不少耗尽一生心血精心制造红木家具的艺人,而现在这些艺人所剩无几,剩下的也面临被粗制滥造挤出市场的困境。

绝大多数消费者都希望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然而在这种打价格战、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是不可能出现工匠精神的,绝大多数未被认可的工匠会饿死。这种消费心理只能出现在骗子横行、假冒伪劣盛行的市场,反过来说,正因为假冒伪劣盛行,使工匠不可能大规模地出现。

有一些高端消费者不怕花钱,愿意出高价买工匠的好产品,但没想到出了高价买到了地摊货,欲哭无泪,当了冤大头。如果工匠注册了自己的商标,耗费十年工夫打造出自己的品牌,结果两年之后仿造品充斥着大街小巷,那工匠的心理能承受吗?

现在所谓的“苏州刺绣”可能是外地刚到苏州的人绣的,景德镇的“名家瓷器”很可能是三传的徒弟制造的。而家具行业、服装行业更是模仿盛行,即使想维权,代价也太高。在这种商业土壤中,中国的工匠只会越来越少,直至绝迹。

而日本的小野二郎90岁了还在亲力亲为捏寿司,瑞士的杜佛从1989年以自己的名字作为品牌,开始在钟表业崭露头角,所有的表全部由自己亲自制造,整个过程中仅有一位助手协助。

为了扭转国内这种市场环境,业内专家表示,除了给受到市场认可的工匠以高薪,法律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之外,还要有一套培育工匠的制度。

培育工匠的方式要有两种:传统的学徒制和高效的、体面的职业技术培训。瑞士有2/3的学生选择做学徒,学徒制的职业教育是瑞士钟表业成功的一大法宝。在中国,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譬如裁缝、绣花、木工、电焊、钳工、修车等,不要挤破脑袋上大学。国家在政策导向上要进行正确引导和倾斜,大幅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扭转学生家长只认大学教育不认职业教育的片面认识。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唯美集团董事长黄建平建议,要完善专业技能人才的培训和教育体系,培养一大批精耕细作的工匠。

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发布的《2015年会员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也印证了“机器人智造”大潮下企业对于精耕细作工匠的需求这一观点。报告中称,受益于“机器换人”等政策,受访企业自动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用工有所减少,受访企业表示,如果未来增加用工人数,将偏向于技术工人。

此外,培育工匠精神,还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落地,既要做好加法,也要做好减法,更要做好乘法。下一步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出清僵尸企业,增加有效供给和高端供给,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营造工匠精神滋生的土壤和环境,这样才有助于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扭转低价低质的不良形象。

盘点新时代大国工匠

胡双钱: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

胡双钱是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的一分子。

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

任务难度之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100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部件,那时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

仅用了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再一次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高凤林:火箭“心脏”焊接人

今年53岁的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30多年来,他几乎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即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焊接。有的实验,需要在高温下持续操作,焊件表面温度达几百摄氏度,高凤林却咬牙坚持,双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泡。

在这30多年中,曾有人开出“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给高凤林,高凤林却说,“我们的成果打入太空,这样的民族认可的满足感用金钱买不到”。

高凤林每天晚上离开厂房时,都要回眸看看,这有安全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是在欣赏,高凤林觉得他们手上诞生的作品就像金娃娃,每一个都是他精心雕琢出来的。

尽管高凤林是一名工匠,但对待自己的作品,就像艺术家对待艺术品一样。

孟剑锋: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

纯银丝巾果盘——北京APEC期间,我国送给各国元首的国礼,让世人都被中国古老的錾刻工艺惊艳。这就是錾刻师孟剑锋的作品。

细心观察,果盘有粗糙感,丝巾却有光感,做出这样的效果并不容易,孟剑锋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为了用银丝做出支撑果盘的四个中国结,孟剑锋需要反复将银丝加热并迅速编织,银丝快速冷却变硬不可弯曲,需要无数次尝试才能成功。

其他人可能会选择机械造出中国结底托再黏合上去,而他却无法容忍伴随机械制造而来的细小砂眼,也不愿违背纯手工的诺言。即使右手被烫出大泡,起了厚厚的茧也丝毫没有动摇孟剑锋精益求精、不断超越与追求极致的决心。

张冬伟: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

LNG船是运送液化天然气的船,因为液化天然气要保持在零下163度的极低温环境运输,所以LNG船也被称为“海上超级冷冻车”,目前只有美国等少数国家能建造。2005年,我国才有了第一批16个掌握这项焊接技术的工人,张冬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今年只有32岁。

3.5米,走路可能只需要4秒钟,而张冬伟焊完一条这样长度的焊缝却需要整整五个小时。张冬伟正在焊接的,是我国的第九条LNG船的内胆,也是整个船最核心的部分,需要焊接工人将一块块薄如纸的殷瓦钢板,像做衣服一样,一块一块连接起来。

一条LNG船,殷瓦钢焊接长度总长达130公里,虽然90%是自动焊,但还有13公里特殊位置的焊缝,需要焊工手工完成,如果焊缝上出现哪怕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就有可能造成整船的天然气发生爆炸,有人说LNG船就像一个会移动的原子弹。为了避免焊缝出现漏点,张冬伟要求自己在焊接过程中,不能有一丝停顿。

殷瓦手工焊接是世界上难度最高的焊接技术,张冬伟的师父秦毅,是我国第一位掌握殷瓦焊接技术的焊工。最初外国人并不看好中国人能掌握这项技术。能够在超级LNG船上进行全位置殷瓦手工焊接的焊工,必须经过国际专利公司GTT的严格考核,取得合格证书之后,每个月都要重新考核一次,考核合格才能继续上岗工作。结果张冬伟给师傅争了这口气。

宁允展:南车青岛四方机车高级技师

一位技校生,扎根生产一线钻研20多年,成长为中国高铁首席研磨师;他是国内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人,也是这道工序最高技能水平的代表,被同行称为“鼻祖”。他就是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车辆钳工高级技师、中国南车技能专家宁允展。

2004年,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开始从国外引进高速动车组技术。转向架是高速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之一,而转向架构架上的“定位臂”则是转向架的核心部位。正是这个接触面不足10平方厘米的“定位臂”,一度成为高速动车组试制初期困扰转向架制造的巨大难题。

唯一可行的操作方法就是手工研磨。然而经过机器粗加工后的定位臂,留给人工研磨的空间只有0.05毫米左右。在当时,国内并没有可供借鉴的成熟操作技术经验,宁允展主动请缨,向这项难度极高的研磨技术发起挑战。打磨机以300多转每秒的转速高速旋转,一旦磨小了,精度达不到要求,不慎磨大了,动辄十几万元的构架就会报废。经过无数次反复研究试验,宁允展仅用一周时间便掌握了外方熟练工人需要数月才能掌握的技术,他研磨出的定位臂受到外方专家高度肯定。

在高速动车组进入大批量制造阶段后,转向架研磨跟不上生产进度的问题日渐突出。宁允展将目光瞄向研磨工艺。他试验了近半年时间,发明了“风动砂轮纯手工研磨操作法”,这一研磨法将研磨效率提高了1倍多,接触面的贴合率也从原来的75%提高到了90%以上,这项绝技被应用到现场生产,使制约转向架批量制造的难题得到破解。

截至目前,宁允展研磨的定位臂,已经创造了连续十年无次品的纪录,从他和团队手中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673列高速动车组,奔驰9亿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万多圈。

“工匠就是凭手艺吃饭”,这是宁允展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出身于钳工,但自学了焊工、电工,是生产厂房里的“多面手”。多年来,宁允展主持的提升构架加工内腔铁屑一次性清除率、动车27°踏面清扫器座M12螺纹引头工装等课题,有2项发明获国家专利。这些发明每年能为企业节约创效近300万元。


 

紧跟德国,标准化引领中国制造 2025

创新和文化将怎样改变世界

汽车轻量化:助新能源汽车极致表现

建言新能源与无人驾驶汽车

新经济,究竟“新”在哪?

布局新经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