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新经济”成为总理工作报告的新词,也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点。最近在接受团中央旗下《中华儿女》人物专访时,记者问我:“新经济”意味着需要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哪些新增长点?创新将在未来中国发展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对此,我们试着从“新经济”的本质出发做以下回答:
的确,发展“新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层面的国家新战略。其实“新经济”就是创新型经济。“十三五”规划中,创新位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如何把创新搞对,无疑成为中国未来最大的命题,成为实现众多目标或者说打开层层枷锁的那把钥匙。创新的可测度方式和指针有很多,其中,全要素生产率(TFP)在智库学者长期呼吁下终于获得正视。鉴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主要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应视为创新最重要的指针。
如何让创新真正成为经济社会运转的新动能?从“创新的魔咒”或“创新力迷局”的视角出发,需要回答中国为何创新力不足等类似问题,可基于投入产出比的经济计算来考量。有关中国创新投入的效率问题,经合组织的看法是,虽然中国在创新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大部分都浪费了;官方选择的扶持对象和市场脱节,很多成果没有价值,仅仅依靠拨款存在;官僚作风脱离实际指导创新的方向,并带来大量的资助,注定结果不会好到哪去。其结论是,应该放宽对企业的管制。换言之,来自结构性、体制性的因素制约着社会创造力积累和发挥,阻碍着经济社会质的进步。要想避免创新流于口号,不能寄望于加大经费投入,而应找到推动创新的动力源。
从这个认知逻辑出发,创新驱动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其应有之义,正是体制、机制、法治等制度层面的有序创新。关键在于,能否落实执行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顶层设计部署的改革战略,也就是着重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如今对创新逻辑的理解正在进一步清晰,创新已经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也就是要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同时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微观经济学着眼,不遗余力地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战略,对于有创新、创业想法的人来说,这种持续不断对创新的推崇和支持即便有口惠而实难至之忧,也不可忽视其营造有利市场氛围和创新环境的努力。
身边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勇于创业,应该祝福。前段时间很多中国创业者走进以色列,去学习他们先进的思想和创业经验,以回国创造。随着在国家战略推动下形成的热潮,当相应的思潮、教育成形之后,相信会结出许多真正的创新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