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杨燕婷
中南蚁行者,是这支团队给自己的命名。而之所以如此命名,队长李向东这样说,因为我们想像蚂蚁一样,始终以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勤奋顽强的精神、愿意牺牲的意识武装自己,出色地完成每项任务。
中南蚁行者共有5名成员,其中四人是来自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生,一人来自中南大学软件学院,虽然院系不同,但都是“移动医疗”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的成员。正是这样的机缘,五个志趣相投的年轻人聚到了一起,共同参与实验室项目的研发。在对移动医疗项目的学习与研究中他们发现,当今现有的健康测量设备大多存在功能单一、健康数据利用率低等各种问题,远远不能满足个人对于健康测量服务的需求,于是就萌生了开发一款功能齐全、使用便利的健康测量系统的念头。
一个好点子的萌芽,自然少不了前期对市场的调研了解,而最终梦想的落地生根,让创意成为真正的产品,更少不了后期的努力拼搏。在蚁行者五人团队中,每个人的职责分明,队长李向东主要负责系统的总体进度并带领其他成员进行系统的开发工作,而女队员们则主要负责系统资料的整理等后勤工作。在大家的通力配合下,仅用了3个月时间,流式健康测量系统的雏形就诞生了。
整个系统采用C/S模式,由采集前端、用户终端和后台服务器三大部分构成,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如血压、血氧、脉搏、体温等多种医疗测量服务。系统的程序流式执行设计展示了系统的最大亮点,那就是当用户在加载所需软件时,可以使软件从后台服务器,像“水”一样自由流动到用户终端运行,不需要用它时能够让它自由流走,这种像水一样来去自由的设计,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成功淬炼的过程
当然,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开发的过程中他们同样遭遇了技术、资金、场地等各种难题。据李向东介绍,因为系统使用流式执行技术,使用了JVM和安卓的类加载机制,这一部分机制本身就很复杂,而用代码实现流式平台和程序难度很大;另外,采集数据都是字符串数据,要进行解析并处理成用户可以看到的数值。这些技术问题,花费了队员大量的时间去攻克、解决。
项目的研发过程虽然艰辛,但亦可以苦中作乐。李向东说,他们曾很多次在实验室通宵熬夜做项目,有几次晚上甚至被楼管阿姨赶了出去,几个人只能一起去烧烤摊吃烧烤,然后去酒店通宵赶进度。回忆起这样的时刻,虽然看似艰苦,他们却觉得有趣、充实。同时,他们的导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国军教授也给予了很多指导和帮助,导师会不时与大家开会讨论,探讨技术方案,还提供实验室供研发使用,并且会给大家发津贴、工资和奖励。
在接下来的两年中,“中南蚁行者”在忙碌、充实的日子日益成长。不仅要对系统进行不断地改进、优化,增加功能、升级设备,同时还要兼顾科研和论文。虽然多项任务齐头并进,但哪一样也没落下。他们不仅在云计算和物联网两项全国应用创新大赛中获得好名次,还产出了2篇EI检索论文,申请发明专利1项。而就在前不久,他们还获得了第十届“芙蓉学子•榜样力量”团队合作奖,在中南大学获奖的两个团队中,列居第一。
蚁行者团队以优秀的表现与出色的成绩,交出了名副其实的答卷。而关于未来,他们给自己定下了这样的目标:引进资金,研发“健康盒子”,将流式健康测量系统推广至广大社区、居家环境,进行产业化。
对话
《中国教育网络》:流式健康测量系统的创意来源是怎样的?该系统的具体构成有哪些?
李向东:我们的队员均来自“移动医疗”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它是一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在实验室的学习中,我们需要进行移动通信与医疗行业融合的学习研究,因此就调研了当今一些健康测量设备的现状。发现现有的移动医疗健康测量设备虽然百花齐放,但都功能单一,并且这些系统都分散在健康服务过程的部分环节,形成了大量健康数据,却未进行标准化整理和应用,造成数据资源浪费;此外,由于大部分健康服务设备软硬件的紧密绑定,使得设备的服务升级变得繁琐。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团队研发了流式健康测量系统,以满足社区、家庭进行个人健康测量服务的需求。
流式健康测量系统整体采用C/S模式,由采集前端、用户终端和后台服务器三部分构成。采集前端可提供标准化的医疗传感器接口与通信接口(蓝牙等),负责采集人体主要生理信号并进行标准化封装,同时实现与用户终端之间的跨平台通信。用户在流式执行技术的支持下,能够通过用户终端从后台服务器按需动态加载各类测量程序,从而控制采集前端实现人体生理指标本地测量的功能。后台服务器统一存储和管理各种健康测量程序,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测量服务,同时负责维护用户的各项历史测量记录。
《中国教育网络》:流式健康测量系统的最大创新点表现在哪里?
李向东:我们认为它最大的创新点表现在程序流式执行设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的软件被分为很多小的具有特定某部分功能的软件,用户可以按需加载所需软件,加载之后占用终端的存储空间很小;当程序运行结束后,用户可选择让其“流走”,不再占用终端存储空间。二是,用户在使用时,只需点击所需软件图标,该软件就会从后台服务器流式加载至终端执行,免除繁琐的安装过程,实现“一键使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用户体验;三是,软件在后台服务器可以进行统一的存储和管理,软件在云端更新,保证用户每次加载的均为最新的应用程序,免除了繁琐的软件更新过程,同样大大改善了用户体验。
《中国教育网络》:有关流式健康测量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如何构想的?
李向东:流式健康测量系统会提供统一化的开放编程接口,供不同医疗软件公司开发医疗测量软件,供用户动态加载使用,并按用户使用计费,最终形成用户花费低、不同医疗软件公司和系统提供者合作共赢的新型商业模式。
我们对于未来的规划构想,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首先设计流式测量编程模型,以将流式执行技术的细节进行封装,商家和开发者可依照提供的接口文档来编写符合的流式应用程序,从而可以方便地将程序流向终端的流式支撑平台,进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服务。
第二,现在的这套系统的采集前端还较为复杂,包含血压、脉搏、体温测量等各种传感器,使用起来并不是很便捷。未来我们计划研发移动医疗可穿戴测量设备,设计出“腕戴式”可穿戴测量设备,使得流式测量系统更加小型化和便捷化,极大地方便用户对医疗服务的获取。
第三,计划研发“健康盒子”。考虑到老年人用户群体使用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的不便捷性,设计与研发“健康盒子”,实现终端运行界面通过大屏幕电视显示,从而优化移动医疗设备与用户间的接口,使得用户(尤其是老年人用户)更加便捷地获得移动医疗服务。
第四,还将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合作,研发基于HTML5的医患互动服务平台。主要是实现医疗信息的实时推送与提醒,可将测量结果与提醒信息推送给用户或其家属,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中国教育网络》:在项目研发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对于大学生创业你们是如何看待的?
李向东:在经历了整个项目的研发过程中,自己的能力提升了很多;同时参加过多次全国大赛和多个重要场合的演示,见识也增加了很多。
个人认为大学生创业往往成少败多,因为大学生不仅仅受到到个人知识、能力和经验的限制,另外创业的资金来源也是很大的问题,我们的项目目前还没有走向市场,很大程度上是缺乏资金。但大学生有热情,有好的想法,还是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国家和高校应给予更多的创业培训、优惠政策、资金支持等多种机会,加大创新创业支持政策的宣传力度,惠及更多有心创业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