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位爱书人围绕私人买书史这一主题,展开“各自表述”。涉及线装、新文学、签名本、近代诗词、非正式出版物等各项专藏,从琉璃厂、潘家园、上海文庙,到海外淘书、旧书网站、拍卖场,既是相互独立的私人买书小史,又不经意间相互呼应、穿插,构成1978年以降两代爱书人的“集体回忆”,全景展现三十年来国人买古旧书的面貌。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之于文化圈的地位,就像道上有龙门镖局的兄弟,逼格都会正统许多。就算是这本画风并不生涩的《买书记历》,打开绛红布面封皮看一看大咖作者的名字,就已经半只脚踏入了文化圈。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三十九位爱书人的集体回忆》,由70后新一代藏书家陈晓维主编。39位闻名海内外藏书大佬好像看《穹顶之下》的致谢名单,全是题中最权威及最资深。
如现代文学研究专家陈子善,作家谢其章、止庵,台湾出版人、台北茉莉二手书店执行总监傅月庵,还有那位爱迅哥和《康熙来了》爱成网红的编剧史航。在这些好玩的牛逼的爽并遗憾着的买书藏书故事里,你能看到满满的旧文人关键词:琉璃厂、潘家园、上海文庙,孔夫子旧书网……陈晓维十年间收藏有超过三十种沈从文原版著作,得意忘形地称自己为“沈从文粉丝里的高富帅”;哈尔滨收藏家臧伟强“好书甚于好色”,买书有豪气,为了心仪的珍本书“先举下来再说,钱可以慢慢想办法。”
这些旧式文人讲当年潘家园书市的盛况,开市之前像春运买火车票一样拥塞在中国书店门口,开闸以后又如何人喊马嘶,如潮水般争先冲向一捆捆线装书。史航在北京租200平的房子,只为放自己的书,几十个从旧货市场淘来的书架被塞得满满当当,就像后宫佳丽三千,随手挑出一本,算是“捏捏脸蛋”,中意了自然就得“陪王伴驾”。史航说:“蹲在潘家园地摊,你不会穷究一个标准答案,彼此越冲突越好玩”。旧书记录了更多的真相,更多青春或苍老的生命,这大概也是爱书之人着迷其中的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