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三联生活周刊

企业:破冰

作者:主笔 邢海洋
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人的富裕之路。自此以后,一部分人首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后富之财富创造过程得以滚滚而来。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是从法语中借来的,其原意是指“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如果用其原始意义形容,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代代企业家正符合冒险者的形象。尤其是在消灭了有产阶级,完成了工商业者的赎买之后,中国可谓已经完全实现了财产上的人人平等,但也意味着人人都只拥有只在生存线上的财富。如何聚敛财富,攫取到第一桶金,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摆在了第一代创业者面前。

鲁冠球的创业始于“文革”期间,颇为罕见,但也揭示出社会运动本身的多面性以及人性复杂的一面。1969年7月,鲁冠球带领6名农民,集资4000元,创办宁围公社农机厂,当时乡党委书记的工资才53元,而鲁冠球能拿到60元,就是这种最原始的动力带领着“万向”走过了40多年的风风雨雨。先知先觉的一部分人机缘巧合踏入商海,形成了以柳传志、鲁冠球、张瑞敏、王石,包括任正非在内的“84派”,他们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

随后的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激荡起第二波改革开放潮,大批在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的知识分子辞职下海,开启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创办市场化企业的下海浪潮。及至互联网带来的新经济兴起,一批站在网络前沿的“海归”和“土鳖”们迎潮踏浪,脱颖而出。随着互联网2.0乃至3.0和掌上终端的普及,“码农们”不再独占技术的制高点了,那些眼界更宽广的文科人才从不同的角度杀入了移动通信领域。

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柳传志,40岁开始摆地摊;马化腾,27岁初创QQ,假扮女孩子和别人聊天;马云,30岁搞翻译社经营惨淡,靠卖袜子补贴家用;宗庆后,42岁蹬三轮车走街串巷卖冰棍。如今,这些当年的艰苦创业经历都成为年轻人创业的励志段子了。

企业家都有着颇为传奇的登场,万向销毁了3万套不符合标准的万向节,鲁冠球从此打出了“万向”的金字招牌。海尔砸冰箱更是经典的管理与营销案例。那是在30多年前,张瑞敏一把斧头砸了不合格的冰箱,这成为中国企业经理人登上这辆快速奔跑着的经济列车的一段佳话。那是1985年,张瑞敏刚被调到这家垃圾遍地、工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小厂一年,厂里400余台存货中竟有76台不合格。张瑞敏一斧子砸下去,一台冰箱就是一名工人一年的收入,工人们心疼得流泪了。3年后,海尔拿到了中国冰箱行业的第一个国家质量金奖。这就是著名的海尔“OEC”管理模式,强调将公司的工作落实到每个人每一天的每一项工作上,并及时检查调整。“OEC”“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当时还引起国际管理界的高度关注,哈佛大学等多所院校专门对此进行案例研究。

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巴菲特选股的精髓,概况为一句话就是“选取能干且幸运的企业”。“能干”两个字,道尽企业家精神的本质。2017年,为了保护企业家的干劲,国家层面曾有一场企业家精神的大讨论。何为企业家精神,“创造性破坏”经济学理论的倡导者熊彼特认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于创新,在于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偶然地、间断地打破了市场的均衡状态,这一过程也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过程。一个企业最大的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一个企业,要么增值,要么就是在人力资源上报废,创新必须成为企业家的本能。但创新不是“天才的闪烁”,而是企业家艰苦工作的结果。当然创新也是多层面的,包括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等。

对企业家精神,“阅遍青山”的企业家们自有其独到的理解,在王石看来,“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最大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们最擅长的能力,就是远见、规划、管理、组织、协调、说服、动员、妥协。如果不把这些才能贡献给社会,仅仅是拿出一些钱来做“慈善”,谈不上是真正的“企业社会责任”。“去冲,去拼,去赶,去闯,去试,不要怕犯错误。”是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心中的企业家精神,他曾在企业领袖年会上指出,四平八稳地做不叫企业家精神。

历史潮流滚滚,时势造英雄。40年改革开放的大舞台上,企业家们应时而出,万舸争流,比远见、比胆识、比执行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创造出远超他们能消费得掉的财富。这就是“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唯有爱护这种力量,使“有恒产者有恒心”,方不辜负时代给予我们的富国强民的大好时机。(杨华峰 摄/视觉中国供图)长沙一汽车车间的自动化生产线正在电焊,现场火光四溅

 

创造者:光荣与道路

我们创造的历史,我们的中国梦

企业:破冰

宗庆后“娃哈哈”是从市场经济中发展起来的

刘永好 民营企业有“希望”

张瑞敏 “不划算”的自创品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