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第轶本刊特约专栏作家,曾任职于中国证券报社、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现为龙赢富泽资产管理(北京)公司投资总监。9月18日,A股市场迎来了两个大消息,坏消息是美国正式宣布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好消息是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稳定有效投资。最终的结果是市场大涨,板块全面反弹,这说明市场情绪已经到了极端压抑的状态,没有大幅超预期的利空,已经不容易再产生较大的打击;而稍微超预期的利好,就会产生较大的刺激,简而言之,就是市场已经表现出抗跌性。
那么,在磨底已经持续了将近一个季度,以及估值底基本确立的背景下,否极能否泰来呢?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提出了一个判断框架,即短期反弹的关键在于风险偏好改善,长期反转的关键在于盈利上行和资金流入。
当前影响风险偏好的因素主要在于中美贸易战走势以及国内政策面。从贸易战看,虽然暂时靴子落地,但仍有加码的可能,不过国内政策面改善明显。先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将流动性目标定调由“合理稳定”转变为“合理充裕”,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大基建投资力度,以稳定经济和就业,再是近期的发改委新闻发布会重新强调加大基建投资力度。李克强总理更是在日前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政府正在研究明显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可以说,当前市场的风险偏好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改善,短期反弹的诉求和基础都有所增强,至于反弹的长度和高度,则有赖于政策面是否能出现更多、更大的催化。
从盈利趋势看,二季度投资和消费增速均出现明显下滑,当前政府虽有意加大基建、稳定投资,但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持续上行的趋势尚不具备。从市场资金方面看,虽然外资仍在持续买入,政府也有意引导养老金等长线资金加快入市,但控制杠杆不继续扩大仍然是监管红线,资金流入尚不能形成全面的趋势。总的来说,长期反转的基础尚不具备,但不能否认,现在估值已经极具吸引力,如若时间周期拉长,毫无疑问,上行的空间大于下行的空间。
行业方面,周期性行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当期业绩改善明显,尤其是石油,原油价格仍然在持续上涨,产业链相关标的有望持续表现。金融类行业里,银行已全面破净,低估值优势明显。科技类行业是未来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龙头估值亦逐步回落到理性区间。消费类行业近期调整后,业绩和估值重新匹配,优势再次凸显,且四季度估值切换,行情更为明显。主题方面,关注5G,运营商已进行规模试验,2019年牌照有望正式发放,2020年有望正式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