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看天下

在巴西,奥巴马可不是黑人

作者:● 柳展雄 / 文
肤色各异的巴西年轻人(@视觉中国)在巴西,流传着一个择偶观:“白人适合当老婆,黑人可以做厨娘,至于混血儿,则是最佳性伴侣。”这个说法固然体现了巴西人的“直男癌”,但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了种族关系的多元开放。

习惯上,人们把“种族大熔炉”等同于美国,其实这个称呼更适用于巴西——15万犹太人、60万印第安人、150万日裔生活在这块赤道之南的国土。尤其是在第一大城市圣保罗,族裔众多、五方杂处。它是日本列岛之外,日本人最多的城市;也是亚平宁半岛之外,意大利裔最多的城市;圣保罗城里的黎巴嫩人比黎巴嫩首都的还多。

巴西的街道、商店、广场,随处可见黑人的身影。巴西联邦共和国是非洲大陆之外的黑人第一大国,即使跟非洲诸国相比,也只有尼日利亚的黑人数量超过它。东北部的萨尔瓦多是黑人最多的城市,被称为“黑罗马”,这里曾经拥有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的奴隶市场。

令外界惊讶的不是黑人数量之多,而是族群冲突之少。虽然里约的贫民窟不时有偷盗抢劫、黑帮斗殴等暴力事件发生,但还没上升到种族斗争的程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巴西在近代化转型的过程中,遇到了经济萧条、环境破坏、军事独裁等阻碍,但幸运的是,这个多民族国家没有卷入种族问题。

巴西最受欢迎的国民作家若热·阿马多曾评论:“美国有数百万反种族主义者,却是一个种族主义国家;巴西有数百万种族主义者,但不是一个种族主义国家。”

巴西既没有3 K党这样的极端组织,也没有马丁·路德·金式人物。巴西的法律大体上是公正的,不分肤色,既没有吉姆·克劳法(内战结束后,美国南部对黑人采取的歧视性法案),也未颁布过《平权法案》。

巴西的民族融合由来已久,贫民区里不同种族的人都是混居的,婚丧嫁娶、互通有无。黑白通婚后,产生了混血儿,因此在巴西语言里,表示肤色的词语有六十多个,从程度最黑的preto,再到极浅的、类似咖啡奶色的brancarao,最常见的则是“穆拉托”。2008年奥巴马竞选成功后,全世界都盛赞美国选出了一位黑人总统,只有巴西媒体非常困惑:“可他不是黑人,而是穆拉托人。”

纳粹发动二战时,作家茨威格感慨欧洲盛行邪恶的种族主义,当他移民到巴西后,对当地异族通婚、文化交融大加赞赏。本土作家吉尔贝托·弗雷雷则说:“一个巴西白人,他看上去再怎么金发碧眼,其灵魂中都藏有黑人的特质。”

当然,种族歧视问题仍然存在。2005年被任命为圣保罗州司法部长的艾迪奥·席尔瓦,在任期间曾去首都参加最高法院的典礼。他的同事全都顺利入场,身材壮实、肤色黝黑的艾迪奥却被工作人员拦下:“这个入口谢绝保镖进入。”这种场景经常发生,很多非洲裔企业家、公务员在出入公共场合时,却被错认是保镖、司机、服务生。有些企业的招聘启事要求应试者“面容姣好”,其实就是隐晦地暗示,黑人不要申请这个职位。

2003年左翼领袖卢拉当选总统,任命了三个黑人内阁成员,一位最高院法官。在此之前,黑人官员里级别最高的是球王贝利,他曾任体育部长。卢拉还采取了一些干预措施避免种族歧视,比如就业申请表上不允许要求贴照片;在部分高校,给非洲裔学生预留40 %的录取名额。

新法公布后,很快在实践中栽了跟头:一些肤色较深的白人贿赂官员冒充黑人,获取资格。

这说明巴西发展的问题不是种族主义,而是官僚主义、经济“拉美病”。左派不断强调黑人的贫困处境,却没有看到在经济、政治自由化之前,整个巴西都处于贫困中。邻国阿根廷可以说是纯粹的白人国家,却因庇隆主义的误导,深陷通货膨胀、产业衰退的泥潭。21世纪初,巴西推行改革,经济迅速起飞,黑人也搭上顺风车,新增中产阶级里有75 %是非洲裔人口,生活水准也比阿根廷白人好得多。

仓廪足而知礼节。达到温饱小康标准的黑人,积极参政、实现公民权,各地黑人市长、议员涌现,即使在种族主义最严重的南大河州也曾选出过一位黑人州长。倘若巴西继续保持发展,产生一名黑人总统也是极有可能的。

● 摘自《都市快报》

 

我们如何在网上定点干预自杀?

冠军之路 解密电竞国家队

电竞,不是想学就能学

中国电竞的三大推手

电竞争霸:谁在挑战美国?

北纬38度线上的竞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