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医疗水平和健康意识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是,冷冰冰的统计数字和身边鲜活的例子都在不停地告诉我们:各种慢性病的发生率也在持续升高,比如癌症,就是其中典型的一种。
如何才能避免癌症的光顾?比如,吃那些“抗癌食品”有用吗?
三类风险因素
癌症的根源是体内的细胞发生癌变。癌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每一种具体的癌症,癌变与扩散的情况又各不相同。
在现代医学中,科学家们根据统计数据和一些实验研究,总结出了一系列“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可以分为三类:
首先是遗传。细胞的分裂受基因的控制,有一些基因的存在使得某类癌症更容易发生,被称为这种癌症的“易感基因”。最著名的例子是好莱坞明星安吉丽娜·朱莉通过基因检测发现,她从母亲那里遗传了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出于预防的目的她切除了双侧乳腺,从而把患乳腺癌的几率从87%降到了5%。
其次是环境。比如空气、辐射、化学污染物,等等,也可能诱发基因突变而导致癌症。
第三是生活方式。抽烟会把肺癌的风险增加十几倍,喝酒、饮食、运动和心态等,对于癌症的发生也会有一定影响。
这些因素的“致癌”都不是“必然导致癌症”,而是“增加得癌症的可能性”。当我们暴露于“致癌因素”的时候,身体也能够应付一定强度内的“致癌能力”。但这种抵抗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所以年纪越大,抵抗致癌因素的能力也越弱。
“致癌”和“防癌”的真正含义
在这些致癌因素中,“生活水平”只是一方面。尤其是饮食,对于癌症的发生和预防有一定影响,但比较有限。比如美国癌症协会认为,合理的饮食与生活方式,能够避免三分之一的癌症发生。换句话说,有三分之二的癌症,无论吃得如何,“抗癌”都无能为力。
在产品广告和自媒体营销号中,我们经常看到对“防癌食品”“抗癌保健品”的鼓吹。许多营销文案还能列出一篇篇的科学文献,动不动就说“某著名大学发现”“某权威医学期刊证实”等,显得“很有科学依据”。
其实,科学领域说的“致癌”和“防癌”,跟广大公众心中所想的“致癌”“防癌”相去甚远。
先来说“致癌”,许多人的理解是“吃了这种食物就会得癌症”,而它的真正含义是“长期吃会增加得癌症的可能性”。这个“增加的可能性”的大小,又跟食用量密切相关。
举个例子来说,世卫组织把“加工红肉”列入了“1级致癌物”,表示它的“致癌性”证据确凿。但这并不是说“吃了加工红肉就会得癌症”,其确切含义是:每天都吃50克以上的加工红肉(比如火腿、培根、香肠、腊肉等),足够长寿的话,得大肠癌的风险会增加18%。需要注意的是,这个18%并不是得大肠癌的可能性,而是“因为吃加工红肉而增加的风险”。对于一个完全不吃加工红肉的人,一辈子得大肠癌的几率约为2%,而每天都吃50克以上的加工红肉,增加18%的风险意味着得大肠癌的几率是2.36%。得大肠癌的可能性从2%增加到2.36%,就是科学上的“致癌”。
“防癌”的概念与此类似。并不是说吃了抗癌食物就不得癌症,而是说得癌症的风险降低了。至于降低多少,往往只是“统计学上的差异”,比如每天吃多少量的某某抗癌成分,得某种癌症的风险降低20%——比如从1.5%降低到1.2%。
唯一能改变的是生活方式
跟抽烟致癌、喝酒致癌、吃加工肉制品致癌那些“证据确凿”的致癌因素不同,市场上炒作的“防癌食物”通常没有充分的证据。
多数情况下,只是提取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在细胞实验或者动物实验中展示了“抗癌潜力”,完全谈不上“降低人的癌症风险”,就被商家们炒作成了“防癌食品”。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蒲公英根——一位加拿大教授用蒲公英根的提取物去处理试管中的癌细胞,能够有效地杀死癌细胞,之后在动物实验中显示了这些提取物“可能有助于抗癌”,向政府申请获得了进行人体实验的许可。这距离“蒲公英根提取物有助于抗癌”都还有遥远的距离,就被一些商家和媒体炒作成了“蒲公英根泡水喝能够防癌”。
也有一些研究得到了更好的实验证据。美国癌症协会一直关注着各种“防癌食物”的研究,总结汇总各种“抗癌食物”的研究结果。迄今为止,他们的总体结论是:没有任何一种特定食物能够“抗癌”,不过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比如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少吃红肉尤其是加工红肉,把动物性食物的比例控制到三分之一以下,能够避免三分之一的癌症发生。
在我们面临的各种致癌因素中,有一些是我们无能为力的,比如遗传;有一些是需要全社会努力改善的,比如环境污染、空气质量;只有一部分是我们自己可以掌控的,比如生活方式。
对于前两者,我们能够做的不多,只能接受“魔鬼的抽签”。只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去改变——对于癌症,“秒杀”其他因素的是抽烟,其次是喝酒。其他的“致癌食物”“防癌食物”,跟它们相比,都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