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食电影的生态哲学
美食传播是与应用哲学息息相关的,而应用哲学将传统形而上的哲学与现实实践紧密连接在一起。它汇集了艺术、心理、生态、社会等等实践元素。本部分通过对影片《小森林》影视脚本的深入分析,尝试从应用哲学层面解析生态美食在影像文本中所体现的内涵蕴意。
1.在帧帧像素中品味生态美食的影像特征
美食的内涵和关注维度长期以来逐渐发生着些许转化和改变,生态美食的哲学蕴义始终与原始生态环境下的种植使用相关,但又不仅仅局限于食材的生产消费,从广义上还与烹调品鉴料理的心境和情怀、对于食物处理和烹饪的创意创新观念和技能相连。初春之时,市子每天都会在田地里反反复复地翻看检视卷心菜的层层叶子,发现虫卵和幼虫会用手及时地清理;即便是工作居住在城市里,也会利用手边的环境和材料种植红皮小萝卜,待一月长成之后在萝卜表皮划缝浸汁且混入荷叶烤饭中,不失为上班族午间解乏添味的原味佳品。
此外,山林乡壤中很多美味的背后都蕴藏着伟大的亲情。市子妈妈长期一人抚养市子长大,有时不免由于繁忙的工作而丧失了对于家人的陪伴,但无论是费尽功夫去掉青筋的炒青菜、冒雪在厚厚的积雪中挖出冬花做的味噌酱,还是凭借多年烹饪经验调制的伍斯特酱油、巧克力榛果酱和土豆烤面包,在道道精美贴心的食物中潜藏着母亲对女儿无时无刻的关怀和对于生活真谛的探索追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原生态环境中原料的就地取材和创新性处理是素香美味纯天然的自然展现。市子总会依照有限的食材,不断变换菜色去丰富恬静的生活,满足自己和朋友们的口味需求,用食物去润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2.用美食叙事勾勒“慢生活”理念
影片利用四季将电影本身切割,剧中主人公市子的生活完全置于一种最原始的生存状态,四季的交替带来了不同的饮食灵感和收割喜悦,脱离大城市无休止机械般的工业生产状态,小森含蓄悠远、超然物外的乡野生活充满着变化和惊喜,而这种幽然宁静的生活画风与在全球逐渐被广大民众追崇的“慢生活”价值理念相吻合。首先,慢生活脱离不开原始的农耕劳作,徒手种植和收割的满足和快乐是机器的嚣嚷嘈杂所不能取代的,这也是慢生活理念中消费者转化为生产者的最好表征。经过辛勤的劳作收耕,午间在田边大树下栖息,心满意足地打开包裹餐食的布帛,任徐徐微风吹乱鬓入耳间的发丝,伴着溪水潺潺流动的声响,感叹播种收耕的时间轮回流转。
另外,“红豆饼”“红豆包”“红豆冰沙”的制作也和市子每年悉心对红豆麦田的照料息息相关。生命力极其强悍的“红蕃茄”在炎热的暑季种植,虽显顽强但也有致命弱点,市子需每每抢在梅雨降落之前完成果实回收,不然成果会停止生长且慢慢枯萎。其次,慢生活概念与原生态环境中人们对于食材的自主创造紧密联系。“糖煮板栗”是由小森村民口口相传中自主研发的地方风味,秋季落满山涧的板栗成为人们消食开胃的最佳辅食,人们在煮板栗的过程中根据个人口味分别加入了红糖、蜂蜜、酱油、红酒等味汁和调料,满足了不同的口感需求,同时也丰富了地方的饮食文化,成为小森时令季节的佳肴特色精品。
3.以“慢食文化”看生态文明观
慢食运动自其诞生之时起,就与对于尊崇人体生物节律和心情愉悦程度的品质食物消费使用息息相关。慢食运动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美食的公共形象画面和内部隐性功能。该片以毫不哗众取宠的方式,借助简易烹食的各种林间美味来展现返璞归真的生活美好,是日式“禅学”“素食”信仰的体现,也辉映了当下远离消费主义社会现实的“佛系”清淡生活的素朴精神境界和生活理念。剧中的伍斯特酱油和巧克力榛果酱虽然在超市就能轻易买到,但自市子记忆时起,母亲福子会不怕麻烦地就地取材、亲手制作,使其成为家里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佐食调味剂。
“慢食”文化风潮引领的生态文明观除了用来诠释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可以用来描述人和人之间和谐共处的关系。小森地处日本东北农村,形态犹如山间盆地,是一个群山环绕、水气充盈的自然乡村。居住在这里的村民有自己的村落委员会,邻里互助、结团相帮的精神文化代代相传,村民之间经常互相照扶各自的田地庄稼,有美味膳食也会相互分享品尝,节日庆典让地方的文化传承得以延续,村落文化教育也时时有居民的积极自主参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纯静自然,没有城市工商业空间场所中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当市子好友纪子满怀愤恨地边砍柴边咒骂公司老板解气之时,被路过的爷爷听见训责“因为看不见自己的缺点,才会对别人的短处不谅解”,这种克己复礼、问责自治的情怀是怀古修身的生动体现,也是小森村民的心境良善、心向共和的纯真自然映照。
二、生态美食的视觉传播
视觉传播融汇了信息传达和受众理解两个关键环节,二者的相互作用提高了传播效能的层次和有效性。阿尔多斯·赫胥黎在其《观看的艺术》一书中提出“感觉+选择+理解=观看”的公式,核心思想是视觉信息的传导和获取不是简单的选择过程,更依托于观视者的精神加工和理解。本部分以《小森林》为叙事文本,客观分析与电视视像信息传播有关的空间场域、故事情节叙事和动静结合的影音效果,为如何更好地传递生态美食图像信息提供参考。
1.美味视效诞生的空间场域
片中运用大量的空镜头和长镜头展现自然环境之美。潺潺流水、随风樱落以及翠绿的稻田都一览无遗地展现在观众视野之中,呈现出一种朴实无华、恬静悠然的森山田间景象,为数种美食的诞生铺垫了广阔无垠的视觉景象。夏天山体和地面不断翻腾向上而起的湿气让小森笼罩在团团雾气之中,发霉的厨具和满屋的潮气让炉火重新点燃,就着滋滋燃烧的火苗激起了做全麦面包的灵感,因为梅雨季是小麦收获的时节,并且屋内集聚的热气也利于面团的膨胀和发酵。环境的空间构建是产生食物加工成品的重要促进因素。
另外,市子的厨房成了诞生各种特色美食的空间场域,对于美食不同角度的特写与长镜头对整体环境的镜像描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市子在烹饪食材时数次以蒙太奇的影像拼接手法回忆了母亲做同一食物的场景,一道最为简单的炒青菜却融入了母亲的巧思妙招,而三色圣诞蛋糕的做法也突显了女儿对母亲食物处理方法的革新和更进;母亲在锵锵切菜之时所说的“制食走心”的告诫也成为女儿美味生活的金句良言。各种生态美食的视觉呈现的传递除了食物本身的诱惑力之外,盛装饭食的碟盘碗筷的用功也不可小觑,日本的陶瓦烧瓷有悠久的历史,无论是封装味噌的陶罐,还是托盛雪鱼意面的瓷盘,其工艺色泽均和其中的吃食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2.故事铺陈增添视觉美感
心理学者哈沃德·加德纳曾这样看待故事和人类之间的联系:“故事是我们的居所,它联结‘我们的’世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涉及了一些叙事研究,他认为情节是叙事的第一准则,最为关键的是首先要设定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小森林》中几乎每道美食都隐含着一个人情暖溢的故事,三色圣诞蛋糕勾起了市子对母亲圣诞聚会之时词令偏颇的看法洞见,印度咖喱饭和脆麦薄饼掀起了对闺蜜间细致弱微的情感起伏变化,烤鸭肉也满满盈溢着小森村民对西洋鸭的喜爱和尊敬,纳豆糍粑也让人不禁回想起当地节日庆典团聚一堂的雀跃欢腾。故事情节的细节描述激发起观众对美色香喷的桌上料理源头的探索渴求,也令冒着腾腾热气的饭食增添了融有人情暖热和地乡文景的色味香浓。
影片中多处情节叙述了市子和其好友纪子间的情绪跌宕。女性闺蜜间的偶尔争执和对峙可以通过一道精美香醺的咖喱肉来化解,一起采摘并制作的饰饼、围炉烘烤的冬日红薯以及团坐品食的冬花味噌饭中都时时流露着发小之间亲密无隙的情义和无法搁浅的友谊。除却闺蜜之情,美味中还满溢着邻友之助。对于同村自小相伴成长的伙伴裕太的描述,也有若干难以割舍的相关故事,裕太着实在好几个情节片断中充当着美味品鉴师的角色,对于节节草、夏日米酒、糖煮板栗、炭烤鳟鱼以及卷心菜蛋糕的分享过程中,裕太的褒贬评价是促进美食传播和创造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包含着对于好友市子烹饪技能和兴趣的激励。可见,形形色色的料理在银幕上的声色呈现是与其相关的人物场景的情节叙事密不可分的,故事的适时铺陈可以有效地增添餐食的图像色泽和视觉美感。
3.动静相宜突显自然视效
原生态美食的获取和烹煮,与在原始自然环境中和动物之间的竞争和抢夺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关联。无论是初春在路边树林中含苞待放的通草果,还是秋收时节掉落在山涧草丛中的板栗,用市子的话来说“是场与动物的争夺竞赛”。这种最为原始形态的“食物竞争”让不易获取的食物添增了贵重的光环。村落美味的获取从另一方面与村民的异地跋涉搬运劳作相关,条条生鲜鳟鱼在河床里自由地游动构成了小森独特的旅游观光景色,鱼尾在水花中的徐徐翻滚波动为幽香静漠的乡野山村增添了超然灵动的光泽色彩。此时此刻,堆起炉灶、点燃炭火,就着河岸宜静宜动的风景,在亭溪草畔旁烹烤现场宰杀的鱼耳,颇有一股野味徐香的滋味。
除了描述野生动植物的“夺食”之味和千里搬鱼的辛勤劳作之外,电影不同场景的背景音乐也恰当地突出了多种多样乡野食物烹调的乐趣以及主角创造美食过程中的五味杂陈。影片音乐都是配合剧中场景专门创作而成,春夏秋冬四首曲子一并收录进Flower Flower乐队的专辑《色》中,曲风以柔和轻静、幽婉怡然为主。节奏跳跃的乐曲《夏》配合影片中市子在空旷林野涧道中欢快骑行的画面糅合铺陈展开,而乐曲《冬》的缓慢轻扬突出了小森白雪漫山、积雪密布一望无垠的场景。音乐和影片场景的相得益彰构建和谐的视效情境,将观众的视线和情绪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三、结语
《小森林》这部四季更迭的美食电影是与“慢食主义”“慢生活”理念烘托的“生态美食”观念紧密相联的。本文以屏幕视像信息为文本,分别从美食传播的生态哲学、美食影像的视觉传播两方面探索解析生态美食的内涵蕴意。通过对于小森美味影片资源的深入分析,发现影像素材所传达的情节叙事、视效色效、环境场域等多维度的细节信息均与“慢食”引领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慢生活文化思潮是相互辉映的。本文对于《小森林》上下部剧情影像素材的品析,可以为更好地制作浸入心脾和灵魂的美食电影提供些许理性的参考。
本文获得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文科预研校级项目“京津冀青年组织在环境传播中的参与研究”课题(项目号:CUC17A45)、北京人文社科项目“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环境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6XCB004)资助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责编:张金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