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中国视协召开了电视剧《煮海》研讨会。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视协主席胡占凡,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显,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王国富,中宣部文艺局影视处副处长徐阳出席会议。电视剧《煮海》描写范旭东等近代民族企业家开创实业的艰难经历。会议上,李准、仲呈祥、李京盛、汪守德、陈先义、张德祥、康伟、李春利、任姗姗等专家作了发言,纪要如下。
李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
我感受最深刻的是,电视剧《煮海》在激情讴歌民族科学家、民族企业家创业精神和爱国精神的同时,深刻揭示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单纯的实业救国道路是走不通的。它激情地呼喊着革命与启蒙的共进,呼唤着走自力更生的强国之路,这是它的基本内涵,是应该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历史启示和历史呼应。剧情中制作精盐完全是自力更生,还死了一个李少堂,制碱靠的就是侯德榜。我认为,剧中科学家最成功的就是范旭东,他既是科学家,又是实业家;第二个就是侯德榜,因为制碱的难度更大。侯德榜在美国学习的时候就是最出色的,他在范旭东制盐的基础上又制造了碱,这是中国跨入世界的一个门槛。第三步是他们共同、齐心协力地制成了硫酸,有硫酸才可以制造子弹和炸药,才可以支援前线打仗。这三个是环环相扣的,少一个都不能支持永久黄成为亚洲第一大化学工厂,都不会引起蒋介石政权、北洋军阀和张作霖政权乃至日本人的眼红,非要把它搞跨才好。李烛尘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留学生,不过李烛尘献身于永久黄,后来主要搞了管理。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到天津首先找的科学家就是李烛尘,称其为“李烛尘老”,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人。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时期,他们抛弃了国外的高薪待遇和舒适的物质生活,经历了那么多的艰难,包括献出了生命,使中国的化学发展从无到有,制盐、制碱、制硫酸、制枪炮弹药,这在我国民族工业史上绝对是一个奇迹。
没有一个片子能够像《煮海》这样写爱国的科学家和实业家,他们凭着一股什么样的精神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呢?尽管他们一再遭到威胁,最后不得不南下,到长江边上去,最后又到了四川。这也说明,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纯靠实业救国是走不通的。这部剧既激情讴歌了这些实业家实业救国的精神,又激情地呼唤着革命和启蒙必须同时共进。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工业发展,必须走自立更生之路,因为技术是买不来的。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国所有的关税都要用来赔款。中国刚刚设立了关税,就由英国人主管了很多年,而且设立了盐务署,管技术的也是英国人。范旭东这么不容易,自己拉大车,把水拉来,制的精盐比外国的纯度更高,结果要拿到英国去化验,这是否很可悲呢?从过去到现在,任何技术都买不来。美国为什么要制裁中兴呢?技术是买不来的。看了这个片子的人都知道,不打破旧的体制,不打破旧军阀的统治,不打破蒋介石和四大家族的统治,搞实业救国,靠一部分人自己奋斗是不行的,光有献身精神和科研精神也是不行的。四大家族是怎么来的?蒋宋孔陈,就是利用国家政权来掠夺民族企业,这个是很清楚的。宋子文和他的姐夫孔祥熙,为了争财政部长的职位,打得几乎是头破血流。永久黄什么都制成了,他们就来“摘桃子”了。宋子文投资了1000万,让范旭东当总经理,董事长是宋子文。这就是四大家族掠夺民间财富的手段。这就是在1949年之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巨大悲剧,政治体制这个前提没有解决,“三座大山”没有解决。到现在为止,我看到的所有的包括报告文学、舞台剧、影视剧等文艺作品,能够在激情讴歌这些科学家献身企业、献身科研精神的同时,斩钉截铁地说:“单纯的实业救国是走不通的,革命和启蒙必须是并行的、互相支撑,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秩序”,达到这个高度的,我觉得《煮海》是第一次。它真正还原了中国近代史的本来面貌,讴歌科学家和实业家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他们的巨大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片子不但应该尽快播出,而且应该在央视一套播出。剧中范旭东最后走在路上,到了南京的长江边上说:“残山剩水,哪里是我们永久黄的家?”他在1945年就死了,只活了62岁,其中他的精神痛苦肯定是一个重要原因。必须在一个新的政治体制下,走自力更生的强国之路,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这直接点明了现实,为中国梦注入了历史的厚度。
李京盛(中国视协顾问、中广联合会副会长):
听了李主席的观点,我很同意。对于电视剧《煮海》内容的分析,李主席已经讲得很到位了,我只讲两个层面的意思。我觉得这部作品如果放在当今的整个电视剧创作当中,我可以找到两个与众不同的点,第一个是丰富的历史含量,第二个是深切的现实观照。它把这两点结合得非常好,这个也就是历史的机遇。关于这部作品的历史含量,科学家在实业救国,在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在实现革命与启蒙之间,怎么样把这么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带向一个光明的未来。其所讲述的这个人、这段历史,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所有矛盾、所有关系,甚至是所有人的苦闷,基本上都涉及到了。深切的现实观照也就是说,这部剧是在几年前拍的,不过却好像在“呼应今天”。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这件事情和我们当下对于核心技术,对于发展现代化进程当中的独立精神、知识、财富的拥有,确实是已经让我们感到了这种迫切性。我觉得剧中有一些台词拿到今天来看几乎就是一样的,没有变。英国商人菲利普对范旭东讲的话,就是贸易战当中的一种思路—精盐可以送、圣经可以送,但技术不能送,西方今天仍然还是这一套。所以我觉得用这样一段具有丰富历史含义的人物和故事,来与今天实现中国梦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两相对照,是这部电视剧最精彩的地方,是它最值得我们在创作上进行赞许、在题材上进行肯定之处。这样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强烈的现实观照,应当能够在最好的平台上实现。
汪守德(文艺评论家、总政宣传部原艺术局局长):
这部剧我一口气看完了32集。它是我这两年看过的最好的剧,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艰难。我觉得无论中国的工业、中国的科技到了哪一种程度,这个历史都不能隔断。凡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上作过贡献的人,我们都应该牢记他们的功绩。从这个角度来说,南广影视做了一个非常好的题目。尤其是我赞赏这部剧的编剧,从第一集开始就没觉得有可以喘一口气的感觉,人物始终处在事业和情感的危机当中,旧的危机消除了,新的危机、更大的危机又不断出现。我们都为这个人物捏了一把汗,这个戏将来怎么往下演,凭我们的想象是想不出来的,不光是我们不懂化学工业,而且我们对于这段历史也不太清楚,这就是编剧的本事,他需要一步一步地设置危机,再一步一步地进行化解。我列了四个方面,一是时代和人性,二是商战和情感,三是理想与现实,四是复杂与纯粹。首先是时代与人性这一点。我特别欣赏的就是他把主人公所处时代的军阀混战,包括列强的、外资的挤压写得特别清晰,让观众看到了那个时代做实业的艰难。我尤其欣赏这里面表现的几个人物,都是在极端上描写人性的,而且这些都和时代有关系,在表现时代和表现人性这些点上做得非常好。第二个是商战与情感。商战是这部剧最核心的线索,范旭东是一个“新派”人物,其与三个女性情感关系的描写,分寸把握得特别好。按理说他娶一个二房、娶一个三房都没有问题,当时的道德也都允许,但编剧坚守住了这么一个底线,在写他和傅紫樱、张雅致情感的时候,分寸拿捏得非常好,让人觉得很舒服。第三个方面就是理想与现实。现实是很残酷的,而范旭东的理想是高大上的,他就像堂吉诃德一样。范旭东最后也算是一个胜利者,正因为他的坚持,把事业一步一步地推进。他很痴情,也很有恒心。我在看剧的过程当中,觉得范旭东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妥协了,结果他就是不妥协,有骨气。他和对手进行斗争的时候,包括陈立信,包括宇多光一,就是在不断地总结经验。这部剧塑造了一个成长型人物,他开局时愣头愣脑,到最后讲究策略,讲究怎样才能抓到对手的短处,成为一个能够挑重担的人物。第四点是复杂和纯粹。这部剧,给我们讲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故事,社会复杂、人际关系复杂、商战复杂,就是“各种复杂”,但是它也有一些纯粹的地方,其所塑造的人物,包括范旭东、傅紫樱、衣书重,这些人的人格、人品都是很纯粹的,这些人物都是很可爱的。
陈先义(文艺评论家、《解放军报》原文艺部主任):
《煮海》是这些年来非常厚重、非常有品位的一部剧作。毛主席在重庆谈判时专门提到了四个人—张謇、卢作孚、范旭东、张之洞,也就是在那个年代我们国家产生的一大批实业家的代表。鲁迅说,我们的民族从来都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民族的脊梁。而范旭东就是这样一个代表,在中美贸易摩擦这个时间点播出这部作品,我觉得非常好,很适时。剧中的外企代理人说:“你们中国的烹调技术再好,用的也是我们的精盐,我把盐卡住了,你们就毫无办法了。”这是中国人的命脉,所以这个时候播出这个作品是非常有意义的。这部片子为电影、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长期以来,我们谈到的电影、电视剧创作都是国民党、共产党、抗战、红军、长征,其实我们国家还有很多题材从来没有表现过。以一个科学家来表现一个时代,这是我们的电影、电视剧的“空白点”。该剧为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新思路,拓宽了电视剧题材的视野。这部剧好在什么地方呢?里面有精彩的对话:“我们用了24年的时间,在塘沽的荒滩上建立起了碱厂、盐厂。为什么日本人要侵占我们的工厂呢?因为我们在那个地方搞了不起眼的盐和碱,后来要变成炸日本人的炸药,我们要走向工业的第一线。”这些话说得很棒,同国家大事和政治联系在了一起。现在,这种斗争还在进行着。面对西方势力对我们的封锁,我们应该怎么办?这部剧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它非常有话题性,给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很现实的教材。现在太需要播出这样的剧了,因为没有这么好的剧恰逢其时地出现。
张德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主任):
现在荧屏上极缺《煮海》这样的作品。“家长里短”的东西很多,真正表现国家和民族的工业化是怎么样走过来的电视剧不多。首先,我觉得这个剧是一部矫正历史虚无主义的正剧。这些年来,有很多“年代剧”,把故事放置在一个什么年代,并不涉及真实的历史进程,而是写几个商家、家族之间的相互厮杀、恩怨情仇,这已经成了一个套路,大家早就厌倦了。我们要看真实的历史是怎样走过来的。这部剧好就好在它通过真实的历史人物兴办中国的化工企业,写出了中国的一段历史。它写辛亥革命以后的化工行业又不仅仅是写这个行业,它揭示了整个历史进程。一个企业、行业怎样发展,是离不开这个大背景的。范旭东遇到了多少困难?军阀与外国资本企业欺行霸市,我们只是要做自己的精盐和碱,但就是有人让你做不成,这是要害所在。对历史不能“无问西东”,要问“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所以说,我的第一个感受是,这是一部矫正历史虚无主义的正剧。文化自信和正确的历史观是分不开的。没有正确的历史观,就不可能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从哪里来呢?如果对于我们的历史、我们走过的路都不清楚,怎么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定要讲清楚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积淀、我们的基本国情,知道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往哪里去。我觉得其中讲的就是历史真实。其次,这是一部阐明了“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强国梦”的大剧,是用艺术来阐明了这个道理。我们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但是,如果缺少核心技术,怎么强起来?这个剧用范旭东这个人物一生的经历回答了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恰好成为今天的焦点,正在发生的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根源就是核心技术。他卡住你一个芯片,你的整个企业就得休克,你还怎么强起来?所以说核心技术是我们的立足点。总书记在召开军事科学院的会议、两院院士的会议上,反复地强调“我们要掌握核心技术”。所以说这部作品非常适合现在,没有一部作品比这部作品更切合我们当前的焦点。看这部作品,看得我热血沸腾,就是历史频率与现实问题发生了共振,让我激动。在1949年的时候,西方有几十个国家,在巴黎搞了一个协议,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技术封锁,当时的新中国就是他们的重点封锁对象。后来苏联解体了,美国牵头在巴统协议基础上搞了一个瓦森纳协议,是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技术封锁。从原来的巴统协议到现在的瓦森纳协议,西方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从来没有松动过。为什么他们要封锁中国?剧中的五国代表丁恩说,“哪一国都不愿意看到你们中国有自己的化工”。我觉得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这就和现在的发达国家一样,哪一国都不希望看到中国有自己的先进技术。为什么呢?你没有就得依赖我,你有了之后就独立了、强大了,我就无法控制你了。现在说全球化,什么是全球化?从500年前的大航海时代开始,一直到工业革命,西方的先进技术对于落后地区的殖民、掠夺、奴役,这就是他们的全球化,对于落后国家就是“被全球化”。一个是全球化,一个是被全球化,看起来都是“全球化”,命运却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现在需要彻底摆脱“被全球化”。所谓“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这是典型的被全球化,如果形成了技术依赖的话,你就是一个被剥夺的角色。再勤劳的民族也架不住体系性、制度性的剥夺,如果处在一个被剥夺的地位,你永远强不起来、永远富不起来。所以说,这个作品在今天这个时间点,用历史命运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是历史的回声,振聋发聩。
康伟(《中国艺术报》总编辑):
我很认真地看完了这部电视剧,以前并没有看过这样的题材。我有一个感觉,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一样,“中国需要大国重器这样的核心技术”,中国也需要大国重器一样的艺术创作。《煮海》在这方面是一个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它带给人们一种强烈的新鲜感,颇具吸引力,它来自于对历史艺术的再发现,来自于发现这段历史的审美期待。就剧中人物,关于侯德榜我大概问了10个人,只有一个人知道。北京化工大学,我去过好几次,里面有侯德榜的塑像,是一个汉白玉的,旁边有介绍。我认真地看了他的雕像和介绍,不过了解得并不深刻。看了这部剧之后,我对这些人有了一个很具体的了解。关于范旭东,公众对他的认知极其有限,更不要说他们背后的科学家群体了,像李烛尘等人,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由这个背景来看,《煮海》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它以独到的历史眼光,将中国的化学工业从无到有地描绘出来,将范旭东和侯德榜等拓荒者形象描绘了出来,具有深刻的历史文本价值。为什么我觉得新鲜呢?因为我不知道、没看过。由此我也想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以正确的历史观和艺术观,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艺术自觉来发现并且书写中国故事。无论艺术还是历史,中国从来不缺少这样精彩而壮阔的故事,我们在面对历史的时候,一定要摒弃胡编乱造的迷思谬想,对丰厚的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进行再发现。《煮海》这样的探索是电视剧探索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一个很大的启示。从题材上来讲,《煮海》代表了酸碱盐等化学工业的发展,工业题材也好,科学题材也好,是一种“硬题材”,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冷的题材,怎样进行艺术化的处理,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把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进程,放在了一个时代变迁的背景上进行呈现,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性以及讲述的“实现度”。例如,杨度和范旭东的辩论也是很精彩的,这样的场景很多,对于时代变迁的呈现,这是艺术成功的表达。另一点是对于科学精神的弘扬,这一点是特别值得肯定的。范旭东在不同阶段都有旁白和自己的心里话—“我始终找不到一个可以托付的政府”,北洋时代他是这么说的,军阀打仗的时候他也是这么说的,国民政府时期他是这么说的,日伪政府时期他还是这么说的。但他最后找到了,就是中国共产党,这在剧中点出来了,多处提到了这个意思。
李春利(《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
这是一部难得的作品,它在强烈地观照现实、客观地看待历史。《煮海》具有何等的气势、何等的雄心。我的印象当中没有一部写“化工之父”的电视剧,而这么一个忧国忧民、心怀理想、终身为理想而奋斗、充满传奇的人物,尤其他还是一个为各党派所敬仰的人物,的确值得大书特书。首先,我觉得它非常扎实,工业、商战、情感、黑帮、战争、革命、爱国、激情、青春励志、人物传记,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题材,而且也拥有这些题材的集中优势。这里面的商战不仅仅是商战,不仅仅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围绕着如何振兴民族工业、加强国防实力而展开。商战的结局,是各派系的商人走到了一起,为了民族统一战线、为反抗外强的入侵、为拯救中华民族而殊途同归,这也是这部剧高于其他剧的地方,即具有民族团结、同心敌忾的价值高度。剧中情感也写得特别好,这部剧里面的友情、亲情、爱情,哪怕是对手戏,都写得非常到位。范旭东妻子简直就是东方美的化身—坚强、勇敢、大度、隐忍,甚至愿意帮助丈夫纳妾。可贵的是她并不愚昧,她和范旭东的母亲一样,有小家意识、更有大国情怀。范旭东的红颜知己—傅紫樱和杨雅致,她们一文一武、一静一动,都爱慕着范旭东,不过最终她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情感归宿。这里面的人物,虽然也有几个“角”,但是非常干净,这里面的爱情非常干净。友情是这里面的重头戏,几个共同奋斗的好友都非常有性格,习惯于称自己为其他人的书童。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保家卫国,小恩怨与大信念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无论他们走向哪一条路,都是向着同一个目标迈进,所以他们一直携手、离开也都是短暂的。这里面的父子情、儿女情也都写得非常好。范旭东为了民族企业的存亡与日本人谈判时不惜割舍亲情,妻子、女儿都连着心,等于是以妻儿做人质。包括陈立信的父子关系,这么爱财的陈老爷,这么惜命的陈老爷,这么贪婪的陈老爷,一根独苗的陈老爷,最后亲手锄奸,除掉了自己的儿子,把四代人的积蓄交给了范旭东。我觉得这也是一部“历史政治大戏”。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当历史的教训强烈地观照现实,我们不能不反思,剧中我们被点燃的怒火之源在今天依然显现,例如欺行霸市、官商勾结、卖国求荣、贪赃枉法等。范旭东等人在现实的险恶、历史洪流的荡涤中成长、迷惘、困惑,不过他们不失初心、不失去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他们的精神境界确实令人叹服,确实有“煮海”精神。在今天我们仍然面临着与西方的竞争,与美国的贸易战,片中呈现的振兴民族工业的道路依旧漫长,尤其是片中说到的“开启民智问题”,仍然是当今的关键所在。教育、文明,这些仍需要今天的“范旭东们”去践行、去拯救,剧中很多台词都直指现实。我觉得这也是一部统战大戏,里面的人物都非常丰满,无论走到哪条路上的人,最后都是殊途同归的。不过这个结果当下看上去还是一个理想的结局。我还有一点不满足,我觉得傅小姐和其他人物比起来,写得有一点虚,尤其是后半部分,说她消失了,去干嘛?也没有篇幅给她。我觉得不一定要让她成为一个符号和象征,这个傅小姐刻画得有一点“弱”。总之,这是一部励志的剧,一曲悲壮的歌!
任姗姗(《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编辑):
听了前面各位专家的点评和发言,我在很多方面都深有同感,并深受启发。我主要谈三点。第一,这部剧的题材选择让人耳目一新,既有深沉的历史情怀,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毛泽东谈到中国工业发展时评价,有四个人不能忘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交通运输不能忘记卢作孚。在这四个人当中,范旭东的事业应该是最为艰难,同时也是最具有开创性的。他的人生也是最富有传奇和勇气的,因为在他之前,化学工业在中国是完全没有基础的,完全是从零开始。我们来回顾一下范旭东的个人简历,从1914年到1945年,大概30年间,他第一个用几口铁锅建造了精盐厂,第一个办起了制碱厂、烧碱厂,第一个创建了硫酸铵厂,第一个创建了青年协会,第一个在川西南开辟了临时的化工基地。在那里,他的总工程师侯德榜发明了我们都知道的“侯氏制碱法”,这就标注了范旭东光辉璀璨的人生。但是对于广大的普通人而言,范旭东的知晓度却是大大低于张之洞、张謇和卢作孚。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盐和碱,但是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在看这部剧之前,确实不知道盐碱与范旭东这个名字有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对于历史的遗忘。在我的印象当中,范旭东的故事应该是第一次被改编成电视剧,坦白来讲,这样的电视剧在当下的播出市场上未必就不“吃香”。作为一部以实业强国为题材的历史剧,在创作上也很难像其他的电视剧一样来取巧,甚至说对于创作的方方面面要求也都是比较高的。所以说,这部剧从题材选择上就体现出了主创深沉的历史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煮海》尽管讲的是民族化学工业从无到有的艰难建立过程,但是对于今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我在看剧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被范旭东这些创业者跌宕起伏的命运所牵引,被他们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所打动,另一方面也常常会联想到今天的中国,联想到今天各位老师们提到的,中国制造现在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特别是当下的中美贸易摩擦事件,我们会发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不是简单的重复,《煮海》里面的故事、这批创业者和他们的创业精神,同样映照着今天的强国之路和民族自强之路。在历史上,我们可以找到今天的回响,我们能够展开有效的对话,这是这部剧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第二,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不可能孤立于中国近代的命运之外,它从一 开始就面临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挤压,必然与近代中国人对于家国命运的孜孜以求、对于国家民族道路的选择走在一起,它也必然十分的艰难,必然坎坷跌荡。假如我们离开了中国近代命运这一土壤去谈民族工业的发展,任何创作都是“悬浮”的。《煮海》的故事主线和情节设置恰恰是紧紧地扣住了这一点,我们看这部剧从范旭东归国、准备大展宏图谈起,简直是一步一个跟头,在不断地摔跟头中发展起来的。用剧中人傅理成的一句话来说,也就是“盐—军民所养,是洋人、军阀、政府都盯着的一块肥肉,范旭东也是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我们单看久大成立的这段故事,范旭东首先就面临着英国公司卜内门的技术封锁,然后是以陈立信为首的盐霸的设卡阻拦,还有军阀政府的利益纠葛,又先后经历了技术、原盐的种种障碍,闯过了真理关、技术关和权力关,最终才得以让久大真正立足。剧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险象环生,剧中人不得喘息,剧外人也被牢牢抓住。这也是这部剧最大的“可看性”。我个人非常喜欢看一些剧中具有论辩色彩的剧情,讨论革命关系的篇章,例如范旭东和傅理成、范旭东和陈立信、范旭东和杨度之间,还有实业救国和立宪救国的道路选择,关于创办实业和开启民智、民主道路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论辩式的思考出现在人物的对白、话外音、独白当中,对剧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喜欢看历史剧是因为历史本身的魅力和文化的力量、价值的力量,历史剧能够负载这种思想的力量,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信心,在穿越剧、玄幻剧、古装偶像剧对于历史轮番的“小写”之后,随着观众的审美提升和对于历史文化兴趣的复归,以及良好的播出和发行环境,历史正剧的增长空间将是广阔的。
仲呈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我要提一个建议,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央需要一部强调具有改革精神的电视剧,特别是能够把十八大以来,这五年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打通的精神。我觉得《煮海》这样一部作品,居然在六年的时间当中都不能面世,这个文化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深思的结果,一个就是我们要为这样的作品寻找一个最好的平台,让它和广大的观众见面,因为它的意义大家刚才已经说得很透彻,就不需要再说了。特别是当下发生的中美贸易摩擦,更说明了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核心技术的独立自主,这是这部作品最宝贵的精神启示。另外一方面,要对长期重视这种题材,并且投入、拍摄了这样作品的制作单位表示由衷的敬意。能够选择这样的题材,我明确地说,作为一个制作者、投资者,他的创意、他的选择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不过我相信制片人会越来越成熟的,因为一个成熟的制作人既有正面的经验,又有不成熟的、失败的教训。《煮海》在煮什么呢?它不是张羽煮海,那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它是民族精神在熔炼、在提炼、在深化,就是要深化出一种精神。毛主席只讲了四个人不要忘记,大家都很清楚,他说“搞钢铁不能忘记张之洞,搞交通不能忘记卢作孚,搞化工不能忘记范旭东,搞纺织不能忘记张謇”,我现在加一句“搞改革题材的电视剧不能忘记中国实情”。今天开会,大家对这部作品作出了公正的评价、讲明它的意义,我还要问:“中央电视台为什么没选它”?我们知道,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浙江也是习近平文艺思想在电视行业实践的重要示范地,我最想表述的是这层意思。
胡占凡(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
仲主席的发言很有高度,让我很有体会。这样的研讨会我参加过不少,不过参加这样一部关于民族工业开创者题材电视剧研讨会的机会不太多。毛泽东提到的这四个人,范旭东应该是知晓率最低的,张謇、卢作孚、张之洞一般来说知名度都比他要高。能够选择这么一个题材,选择这么一个人物,本身还是有眼光、有使命感、有责任感、有担当的,这是挺不容易的。国营的公司也好,民办的公司也好,拍摄首先要考虑最后的效益怎么样,例如电视台会不会买,效果怎么样、广告能不能跟得上、“本”能不能回来、能够赚多少钱,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实际问题。南广现在选择这么一个题材来做,本身就说明了定位和站位还是有高度的。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现实当中的中美贸易战的角度来看,这部剧都是值得我们大力为它呼吁和营造良好氛围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会议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中国视协应该做的事情。我和京盛一块儿抓过10来年的中国电视剧,对于中国的电视剧多少还有一些了解。浙江的电视剧在全国都已成为一个现象了,它多年居于中国产量的第二位,仅次于北京。它原来是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现在是三分之一了。热播剧里面,“浙剧”大概能够占到50%,这个很了不起。无论是质量、产量、影响力,浙江在一线的电视剧里面,从省份来说大概是居于头牌。浙江有很多剧,例如《东方》《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1921》《毛岸英》《温州一家人》《王大花的革命生涯》《父母爱情》,这些都是影响力非常大的电视剧。浙江是一个“电视剧大省”,也是一个“电视剧强省”,电视剧在浙江有雄厚的基础,在这样的土壤里,培育出像《煮海》这样的好剧,也是历史的必然。浙江的经验和做法很值得我们去推广、总结,我们应该去研究一下浙江的“电视剧现象”,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产量,为什么会这么热播,包括题材也有很多,我们也可以研究一下。刚才仲主席把它上升到实践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高度,也是非常有道理的,萌发地、诞生地,也是实践地。所以我觉得从浙江的角度来说、从南广这个机构来说,拍这样的好剧都是应当大力褒扬的。中国的人物传记片不算少,好人、坏人都有,古人、今人也都有。不过总体上来说,我觉得人物传记片并没有给人印象非常深刻的、达到精品水准的作品,还差一点意思。不过《煮海》到了一定的层次,还是不错的。
最后一点我要说关于这部剧的播出,我们再回过头来讨论6年前生产的作品,而且还是没有播出的作品,这样的情况真的是很少有的,给这样的作品开研讨会也是很少的。不过反过来,我们为什么还要给这样一部作品开研讨会呢?因为它还是有播出价值、有存在价值、有研究价值的,它的播出对于历史和现实都是有意义和作用的。因此我觉得像这样的作品—弘扬爱国精神、和当前的国际时事又是有一定关联的,这样的作品播出应该是合时宜的,也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的。所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是帮助作品完善和提高,二是借这个机会呼吁这个作品早日面世,这也是我们的一个责任。大家今天出了很多好主意,制片方可以好好考虑一下,可以再打磨和修改一下,让电视剧《煮海》成为一个真正的、脍炙人口的精品。
(责编: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