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论京派电视剧的发展流变

作者:杜莹杰 周雨佳
京派电视剧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在随后30多年的发展中,出现了很多的电视剧精品,如《四世同堂》《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大宅门》《奋斗》《情满四合院》《北京女子图鉴》等。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京派电视剧经历了兴起、成熟以及多元化发展三个历史阶段,每一阶段都呈现出独具风格的时代审美特征。

一、20世纪80年代—兴起阶段

在“文革”结束后,政治的宽松、思想的解放以及文化的迸发为电视剧行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作氛围,以京味文化为积淀的京派电视剧也由此出现在电视荧屏上,并逐渐发展形成独树一帜的电视剧流派。由于设备落后、经验不足、原创剧本较少等原因,80年代京派电视剧的数量并不多,但其依托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内蕴与积淀,通过现代媒介传播方式充分展现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民俗,开创了京味浓郁的艺术风格,其艺术水准与审美价值迄今都难以超越。

1.老北京文化的再现

80年代京派电视剧呈现出的最大特点就是着重强调其文化差异性,突出浓厚的“京味”特色,城市空间的选择、北京方言的应用、京剧元素的运用以及经典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无一不是在彰显老北京的文化传统。

语言风格是这一时期京派电视剧最为醒目的标志,多数京派电视剧中的人物都操着一口甜亮脆生的“京片子”。京味语言是北京文化的重要部分,它独特的语音腔调极具辨识度,在一言一行中传递出北京人的骄傲与自尊、豁达与坦然,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电视剧《四世同堂》的人物语言以北京方言为主,加强了北京的地方特色,使人物与故事更显真实性;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以京韵大鼓的形式编写,苍凉悲怆的歌词和铿锵有力的曲调为整部电视剧增添了浓郁的历史厚重感。北京方言不仅凸显出本地区民众的生活经验,也承载着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感情色彩。从这些方言土语中,可窥见老北京人的心理、性格。

除“京片子”以外,此期的京派电视剧还十分注重展示极具地域色彩的建筑,如四合院、胡同、钟鼓楼、老城门等。这些建筑不仅是北京居民的生活空间,同时也是北京城的文化符号。四合院、胡同不仅是中下阶层社会地位的直接体现,其外在形态与构造还深藏北京人的处世哲学与生活态度,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如电视剧《四世同堂》,剧中祁老太爷一家就居住在四合院中,其方正封闭的形制象征彼时井然有序的家庭秩序,更造就了长子瑞宣稳重、有担当的性格,使其在乱世中能够扛起家庭和民族的责任。

2.多数改编自“京味小说”

改编文学名著提升电视剧文本的艺术品位是发展电视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经典的京味小说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以及北京语言文化运用等方面已十分成熟,以此为基础不仅能降低创作风险,保证收视率,还能充分保持和发挥原著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以视听语言代替文学语言,将北京独特的城市景象与民俗风情生动、立体地呈现在电视荧屏上。此外,京派电视剧还承袭了京味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通过对北京人日常生活进行最自然、最真实地模仿,把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与批判悄然融入电视剧情节中。

整个80年代,京派电视剧的数量虽然不多,且多以展现老北京人古朴的生活为主,但却通过平淡的生活展现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凸显特有的时代风貌,成功地将老北京的城市形象呈现在电视荧屏上,为京派电视剧的进一步发展与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20世纪90年代—成熟阶段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电视剧制作的设备条件得以改善,制作经验逐渐丰富,体制也越来越完善,90年代电视剧行业整体呈飞速发展的趋势。此时,市场经济在中国得以确立,昔日强势的精英文化逐渐消退,以消费主义为标识的大众文化迅速占据主导地位,通俗化、商业化、娱乐化成为该时期电视剧的主要特点。

1.新“京味”的出现

90年代京派电视剧的创作风格和美学追求已完全不同于80年代,如果说80年代的京派电视剧是在缅怀老北京文化的话,那么90年代京派电视剧主要是对新时期进行审视。在对新生活的展望中,京派电视剧形成了新的艺术创作风格—新“京味”。新“京味”是指在京味文化基础上延伸出的、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艺术创作风格,这种“延伸”主要体现在语言风格和创作内容等方面。

同80年代的京派电视剧相比,90年代电视剧中对语言的艺术追求并不仅限于奉上具有独特韵味的方言,更是出现了“侃”“贫”等语言现象,力求在语言内容上创新,形成京派电视剧新的语言风格。如《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张大民的“贫”就充满了辛辣味,他对“仕途”的理解是“锣一敲,一群猴儿往竿儿上爬,那竿就叫‘仕途’”。简单的几句台词就表现出人物幽默、耿直的个性特征,以及“新京味”语言文化的魅力。

2.戏说历史剧的“爆发”

经济的日益增长带给人们的除了物质的富足外,也带来了相应的竞争压力,人们愈发渴望在工作之外找到一种追求精神放松的方式,电视剧恰巧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但如此不加节制的娱乐逐渐形成泛娱乐化的局面,甚至出现了“娱乐至死”的倾向。在这一环境的影响下,大批戏说历史剧集中出现于90年代中后期,如电视剧《慈禧西行》《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还珠格格》《戏说乾隆》《戏说慈禧》《道光秘史》等。这些戏说历史剧是京派电视剧的特殊存在,既没有严谨的历史学考究,也没有丰富的民俗展示,但却能通过诙谐幽默的人物形象将宫廷与民间串联在一起,完全以娱乐化的方式消费历史,将历史的崇高性和权威性消解在猎奇的故事情节中,且还能得到大众广泛的认可和追捧。

90年代京派电视剧在继承80年代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发展规律,在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不断进行革新,创作出众多极具时代特色、符合大众审美的作品。在数量上,短短十年创作不下20部优秀的电视剧作品,已远超80年代;从剧作质量与口碑来看,也出现了《渴望》《北京人在纽约》《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能与80年代《四世同堂》争辉的作品,甚至这些作品在整个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三、新世纪以来—多元化阶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形势下,新世纪的中国电视剧力图在艺术与市场之间寻求一个稳定的平衡点,在艺术水平、制作水准、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在此背景下,京派电视剧大力融入全国电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行列,努力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从京派电视剧的整体发展流变来看,作品对于老北京文化韵味的追求、艺术品牌的影响力等方面远不如80、90年代的作品,但在作品的题材类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等方面却有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两个特征:

1.数量剧增,精品难出

新世纪以来,京派电视剧的数量逐年增多,内容越来越丰富,表现形式不断推陈出新,题材类型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然而精品剧作却并不多见。在市场与资本的双重运作之下,翻拍与续拍成为快速占据市场的手段。《康熙微服私访记》从1997年至2007年的十年间共拍摄五部,《铁齿铜牙纪晓岚》和《家有儿女》均拍摄四部,《大宅门》前后共拍摄三部。这些电视剧续集的不断推出,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京派电视剧的知名度,扩大了市场份额,但并不意味着就能够完全承袭之前经典之作的优点,传承北京独有的文化内涵。

新时期的京派电视剧创作游走于市场与艺术之间,类型化策略使得京派电视剧数量得到可观的增长,翻拍经典与拍摄续集成为迅速收回资本投入的有力手段,但却容易造成作品的趋同化、形式化、空洞化,因此电视剧创作必须遵循精品意识,才能制作出凸显地域风格、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上乘之作。

2.变淡的“京味”

城市化将人类文明带到一个新的高度,一座城市在走向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不断吸收外来文化,这种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这座城市淡化自身特色的“脚步”,使这座城市逐渐削弱原有的独特韵味和文化底蕴。对于京派电视剧来说,独特的地域文化就是延续其生命的新鲜血液。但是,新时期出现的京派电视剧逐渐失去着原有的京味色彩,胡同、四合院、京韵京腔等不再出现于其中,90年代盛行的特色新“京味”语言文化也鲜少出现,电视剧对北京城市形象的塑造更符合一线大城市的定位,北京只是故事的发展地点和背景,而不再是作为醒目的文化标志存活于作品之中。近年来播出的《奋斗》《北京青年》《北京爱情故事》《美好生活》等均着力刻画北京这座现代化大都市形象,借助对北京现代化建筑的特写及年轻一代对北京传统文化与风俗的漠视,表现北京文化韵味的消散。

综上所述,每一发展阶段的京派电视剧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在时间的催化下不断吸收前一阶段长处、不断革新创作方式与理念,从而形成自身的特点与魅力。京派电视剧能够在中国电视荧屏上自成一派,不仅是因为承载了丰厚的文化根基和浓郁的文化意蕴,还在于对审美价值的自觉追求和严峻的自身审视。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派电视剧审美价值研究”(编号:17YTB018)、中国传媒大学科研培育项目“中国电视剧创作与跨文化传播研究”(CUC18JL068)、“中国电视剧民族寓言叙事与跨文化研究”(编号:CUC16B07)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杜莹杰系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中文系副教授;周雨佳系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2016级文艺学研究生/责编:莎莎)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创作与传播特征探析

给地标建筑讲段往事

电视剧《煮海》研讨会纪要

初心不改 牢记使命

简析《沙海老兵》在人物塑造方式上的探索

从《恋爱先生》看都市情感剧人物形象塑造的突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