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后真相时代电视新闻叙述性嬗变

作者:王思
当“后真相”作为2016年牛津字典年度热词粉墨登场之后,关于“后真相”的搜索热度居高不下。后真相的概念首次出现于美国《国家》杂志,随后在拉尔夫·凯伊斯2004年撰写的《后真相领域:日常生活中的不诚实和骗局》一书中指出,后真相领域是介于真相和谎言模棱两可的地域,而且这种骗局渗透于美国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后真相政治”出现在大众视野。当后真相从政治宣传手段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时,其对既有社会秩序的颠覆是巨大的。后真相诉诸受众情感及个人信念,情绪而非事实主导公众认知,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井喷式爆发的后真相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后真相时代对真相定义的解构,直接导致了新闻业的震荡,挑战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客观性原则。英国《独立报》等一批精英阶层悲叹已经进入后真相时代无法回头时,相对于情感及个人信念,客观事实对形成民意的影响微乎其微的现象已然成为一种常态①,无疑给电视新闻报道带来同样的困境。

一、新闻真实观受到冲击

1.真相命题带来新闻客观性困境。“真”作为哲学永恒的话题,从古希腊哲学开始直到现代哲学,对于真相的探讨从未停止。无论是唯理论的先驱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还是经验论者的英国哲学家法兰西斯·培根,都无法得出人们公认的论证,这似乎也证明了真相的遥不可及。德国哲学家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充分解释了人类认知的局限,认为事物的本质存在却永远无法触及,人类所能做的是在自己所能理解的范围内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理解。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没有事实,只有解释”强调独立于主观情感和信念的真相或事实并不存在,也为真相否定论提供了理论依据。“真相不可能达到,它也许仅仅就是一种较大范围的共识②。”有论者认为,对于真相的诠释更多体现出的是:客观性就是普遍性的主观性。人们对事物公认的共同解读即可定义为真相③。基于这样的认识论基础,甚至有些后真相论者认为,真相并不存在,使用好方法被大众所接受即可成为“真相”或者直接忽略掉真相也无所畏惧。至此作为新闻重要准则之一的客观性原则似乎也在真理的命题中被解构。既然没有真相,一直追求新闻报道真实生动的电视新闻又如何在新闻报道中体现真实?真相无法界定,那么新闻的客观性便无章可循。把真理作为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的新闻专业,在后真相这一现代哲学命题中遭遇挑战。在后真相时代,一旦失去衡量真相的标准,无法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就必然动摇新闻报道公信力,以致否定电视新闻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胡翼青深刻地指出了后真相时代新闻业面临的危机:以真实、客观作为核心理念的现代新闻学,在认识论中被证伪,不仅仅影响媒体公信力其自身的合法性也受到了质疑。④

2.受众对新闻接受具有选择性倾向。在公民的认知结构中,对于信息的可靠性并不因是非黑白而决定,可信程度更多与个人倾向性相结合。有论者在论述新闻报道语言的形式时进行分析,由于受文化水平的限制,新闻报道语言的通俗性和平民化对受众接受新闻报道的接受兴趣和程度有直接影响。解说和同期声以文本的形式作为电视新闻叙事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受众是否认同电视新闻的报道内容。传播学受众研究的选择性定律揭示,在信息接受中受众在个人层层包裹的防御系统中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一层一层的过滤掉不符合个人认知的信息。倘若电视新闻制作者在进行素材收集、文本编辑时一味迎合受众个人认知,主观臆断地制作电视新闻,必然会产生新闻报道失实的问题。另一方面,电视新闻制作者在遵循传播学受众信息的选择性定律前提下,如果能够在确保与客观事实相符又能平衡受众的个人认知从而制作出为受众所接受的电视新闻报道,如何寻找到这个阿基米德支点就成为关键所在。

3.事实核查机制(假新闻纠偏)效果有限。后真相赋予真相“次要”的重要性,为此有人感叹可能由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形成数字洪流、信息过于碎片化以至于是非难辨。然而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新闻界就已经开始实行事实核查制度作为行业性制度,即便如此,事实核查的速度依然赶不上谎言被制造的速度,更多的时候甚至出现即便事实核查鉴定为谎言的新闻报道,民众也并不在意其是假新闻的传播状况。清华大学的虞鑫、陈昌凤以2016年美国大选中事实核查类报道数据分析发现,被核查新闻点名“批评”的参选人支持率,虽然在报道出现后有所下降,但是当其言论不实程度越高时,支持率反而因“曝光”和“脱敏”变得越高。⑤足见事实核查新闻报道的纠偏方式及其形塑公众的态度效果十分有限。或许只有回归新闻报道本身,才是解决后真相问题的根本所在。

二、对传统电视新闻叙事性的认识误区

将叙事学引入新闻报道中,尤其是纸质媒体的文本研究已然成果显著。有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确认与他们先前观念一致的信息比其认为不和谐的信息更具有说服力(confirmation bias),倾向于接受那些让他们满意的信息(desirability bias)⑥。满足受众认同的新闻报道首先不能直接的挑战受众的世界观,脱离个人经验和认知的新闻信息则变的很难接受。然而在传统新闻叙事性中努力探求理想化的“纯客观”,致力于探索如何剖离新闻叙事性的话语风格以弱化倾向性、多维叙事视角切换构建新闻客观性等都忽略了受众的认知范畴的作用。李普曼在拟态环境中强调,从社会生活的层面上说,人对环境的调适是通过“虚构”这一媒介进行的。面对外来的消息,一旦符合受众的认知,受众便会信以为真,笃定的相信这就是无法触及的外界环境本身。因此,影响受众对新闻客观性态度的直接因素受制于该信息与其受众个人认知的吻合程度。

三、电视新闻叙事性嬗变

1.传播的传递观让渡传播的仪式观。现阶段,电视新闻的文本叙事性途径仍沿用信息的传递观视角:试图运用视角让渡以旁白的方式呈现新闻的去主观性倾向,以视角融合呈现新闻信息的全面客观,其本质出发点仍然以信息的传递作为出发点,通过话语的建构还原客观现实。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更新、社交媒体迅猛发展,一天24小时内不同媒介渠道的新闻滚动播报,各类软件实时推送新闻信息,大量多元化信息从公众接触的媒介中喷薄而出,使得全媒体时代的受众可以通过诸多途径获得对新闻事件的了解。电视新闻不再是受众了解新闻的唯一途径,信息文本的传递不再是首要任务。电视新闻的叙述文本在信息传递之外应注重文本的“互动”与“共享”,打破传统的传播观念,积极应对传播的仪式观。在电视新闻文本的叙述中强调通过意见的交流和共享形成共识,并构建社会真实。以大数据杀熟题材电视新闻为例,多家电视台均进行不同时长和侧重点的报道。通过分析受众对杀熟题材电视新闻的留言回复,可以发现受众对包含记者使用打车软件实际乘车操作并未有明显价格差异的视频,比记者口述否认打车软件杀熟的电视新闻能产生更好的认同效果。当电视新闻叙事观念产生变化时,公众的接受程度有明显差异,经验共享对比客观的文字陈述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2.电视新闻影像叙事技巧的创新。媒介的内在特性决定新闻报道的叙事形式。电视新闻报道不同于传统的广播和纸媒,单纯文本构成的新闻报道缺乏电视新闻融合声音、画面充分调动受众感官的立体形态。新闻影像叙事性的共时性再现,能给受众带来现实感的直观反映。传统的新闻影像叙述强调宏观、微观结合展现的过程性、全面性,以求达到影像叙述的完整性、可经历性。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信息预示作用显示,当公众接触某一预示事件,会对其随后出现的其他模糊信息产生理解偏向。如医患关系的新闻报道中,如果新闻中出现医闹画面,患者处于强势医方处于弱势地位,则易于激活受众对医方积极态度,对患者产生消极态度,反之亦然。影像画面会对受众的行为、思想产生影响,并且预示强度随预示频率和持续时间成正比。当画面可能产生的预示作用与新闻叙事一脉相承时,能较好获得受众认同。如果忽略影像中的预示作用,有时则会使受众产生新闻失实的感觉偏差,所以在电视新闻影像的叙事中把握好画面可能产生的预示作用,可对强化电视新闻叙事真实性起到积极作用。

四、结语

现代传媒高度发达,不可否认,在某种意义上人们正如让·鲍德里亚所说的那样生活在媒介构建的仿真世界中。人们通过媒介构建的拟态事实来了解真实。公众分辨事实的基础依赖媒介的形塑和自身经验的补充。在多元媒介发展的时代,电视新闻报道应该始终如一地坚持新闻客观性原则,又要及时改变原有的叙事思路和方法,探索新型传播环境下电视新闻报道的路径。

本文为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互联网传播形态与中国传播能力建设研究”(批准号:17JJD860003)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胡翼青:后真相时代的传播—兼论专业新闻业的当下危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第28-35页。

②汪行福:“后真相”本质上是后共识,《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4期,第14-16页。

③同①,第28-35页。

④虞鑫、陈昌凤:美国“事实核查新闻”的生产逻辑与效果困境,《新闻大学》,2016年第4期,第27-33页。

⑤[美]马修:《后真相:关于真相的新战争及如何反击》,伊布里出版社,2017年版。

⑥张华:“后真相”时代的中国新闻业,《新闻大学》,2017年第3期,第28-33页。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责编:王军强)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创作与传播特征探析

给地标建筑讲段往事

电视剧《煮海》研讨会纪要

初心不改 牢记使命

简析《沙海老兵》在人物塑造方式上的探索

从《恋爱先生》看都市情感剧人物形象塑造的突破

相关文章